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小学美术课教案

小学美术课教案

往日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美术课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课教案 1

活动目标:

1、运用蛋壳进行装饰画创作。

2、通过欣赏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蛋壳画范例三幅(螃蟹、熊猫、蝴蝶);简笔图案每人一份。

2、幼儿人手两个蛋壳(有淡浅之分),浆糊每组一盘,棉签每人一份。

3、在活动前,先在桌上铺报纸,以免弄脏桌面;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蛋壳画,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师:(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几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分别出示蝴蝶、熊猫、螃蟹)

师:这几只小动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允许幼儿摸一摸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蛋壳)

二、对蛋壳装饰画的分析

(1)师:对了,它们呀都是用蛋壳贴出来的,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蛋壳画。我们先来看一下蝴蝶这幅图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指出蛋壳颜色的不同,这样画面更加清楚,漂亮)

(2)师:熊猫(师引导,小结:熊猫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脸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贴的时候耳朵和眼睛处不用粘贴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脸区分开来,画面也更加漂亮)

(3)师:螃蟹(师引导,小结:螃蟹的身体和腿是两个部位,所以可以用两种蛋壳的颜色来进行装饰,螃蟹腿是从粗到细的,所以在装饰细的地方时蛋壳要掰得碎一点,而且要认真、有耐心)

三、引导幼儿探讨如何用蛋壳来制作蛋壳画(出示步骤图)

师:那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先……再……)

1、让幼儿自由讲述,出示步骤图,教师简单小结,讲述制作过程:

1)用记号笔画出线条图案;

2)小心的捏碎蛋壳;

3)用棉签将浆糊涂抹在图画内;

4)最后贴上打碎的蛋壳。

2、请2~3名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师:张老师这里啊有一幅没有装饰的图画,请小朋友用蛋壳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谁愿意来尝试?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样来制作蛋壳画了,现在想不想来试试啊?(想)

在桌子上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选一张你喜欢的图案,开始吧。

提醒幼儿作画时不把浆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儿作品,与幼儿分享蛋壳画的特殊效果。

师:请完成蛋壳画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你们现在可以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好朋友,说说你用蛋壳贴的是什么?怎么贴的?

教学反思:

《纲要》中说到:活动的取材要是孩子所熟悉的,要来源于生活。蛋,就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喜欢吃蛋,也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评价中,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同时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美术课教案 2

活动目标:

1、系统了解感知添画块状背景的方式和形式。

2、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2、感受比较作品添画背景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孩子细致添画、涂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张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块状背景图片。

3、有无背景的两幅范画。

活动过程:

一、对比两幅手印画(一幅有背景、一幅没有添画背景)感受比较作品添画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幼儿添画作品背景的`兴趣。

这里有两幅花瓶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手印本来只有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不仅更加突出了花瓶,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二、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块面装饰的方法

这幅画的背景是用什么来装饰的?

欣赏老师的范例,说说是怎样分割成的块面。

小结:我们可以把手印后面的空白处把它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面,可以像太阳发射的光芒,也可以像格子布一样,还可以像水波、斜线。但是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画面,这些块面它们有没有有把小手压住,怎样才能不把小手压住呢?

三、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老师示范添画背景的方法。线条地上走走走,看见小手踮起脚,走过小手地上走。

四、幼儿尝试操作。

看了这么多的装饰图画,你们一定也想来试试。刚才我们一起引了我们的小手,请你也用分割块面的方法给小手添画背景,让小手画更漂亮。

五、交流欣赏

说说自己是怎样添画装饰画面的。

小学美术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色彩产生的原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性:暖色调及冷色调色彩的对比:色相的对比、明度的对比、纯度的对比、冷暖的对比等

技能目标:

1、探索理解色彩产生的原因,提高欣赏画作的品味。

2、提高在生活中正确

情感目标:学会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个性。

教学难点:色彩学中的名词术语的理解落实,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过程:课前激趣让同学们看动画并跟着唱七色光之歌。同学们看动画并跟着唱七色光之歌。激活气氛,引出课题

课堂引入

1、请同学玩睁眼闭眼游戏。

2、教师总结:没有如果没有光(人工光,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有光的作用,我们才看到五颜六色的景物,因为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

3、欣赏图片,感受色彩的魅力。(光线的魅力、大自然的色彩、动物的色彩、花朵的色彩、摄影的色彩、绘画的色彩、装饰

通过亲身体验,以感受光的特殊作用,明白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

通过图片对视觉的`直接冲击感受光的魅力。

课堂发展

色彩的三要素:

概念: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如红,黄,蓝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复色:间色之间相互调和的其它颜色。

小游戏:认识色相小游戏。

老师摆出七只杯,然后在七只杯里盛上多少不一的水,提供三原色给学生,再让学生上来调出三间色及其它复色。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色彩的调配。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继续以上的小游戏,要学生在两杯同样颜色的水中分别加入白色和黑色。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拿原色及间色和复色比较

欣赏画面,并谈谈画面色彩给自己的感受。为下节课讲色彩的明度、纯度对比,及色性——冷暖对比做准备。

音乐与联想:听两段音乐,然后说出自己听后的感想。

出示四张同样画面的画纸,请学生分组完成四个不同季节的景物的颜色。

1)、观察、欣赏、讨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体会。

2)、听讲,注意体会相关的概念。不能理解的地方及时提问讨论。

3)、积极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变化,加深体会。

4)、理解体会画面中色彩的特点。

5)、听音乐,用心感受并表达出来。

6)、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7)、学生自评、互评,写下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表现能力。通过实验引出课题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体会,认识有关色彩的相关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音乐中感受色彩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色彩知识。通过自评、互评,写体验等,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及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上网收四季的不同景色的画面,2、请同学们找到大海的图片及天空火烧云的图片,进行比较,体会情感。

小学美术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2、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 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3、通过年历的设计和制作,增进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 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教学难点:

引导利用各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设计年历的图案。

教学案例:

一、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并揭示主题:

1. 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

2.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3. 看着这一本本年历,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时间)

4. 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 (出示课题: 做年历)

二、 新课:

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先看看:

(一) 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1. 月份、日期: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

(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

2. 图像:观察几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

(有一个主题,如:花卉、动物、人物等;风格统一,如:表现方法统一为剪纸、线描绘画等)

(二) 怎样做一副有特色的年历:

怎样做一副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年历呢?

