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周辉1,王汉新2
摘要:造成我国多年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体育教育的缺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体育教育应抓住大学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手段与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其中课外体育活动对改善学生体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质健康;高校体育;课外活动;创新教育
作者简介:周辉(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健身、田径、排球等;王汉新(1966-),河北故城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
自1985年以来,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已进行了6次。跨越25年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营养和发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却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学生中长跑猝死事件,迫使部分学校取消了运动会中长跑项目。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大学阶段期间是学生步入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也是身体发育非常重要的时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及兴趣培养直接关系其职业生涯中的体育锻炼行为。大学生体育教学的改革,应以学生体质健康、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促使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一、创新教育与学生体质健康
21世纪是知识时代,是人才主导的世纪。经济实力比拼的背后是人才竞争,人才的培养不单指脑力知识,也包括人才的身体素质。“十八大”提出了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目标,人力资本需要建立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基础之上。100年前,清华学校选派学生到美国留学时,时任体育部主任马约翰先生对清华校长周诒春说“我们要送出去的学生总得像点样子,总不能派一批‘东亚病夫’出去”,这句话即使在今天也值得人们仔细回味。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我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一举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并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强国。另一方面,1985—2010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却是连续的下滑,小学生近视率超过5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90%,2010年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比2005年降低0.36%,20~39岁成年人降低0.39%[1],2012年北京市应征入伍的青年体检合格率不足10%,(www.ixbw.com)等等。在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对比中,我国学生不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的学生,与日本、韩国学生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
(一)体质与健康
体质指人体的质量,是人的身体素质、形态结构、运动能力、生理机能、心理发展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综合特征,其范畴涵盖体格与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以及精神状态等的发展水平[3]。体质包含身体素质,且主要指耐力、力量和柔韧三项基本素质。体质的好坏不仅与遗传有关,而且与后天的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和卫生条件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它既是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健康是个人能力发展、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生活幸福的基础;健康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健康也已成为社会发展程度、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体质,健康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的,因为增进体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健康。健康体育行为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以体育的方法或动作为基本手段,在健康的体育意识引领下,以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为指导,合理、规范地运用各种体育技能,以促进个体或群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为主要目标的健康行为[4]。简言之,就是以体育运动为手段来增进体质健康。
(二)学校体育
梁实秋曾说过:“所谓大学,是由伟大的运动场馆和小小的学院组成的。”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完成的。学校体育不仅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最重要手段,它是实施体质健康促进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载体。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对于培养和造就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体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和学校体育的目标所决定的。为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我国先后颁布了“阳光体育”等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学者和体育工作者就高校体育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独特的效能,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意志,团结合作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体现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中,更应从理念上去思考。
(三)体育创新
创新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话题,创新是高校办学之本。现代人力资本观认为,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腾飞得益于充分利用了这三种资本,促进这三种资本之间的循环流动及相互作用[5]。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素养、创造力的提高,这三方面无不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与质量相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和技术都属于知识,它转化为生产力需要高等教育这一重要条件,高等教育在科技知识与生产之间充当着中介、桥梁作用,表现在普及、创新、合作等方面。
二、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
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但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仅有8%的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高中生为10.5%,每天锻炼两小时的学生只占6.3%,这些数据都远低于欧美地区的同类学生。体育活动减少必然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其主要归因于社会环境(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升学压力、家庭教育等)和学校体育两大方面。
(一)社会环境因素
