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九课《曼谷的小象》。
【教材分析】
叙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汽车拉出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情。
曼谷的晨雾色彩斑斓,瑰丽动人;小象乖巧。聪明。善解人意;阿玲更是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阿玲的朴实、善良的心灵美。每个人都是特定文化遗产影响下的人。阿玲。也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拓展教材资源,积极搜集、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泰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把教学活动变为一次文化活动。
本文情景交融,给人以美妙、温馨的感觉。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通过情境美读。体会丰富的语言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泰国的曼谷这座异国城市很陌生。查阅资料是一项重要的预习任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书籍。三年级的学生。其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平时做过很多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教师要提炼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把自己做过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亲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主动积累喜欢的词句。
2.读愉课文,了解小象的聪明、乖巧;领会阿玲朴实、善良以及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
4.培养学生探究异国风情的兴趣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资湃共享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泰国曼谷的文字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谈象,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1.联系生活见闻交流:见过大象吗?在哪里?你了解关于大象的哪些知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象的课文。
板书课题:曼谷的小象(二)介绍曼谷1.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教师总结。泰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首都是曼谷,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是一个美丽的热带国家。泰国盛产大象。驯象常常为主人劳动。
(三)学习第一段(出示曼谷郊外风景图、第一段文字。)1.读句子。从“延仲”这个词语中能想象到什么?
2.配乐指导朗读,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对曼谷非常陌生,对人象的认识也大多是表面的形态认识。通过让学生课下查找有关曼谷和小象的资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小象的聪明乖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文第一段。将优美的语言文字穿插在欣赏美丽的图片中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对曼谷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
(一)指名读课文(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提示:我们的车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帮助我们反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把意思说完整。)(三)质疑问难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预习中批注的问题。细小浅显的问题在学生提出后马上解决。通过集体交流。将学生集中提出的问题在下而的理解课文中相机处理。】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二、三段1.自由读。思考:读了这两段。能体会出什么?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颠簸”、“坑坑洼洼”的意思。
(2)抓住二几个人”。引导学生体会出要弄出陷入泥坑中的汽车。困难很人。
3.乎行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二)学习五、六、七段1.于行名读课文。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的?小象是怎样做的`?标出动词(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掀”、“撬”等词的意思)。
2.体验。同桌表演阿玲指挥小象拉出汽车的动作,引导学生体会出阿玲折挥的简单、小象拉车的轻松。
3.朗读感悟。
(l)指名读课文。想一想。阿玲和小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平时做的好人好事,谈感受,体会出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
(3)出示第四段。
①配乐朗读。
②自由读。找出喜欢的词句小组交流。
4.讨论:为什么小象那么听话乖巧?为什么阿玲几个简单的指挥动作小象就明白了(学生分成小组。运用搜集到的有关泰国驯象方面的资料,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能使学生和课文中的阿玲产生共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认识到助人为乐是高尚的行为。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用生活来教育学生。
四、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曼谷吗?如果你是一名导游。
你会怎样给游客介绍曼谷呢?
2.你还想知道曼谷和象的哪些事?课下分成小组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模仿导游介绍曼谷的美丽景色、善良的人民、乖巧的大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完课文,并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问号。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己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学生搜集的资料很丰富。特别是关于象的知识。同学们从众多方面谈到了象与泰国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大多数同学小组合作。资料共享。培养了合作探究的兴趣。另外。学生分别举出许多好人好事,在他们兴奋与自豪的表达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在这一节课的最后,学生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继续探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