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理论内涵
淡忘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理论内涵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理论内涵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一种价值引领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引领义务教育合乎公平与正义的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需要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但这种倾斜政策更多体现为公平、正义的价值引领。更为重要的是,引领义务教育合乎公平与正义的发展,能够让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残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子女获得一种平等的尊严感。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引领义务教育均衡式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早期实践,不免有时会陷入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轻教育发展的误区。事实上,均衡不是义务教育发展的目的,高质量的发展才是旨归。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就是让均衡回到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引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反对“千校一面”,而着力于引导、鼓励学校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办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回归学校本色,回归教育的本质,办出学校特色,走优质特色化发展之路。三、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应“坚持以人为本,从关注物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资源与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匹配点,将教育发展重心由保障学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转向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四、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有自身“均衡态”的发展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是相对的、静止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动态的,政策投入解决了阶段性的均衡,一个阶段后又会出现新的不均衡。另外,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认知的时代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使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具有动态性。如何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身规律和义务教育的均衡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之间的关系特征,维护和调节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态”,从而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的政策路径和实践模式,既是难点,也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