伴随着我国近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私人汽车、Internet、智能手机等现代技术在改变人们出行、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网络依赖,进而导致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社交机会的减少,加之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惯养,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1)升学压力。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的标准,文化课成绩更是评价学生,乃至升学考评的“唯一”标准。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高中阶段的所有的活动安排皆应以备考为基础。体育课、课外活动对高考评价少有关系,这就使得学校体育活动在学生、家长、社会的默认下变得无足轻重。(2)家庭影响。Mansour对美国城镇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们的自我生命质量评估得分与其父母的家庭关系、父母的职业、家庭收入等有着显著的正相关[6]。忽视体育参与的社会化过程,仅仅简单地把体育活动与体质、体格相连的观念,让我国许多家庭产生了“小胖墩”。三口之家、老人溺爱等,又进一步降低了青少年的体力活动,许多学生从小便形成了不爱劳动、不爱锻炼的习惯。(3)学生认知。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在给人类带了方便快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静态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现代文明病。而学校体育教育的枯燥单调,缺少兴趣下的被动参与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使他们很容易退出体育人口的行列。
(二)高校体育教育
体育行为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最终自身也发展成为一类专门的生产或生活活动。学校体育是实施阳光体育的基础,是实施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根基。虽然体力活动并不等同于体育锻炼,但国际上普遍采用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其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而体力活动的不足则是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为肌肉软,笨是指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7])的主要因素。
1.体育需求的欠缺。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的学习与就业压力已大为降低,按理来说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有关空闲时间喜欢做的事情调查中,前3位依次是看电视、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听音乐或唱歌,体育活动仅列10项中第7位;尚有23.5%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学生产生体育需求的动机包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以及从众行为等,在学生对体质健康认知缺位情况下的体育课程往往成为引导的关键所在,令人遗憾的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这种引导非常有限。
2. 课外体育的不足。受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教室、场地等成为了普遍短缺的资源,加之跨校区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部门将一周内的不同时间都安排有课程(特别是下午的七、八节课,甚至通过压缩课间变为一天10节制),使原本属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消失殆尽。主要或完全寄托于一周的两次(甚至一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不可能达到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增强学生体质”的这一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也就很难得以发挥。
三、体育教学过程改革的思路
教育模式并不是提出任何一种新理论,而是显示如何在实践中贯彻现有的理论。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来源于教师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论是多媒体形式教学,还是“三自主”选课模式、组织体育俱乐部、强制性体质达标测试,都是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不同探索。
(一)课程内容、手段的创新
健康体育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不健康体育行为的矫正都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核心就是“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继承和创新。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素养”,手段是“身体练习”,同时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属性。体育能增强体质,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促进能增进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加强体育教学教改,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的转变。
(二)推进“强制体育”机制
在现代学校中,教育的时间、地点以及内容都不是由个人所决定的,对于个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惰性、逃避劳累和痛苦是人类的天性,缺乏强制性的锻炼,效能必然越来越低”[8],学校体育基本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一定的强制手段才能实现。“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应成为大学生的自我追求。
众所周知,学生光靠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修学分上体育课外,课外时间几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可能达到强身健体的要求,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体质健康。学校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场地、时间条件,譬如中国矿业大学于2007年率先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规定下午第7、8节课不排课,空出时间用于学生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并制定了相配套的管理、检查、考核措施,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体育俱乐部制
利用课余活动时间,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学生自己的组织力量为主体建立的学生体育俱乐部,最初是在高校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出现的,但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现已被作为一种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组织形式。而一些高校也开始了效仿欧美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模式,着力调整现有体育课程的内容及上课方式。
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功能体现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比如在学校俱乐部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兴趣爱好,其锻炼会更有动力、勇气和自觉性,通过具体的锻炼目标促使学生自觉训练并达到一定的成绩。俱乐部内的比赛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技术水平,让他们亲身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四、结论
学生体质下滑是多个因素的叠加结果,改变这种情况的根本途径在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的认知、增强其体育需求。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中学生向大学生过渡的有利阶段,正确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规律,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体育兴趣的培养过程,既可以是引导性的也可以是强制性,但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学校重视体育场所的建设与课余时间的安排。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
[2]范广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J].中州学刊,2014,(3):75-77.
[3]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3.
[4] 郑家鲲。 健康城市背景下的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3.
[5]许桂清,黄睿。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4,(5):9-12.
[6]李芳,司虎克。国际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40-45.
[7]徐南强,寇磊。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110-114.
[8]项立敏。我国学校实施“强制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2):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