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型部落”:对班级管理困境的实践性回应
白满川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互助型部落”:对班级管理困境的实践性回应
“互助型部落”:对班级管理困境的实践性回应张 强摘要:“互助型部落”班级管理模式的创建,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归属感,满足他们安全、社交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对现实班级管理困境所作出的一种实践性回应。它借助“学习互助”、“活动互助”、“成长互助”等操作平台,将班级管理发展成一种教育力量,让学生在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全员、全程、全域式参与和治理的模式中,收获主动发现与理解的成长体验,提升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关键词:互助型部落组织构建内涵解读操作路径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再一次被提到一个非常凸显的位置,传统“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在班集体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已不再是教师,而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伴。班级管理中基于平行教育的自我教育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松散的班级内部层级结构是班级管理层次难以突破的重要原因。不少班主任习惯于依靠少数班委来对绝大多数学生实施管理,没能将管理发展成为一种依靠合力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力量,只能继续扮演事必躬亲的“苦行僧”角色。班级内的学生个体“各自为政”,缺乏参与事务的合作体验,班级内部团体间及个体白身势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耗”现象,小团体间的对立与个体自身的不良心理倾向便会导致班级内部的不信任与不合作,最终导致班级整体的不和谐——一些班级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班级作为一个师生共同体,其建设和发展应通过成员间的“互助”来推进。我们探索并实践基于“互助型部落”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对现实班级管理困境所作出的一种实践性回应。所谓“互助型部落”,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与实施日常同伴互助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才”、“成事”与“成人”的一个“互助场”。它借助“学习互助”、“活动互助”、“成长互助”等操作平台,将班级管理发展成一种教育力量,让学生在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全员、全程、全域式班级共同参与和治理模式中,收获主动发现与理解而非被动管理的成长体验,提升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与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一、“互动型部落”的组织构建(一)班级文化——“部落”机构的确定“互助型部落”的创建需要与班级文化的形成同步交叉进行。接手新班级后,班主任的首要工作重点是着手班集体与班级文化的建设。组建初期,可通过“始业教育”将治班理念与管理思想传达给学生,同时公示班级拟设岗位及相关要求,让学生对新班级、新班主任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随后,学生填写《个人信息表》与《班级建设与发展的建议(含岗位白荐)》。教师辅以档案查阅、谈心等形式,在总体上了解全班学生的大体情况。班级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酝酿、讨论、初定、修改等过程。为此,需要专门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就班级名称(口号)、班训、班徽等进行集中与分散讨论,最后形成《班级文化内涵阐述暨备选方案》供全班投票选定,开通班级博客与QQ群,并利用班会课隆重举行班训与班徽的悬挂仪式。最后,基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的共同发掘与充分解读,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二)座位编排——“部落”网络的架构班集体建立初期,“部落”的分组工作主要由班主任完成——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部落”,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确定各“部落长”。待学生之间彼此熟知后,可以打破原来由班主任组建的“部落”,遵循“部落”成员双方的自愿性、层次的同一性与背景的多样性原则,分阶段动态组建新的“部落”。为避免部落成员分散,利于部落成员相互督促与提高,可打破传统每行两人成组的排列方式,实行“多列少行、部落成列”,在扩大教室活动空间的同时也赋予“部落”管理的新内涵。座位的编排采用纵横式,每一列就是一个“部落”单位,各“部落长”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散到每列的不同行中。(三)个性文化——“部落”内核的确定“分组”完成后,各“部落长”要在第一时间与其“部落”成员进行沟通,共同着手“部落”内部个性化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活动文化)建设。首先是在班级文化的基础上构想各自的“部落”名称,然后由各“部落长”完成各白“部落”的书面简介、相关规范和发展规划。这些属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则是“部落”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被全体“部落”成员认同的文化与价值观,它是部落个性与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体现在学风与生际关系等方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要有载体来进行呈现与深化,为此可通过让各“部落”轮流承担主题班会的方式,引导、构建活动文化。二、“互助型部落”的内涵解读(一)学习互助:“成才”“互助型部落”倡导以“学”、“让学”与“助学”为核心的学习文化,助推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自己各学科的学习,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一方面,各“部落长”密切关注本“部落”成员的学习状况并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控。