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国际化形式下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论文

国际化形式下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论文

青果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国际化形式下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论文

一、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意义

1。促进海派体育文化的全面继承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文化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具有活力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可以极大地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上海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海派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海派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塑造具有国际一流、上海特色的城市体育文化.

2。大力提升上海市大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就是来自于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要.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要,让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从而更加满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是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定的环境创造出特定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交叉、融合,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亚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追求体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道德,形成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念,达到精神、理想、道德、知识、人格、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构建现代化、海派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生个性,使学生能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促进青少年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就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又或者是指个人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个体民族特性的形成过程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中华民族特性是在接受、学习、运用、认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文化创新,发展体育文化的新观念、新内容、新样式、新手段,让人们更好地欣赏、接受、认同中国体育文化,促进人们对中国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增强上海青少年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满足和增强人们的地域归属感.

4。促进上海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同台竞技,多样性是全球体育文化生态的典型特征,人们对文化的选择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喜好.发展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尽管我国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体育文化强国如美国相比,体育文化的竞争力仍然薄弱,我国很多体育竞技项目已经站上世界最高水平,但中小学生的喜好度、参与水平并不高,青少年竞技运动人才培养基础薄弱,这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上海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上海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青少年运动竞技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路径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中的人群对其自身的文化来历、形成过程的历史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和发展的趋势等能作出认真的思考和反省.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差异有理性清醒的判断,对西方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加工改造,有选择性的吸收,与我国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的文化结构和价值体系互为补充,构建本土化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育文化.

1。国际化———融合外来优秀学校体育文化成果整合西方体育文化,就要继续学习、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使其本土化.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工业文明,在体育价值取向上,以“竞争”和“超越”为基础,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崇尚力量、获胜,西方体育文化创新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创造出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竞赛文化的雏形,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源头活水.17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欧洲体育文明复兴,英国的户外运动、德国、瑞典等国的体操等项目进一步成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回归欧洲.20世纪初至60年代,现代体育的项目文化、运动竞赛组织文化越来越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西方体育文化崇尚竞争,重视娱乐价值和观赏性,得益于商业化的内在驱动力,具有全球输出、扩张的本能冲动,对发展中国家的体育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18世纪中叶,西方体育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中西体育文化产生激烈的冲突、碰撞,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陷入空前的危机,但这也是我国了解、学习、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开端,尽管这种文化互动的方式是极为被动的.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理念、体育手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两者的融合交流,有助于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利于中国体育文化在体育手段、功能结构上吸收和借鉴世界体育文化的有益经验,创造新的体育文化样式.19世纪中叶,西方体育文化传入上海,各种现代体育项目如田径、足球、篮球、网球等纷纷兴起,再经上海辐射向全国其他地区.追寻上海体育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国际化、开放性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因.有效增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需要有效借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理念的有益经验和知识成果,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课程资源,积极推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走向国际化.

2。现代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变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大量异质体育文化的涌入,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日本古老的相扑运动在国内受到欢迎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年轻人对这个项目越来越缺乏兴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源于农业文明,我国的农业文明持续的时间十分漫长,生产力较为落后,社会变迁的速度较为缓慢,人们的观念较为保守,更新较慢,比较容易安于现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天人合一、身心一元”观为哲理基础,强调内修、外练紧密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肉体的统一,追求体育活动的健身性、自娱性、安全性和伦理道德[7].在全球化、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外来体育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在消退,人们的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变得淡漠,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者有减少的趋势.很多青少年更愿意选择学习、接受外来体育文化,而对传统体育文化不感兴趣.因此传统体育文化如武术等要不断的创新,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在观念、内容、规则上进行有效的变革,主动适应全球化、商业化的世界趋势.如此,传统体育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展现独特的魅力,保持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3。本土化———促进海派体育文化的原始创新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我国的体育文化仍然处于弱势.在价值理念、竞赛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西方体育文化均处于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较早,生产力较为发达,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雄厚、坚实的社会基础条件.尽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文化创新较为迟缓,但随着我国快速步入工业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体育运动水平和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海派体育文化创新的动力正进一步积累,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原始创新,可积极挖掘和整理上海地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梳理新兴体育项目文化,使之进入课堂,充分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兴趣.

三、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体育文化格局的现实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占据着强势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陆续进入我国,与中华体育文化融合交流,焕发了我国体育文化的生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正变得越来越强文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还是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文化创新同样如此.西方体育文化创新为何能持续不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现代化的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娱乐目标的追求.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文明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难以产生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因此体育文化变迁的速度较慢.随着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的升级,市民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环境日益优化,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正变得越来越强.

2。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迄今为止,奥运会项目绝大多数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项目如武术至今还没有能够成为可称为世界文化盛典的“奥运会”的正式项目.真正从中国诞生走向世界的运动项目,除了武术之外,为数甚少.西方体育文化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初随着工业文明的兴盛所发展起来的汽车、摩托车、赛车、摩托艇、航空等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风靡世界的极限运动更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运动手段的魅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较为单一,人们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主要还是以学习、借鉴、吸收西方体育文化为主,运动项目文化创新大多与武术项目保持内在的联系.而且即使是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瑰宝———武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也有待提高,因为全球化趋势下人们的文化选择更具有多样性,运动项目文化由于不断创新才能激发人们的兴趣.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体育领域如运动手段、活动方式等已经显露出体育文化创新的萌芽.

3。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机制将会越来越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自我调节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西方体育文化而言,社会化、商业化的机制是推动其发展的主导机制.相对于我国来说,西方体育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都是社会自主发展的结果,如奥运会、NBA、英超等,政府往往不会过多介入.而我国在体育领域主要还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尽管也提出了社会化发展的目标,但是社会化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商业化的机制仍未成熟,观众严重流失.尽管体育文化具有世界性,观众被英超足球赛、NBA篮球赛所吸引无可厚非,但如果我国的运动竞赛文化缺乏创新,失去竞争力,将会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动,但更应该是适应中小学生自主发展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的自然渐进的过程.

四、体育教师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中小学体育教师从来都是海派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体和推动力量.为了有力推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就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作用,培育和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化机制,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创造热情和智慧.广大上海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较强,职业认同感较高,他们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模式、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将新颖、独到和有价值的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发现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产生推动上海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学研究成果,从而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在上海,目前为数不少的中小学都在积极开发和推行适合本校、体现学校特色并且与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相结合的校本课程,这些体育教学活动为上海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集聚能量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上海学校体育改革深入发展.

五、结束语

为了真正释放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创新潜力,应培育和构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化机制,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创造热情和智慧,对创新成果采取宽容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有利于海派体育文化创新的政策和制度,优化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环境氛围,从而提高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外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专家、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的管理者要走出去,开拓国际视野;组建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思想库,奠定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提供有力的的智力支持.通过主办国际性的学校体育文化论坛,构建有效平台,促进中西学校体育文化观念、理念的交流和碰撞,借鉴和形成促进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