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园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囚人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论校园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校园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董 嵘摘 要:通过校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讨论,研究得出应该创设具有“适当的目标、及时的认可、明确的指导”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要有效利用校园环境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园环境;中专生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各种情况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它渗透和影响到社会、文化、科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与广义相对的,专指与医学有关的心理健康。在本文中,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中专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综合心理状态,属于广义的范畴。那么,什么是校园环境?从广义的范畴上来讲,校园环境应该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部分。硬件环境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人造自然,包括学校里的教学设施、运动场馆、园林绿化;软件环境从大的方面来说涵盖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社区风气,从小处讲涉及校园内教师的精神风貌、工作作风,行为举止,学生的班级风气、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关于硬件环境,大家都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本文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软件环境问题。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其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而不利的校园环境则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黄某刚刚进入中专的时候,属于后进生的行列。从军训开始,他就显得比较散漫,不愿意参加艰苦的训练,对教官的训导经常当面提出批评意见,表示不服从管理。开学以后,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经常非常不满,上课经常睡觉、讲小话、看课外书。当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他常常会轻蔑地反驳说:“你讲的这些有什么用呢?”针对这个学生的种种表现,老师认为这个后进生的问题并不在于学习能力差,而是在意志品质、自我意识、生活态度方面存在障碍。开始了对他的密切关注,希望能够帮助他走出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通过在课下平等轻松的交流,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在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阶段的学习情况比较好,父母亲对于他的教育采取的是比较宽松的方式,形成了他比较有个性、有主见的性格特征。但是在初三年级的时候,网络游戏的流行使他开始和一批同学一起流连网吧,荒废学业。而这个时候,由于升学率的驱使,初中学校开始把注意力放在高分考生的身上,对这种升学无望的学生约束相对来说就弱一些。如此一来,他的初三时间基本上就是在网吧里渡过。在这段时间里,他虽然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缺乏重新开始努力的勇气。心理产生的矛盾使他既迷恋网络游戏又厌恶自己的这种行为,与此同时,对于学校教育也产生怀疑,认为绝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在追求升学率,而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关爱。很明显,这个学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在青少年时期缺少正确的引导,没能及时地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的案例。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从“暖心”开始,让他产生对老师的信任、依赖。老师抓住一点一滴的机会争取在课下和他交心、谈心,从生活琐事上关心他。然后进行“他律”,让他渐渐适应纪律约束,并最终形成“自律”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选择一个明确的目标,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针对他的专业比较过硬、文化课有一定潜力的有利条件,加上他自己又有继续深造的愿望,老师鼓励他自学了高中课程,在三年级的时候转入高考班补习,参加了湖北省美术联考和全国统一高考,考入江汉大学美术教育系学习。黄某走出了自暴自弃、逆反的心理误区,重新建立了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中专生的心理健康,良好校园环境从软件上来说可以概括为:“适当的目标、及时的认可、明确的指导”。(作者单位 武汉市装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