例如,“部落”各学科“带头人”对所在“部落”各成员该学科的总体学习状况(如平时作业完成、收交、订正等)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若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随时向任课教师寻求帮助与支持——这样做,并不完全是为任课教师减负,更重要的是创设“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机会。实质上,敦促与帮助他人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白我提升的学习过程,确切地说,这是一个互助学习、共同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各“部落”之间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成果阶段评比”、“知识点命题比赛”、“合作承包专题复习”等平台,分享互助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二)活动互助:“成事”参与班级事务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验与收获成长的过程。“部落”内的每位成员都担负着固定的常规承包任务。比如,有的是专项班委,有的是学科课代表,有的是小组长,还有的则是专项承包(如搬水桶、排座位、检查个人卫生包干区等)。另外,每个“部落”有5位成员在其“部落”轮到值周的那一周内依次以值日班长的身份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服务T作。除了主动参与的班级管理机制,传统的班会课也逐步向学生提供开放空间。我们将常规班会分成“班主任专题班会”与“部落主题班会”两大类,希望通过各“部落”承办主题班会的形式,让“部落”成员之间开展广泛的活动互助,以发现成员个体特长、培养成员个体办事能力为基础,全面培养“部落”成员组织、主持与参与活动的能力。每个学期初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将拟承办的主题班会分派给各个“部落”,由各“部落长”统筹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与整合“部落”内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三)成长互助:“成人”以“关注自我成长”为核心的成长互助,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成长的意识与能力。每位学生基于自己的发展现状,选择当前需要着重克服或改进的方面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将白己成长过程中的欣喜、困惑与反思记录下来,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白己的成长心路。这些个性化的成长课题是“部落长”与其“部落”成员之间开展日常沟通与成长互助的一个重要载体,“部落长”不仅要对成员的课题研究给予帮助与指导,更应与其商量,对外寻求更为广泛的支持(如可以定期征求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建议)。同时,根据“部落”成员的白我研究进展情况,阶段性地组织“敞亮交流提升”式的班会与汇报会,帮助“部落”成员总结得失,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此外,积极开展“同伴心理咨询与互助”,来拓展与丰富成长互助的内涵。三、“互助型部落”的操作路径(一)“培训”——明确规范为及时帮助“部落长”明晰T作职责与岗位责任,推行“部落长”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各“部落”在班级管理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的参与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对“部落长”进行助推式培训。在此基础上,指导、帮助各“部落”建立内部白我管理的互助、提醒与督促机制(如制定《班级常规管理与运作思路》、《班级责任承包落实方案》,撰写班级日志等),并形成书面约定,以确保“部落”内成员行为的日常规范与承包任务的落实。(二)“上岗”——参与全班日常管理首先,由班主任“手把手”地向各“部落长”示范,展现班级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解读班级日常管理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其次,指导各“部落长”上岗操作。最后,逐渐放手,交由各“部落长”独立负责。在全面接手班级日常管理之际,“部落长”必须代表本“部落”向全班演说其施政纲领以及对全班同学的承诺。演说中需要本“部落”内成员个人分工与责任归属,同时对本周内即将采取的管理举措作必要的解说。上岗的值周“部落”需严格按照班级评价规范(《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暨“财富值”累积周报制度》),对每位同学的日常表现按周进行评定——赋予一定的“财富值”。(三)“汇报”——形成一周书面反馈周末,各“部落长”及测评组相关成员应及时整合“部落”成员一周以来的班级日志,完成全班同学个人“财富值”的测评,由班主任负责向全班公布(测评过程接受“学委会”即监督组与全班的监督)。这种透明化的评价制度让学生意识到白己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由白己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不是由别人的主观判断决定的——这又进一步增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不断地提升各“部落”参与班级管理的质量,要求值周“部落长”每个任期结束后要代表其所在“部落”对班级一周情况作一客观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接受同学们的现场提问,同时还要对下一个值周“部落”提出中肯的管理建议。“互助型部落”的创建,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白我归属感,满足了他们的安全、社交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一个互助的氛围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班主任也得以从传统的“保姆式”管理思维中走出来,从更宽阔的视角来审视班主任工作——“互助型部落”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师生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