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存在意义已经超越了其原本的医学范围,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的符号,然而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图腾,由于在理论基础、诊断过程、治疗机理和治疗方法上与现代西方医学大相径庭。如今正遭受着国际同行甚至是本国医学工作者的质疑与挑战,因此,研究新时代下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中医的内涵与学科特点
所谓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的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一部中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史,几千年来,它凝聚了太多中国人那令人叹服的智慧与勇气,从神农尝百草到“望闻问切”四诊疗法的产生再到华佗麻醉与“五禽戏”的运用最后到医学大作《本草纲目》的问世,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治疗流程与方法,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具有非常鲜明的治疗与诊断特点。首先,它以经验与相似观作为其诊断与治疗的依据,这与现代临床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这也是中医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验与相似观在现代医学看来并不能作为诊断与治疗的理论依据与模型,尤其是不能作为使用药物的依据与证明。因为有许多疾病从病人外观上来看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然而却有可能源于截然不同的成病机理,如2003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的感冒发烧非常相似,但成病机理却截然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差异巨大。其次中医以辩证论治为其诊疗依据,这是中医区别于现代西方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将人看作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一旦人体的某一方面受损,其他方面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理特征,而中医治疗的目的正是在于调和与恢复人体的这种生理平衡。辩证论治还表现在诊疗方法上,众所周知,“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是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其内容就包含了综合辩证分析疾病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的辩证理论思想。最后,中医还相信人体具有自愈能力,中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并不是在于使用药物,而在于调和与指导人的精神状态的发展,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2、中医方法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2006年一位学了20多年中医的中南大学教授在网上发表取消中医的签名,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方舟子也在网上大肆渲染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同年10月10日,国家卫生部出面声明:坚决反对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认为这言论是无知的表现。07年1月11日吴仪在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表态:中医的地位、作用和科学性毋庸置疑。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言论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以至于让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领导人都参与进来,中医方法真的是伪科学吗?如果是,那又怎么解释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作出的贡献呢?退一步讲,即使中医不是科学,那不是科学的东西就应该抛弃吗?那么现代社会应该抛弃的东西就太多了。诸如神学、宗教学、星相学等等都应该成为被我们放弃的东西。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科学所包含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1.条件给定,结论一致;
2.不依赖于研究者主体;
3.有一个实验与推理的过程。中医方法的研究符合其中两个特点,但唯独有一个特点并不符合,那就是中医研究它依赖于研究者主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然而任何的临床医学它都依赖于研究者主体,难道所有的临床医学都不是科学吗?此外,假如按照科学的上述特点进行分析,许多学科都不能纳入到科学体系中,至少不能纳入到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体系中。如社会学中的吸毒与宗教问题,又如经济学中的投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好的佐证了中医目前的困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不是科学的东西就不一定不可取,而且我们不能只要科学而抛弃其他任何东西。
3、中医方法的现代化
其实自清末以来,中国国运衰弱,西方医学趁此机会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从那时起,许多人就开始主张中医的现代化,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医就陷入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多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医学的发展也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科学手段来辅助医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依靠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来归纳中医学的规律性,再结合医学专家的理论解释形成医学发现、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最终实现中医学的现代化及与其
它医学理论的融合。事实证明,中医的研究离不开临床,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临床的实践。以前的中医研究主要靠经验积累,在大量的原始病例和临床观察的过程中记录下有用的信息,将信息收集起来并进行重组、融合和利用。目前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法大都用纸张来记录,而重组则是通过大脑来记录。医生再将感悟和记录的结果用到实践当中进行升华,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进行简化和快速提炼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提高其效率和性能,则可以顺利实现中医的现代化。据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了“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研究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临床事实为导向,以假设和模型为驱动,将临床研究与计算模拟研究相交替,最终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途径:
1. 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深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中医药现代化应用。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和研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3.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开设中医药专业课程、培训中医药人才等方式,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
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通过与国际医学界的合作和交流,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和创新。
总之,中医药传承创新需要保持传统特色,同时融入现代科技和医学理念,加强基础研究、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
1、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应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健康观,从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和、精、诚”,指的就是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理念。天人合一,调和致中,是人的生存之道,在于顺应四时和情志,以整体和谐促进健康。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是医者从业之道,在于以仁心关爱生命,以精技护佑健康。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简便验廉,自古以来,及时方便的问候,望闻问切的诊断,合适方法的治愈,药到病除的效果,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这体现的是中医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理念。中医治未病是中华文明健康文化的核心,以防治结合为方法,以积极养生为手段,维护健康为目的。这是对生命规律的探究和总结,传达的是中医药珍惜生命的价值追求。
2、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中医药与三大产业紧密融合,形成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农业,以中药材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和以中医诊疗保健为主的服务业。中药材产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坚持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开展中药材生态种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中医药已成为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逐年上升。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应该面向人民对中医药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着力培育中医药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康养产业等新领域。中医药不仅要成为人民健康的保障,也要成为人民共同富裕的增长点。
3、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守正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基,要坚持中医药经典蕴含的基本理论,弘扬养生保健文化,保持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传承具有原创科学精神的中医思维。创新是中医药走向未来的路径,要建立起有效沟通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桥梁,运用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阐明中医药学的机理,形成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机制。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推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创新为根本,以服务创新为载体,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融合创新、交叉创新、协同创新为特色。
具体来说,中医药科技创新强调发挥中医原创思维,加强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科技攻关,力争解决中医药“卡脖子”问题;中医药文化创新在于推动中医药养生观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医药思维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成为当代中国人健康生活的引领;中医药服务创新重在整体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加强“一老一小”中医药特色服务,大力提升中医药治疗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中医药产业创新意在构建强大的产业基础,以市场化、现代化为标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建成和完善中药资源、研发、生产、应用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中医药产业竞争力。
4、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坚持开放发展,对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世界是使命和担当,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思维,要善于取长补短、文明互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遵循开放发展的要求,推动中医药理论、技术与文化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让更多国家共享中医药发展福利。正确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积极借鉴世界医学科学发展成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共同为创新世界医学科学、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作出贡献。中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防治方法,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就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要讲好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于新时代人民健康的故事,加强中医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的保护利用与传播,推进文化认同与文明互鉴,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服务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