1. 从年历的外形上创新:

2. 从制作方法上创新:

1) 从年历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2). 从图像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3. 为各种人群的需要定做年历:

为了方便各种人群的需要,同学们不妨为一些特殊需要献出自己的智慧,如我们为了方便携带设计袖珍年历,你能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识数字的幼儿、自己的家庭等定做一些特殊的年历吗?(将数字放大,用太阳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 学生作业:

同学们自由组合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副年历的制作。

要求:

1. 风格各异;

2. 各具特色;

3. 制作精致。

四、 教师巡回辅导:

注意学生年历外形和图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现风格是否统一;学生分工是否合理等。

五、 将自己的年历展示在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

小学美术课教案 5

活动目标: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2、大胆尝试在纸筒上绘画,合理布局画面表现秋天的美。

3、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纸筒、黑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一年中有哪些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关注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二、欣赏图片,引导幼儿谈论“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美景。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哪里好看?

2、提问引发思考,秋天是什么样的。

提问: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幼儿大胆介绍“我知道的秋天”)

三、画一画我知道的秋天

1、出示纸筒。

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多彩的秋天画出来吧!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把秋天画在纸筒上。

2、出示纸筒画,幼儿欣赏,激发创作的兴趣。

3、幼儿尝试拿纸筒作画的动作,教师小结并示范。

四、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 幼儿大胆表述。

2、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介绍自己 的作品,评价并相互欣赏。

活动延伸:

幼儿根据纸筒画的内容创编故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学美术课教案 6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冷暖色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调及其装饰美

教学难点:

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教具准备:

色环,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观察冷暖色

⑴提问:日出时的色彩与月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⑵色彩本身有温度差别吗?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冷暖呢?说明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⑶揭题:色彩给人感觉是温暖、热烈、明亮的称为暖色,色彩给人感觉是寒冷,沉静的称为冷色。

2、冷暖色的`认识

⑴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出示图片:由哪些色彩组成?

⑵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

⑶试着分一分油画棒或彩色水笔中的冷暖色

⑷举例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冷暖色

3、冷暖色的相对性

4、欣赏生活中用冷暖色装饰的图片

5、作业练习:用水粉色调出冷,较冷,暖,较暖的色彩

6、知识拓展:

夏天穿什么色调的衣服看上去舒服些?

冬天家中的窗帘用什么颜色比较合适?

夜空中飞机的信号灯该用什么色调?

小学美术课教案 7

教学内容: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折剪蝴蝶》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的特征及纹饰特点。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探索出用对称的方法折剪蝴蝶。

3、通过感受蝴蝶的美,进一步增强学生欣赏保护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用对称的方法折剪蝴蝶。

难点:

学生自己能剪出的蝴蝶外形美,画出的纹样新颖,颜色搭配好。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刀和纸蝴蝶范例等。学生: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彩色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绪

二、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

春天来了,花丛中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它是:两根触角长又长,身穿一件花衣裳。百花丛中采花忙,好似漂亮小姑娘。她是谁呢?(我们的朋友:蝴蝶)

①蝴蝶漂亮吗?(漂亮)出示一只毛毛虫同学们喜欢吗?(不喜欢)

②那同学们知道蝴蝶的蜕变过程吗?

③老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播放视频)

④教师小结蝴蝶的生长过程:蝴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从让人害怕的毛毛虫不断的蜕变,终于破茧而出把自己变成了让人们喜欢欣赏的蝴蝶,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2、出示课题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折剪方法做美丽的纸蝴蝶,好吗?(出示课题)《折剪蝴蝶》

3、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探究新知

1、赏析探究

学生欣赏自然界中外形各异的蝴蝶(出示课件)

①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外形,让学生发现蝴蝶外形对称的特征

②小组欣赏探究老师折剪对称蝴蝶的方法(小组交流并汇报)

③师生共同制作折剪蝴蝶的过程:一折、二画、三剪、四添加花纹

2、启发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美丽独特的蝴蝶花纹

①一只对称的蝴蝶就剪好了,可是这只纸蝴蝶不够漂亮,同学们说为什么呢?(没有花纹)

②教师展示范作,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外形、不同花纹的纸蝴蝶。

③教师小结:蝴蝶不仅外形对称,它的花纹也是左右,我们可以在蝴蝶的翅膀上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笔画出对称的图案进行装饰(如:花卉植物、星星月亮、圆点线条、等等)

四、设计创作

老师这里有一些花草,它们的'朋友不见了,需要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它们呢?(愿意)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回它们的朋友“蝴蝶”。

1、用准备的材料根据折剪蝴蝶的方法设计一只漂亮的独一无二的蝴蝶。

2、教师巡回辅导: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纸的大小,尽可能把纸蝴蝶做大一些,并强调安全使用剪刀,废纸不要乱扔,保持桌面整洁。

五、展示评价

1、请各小组先对自己制作出的作品自我评价,再评选出最漂亮的三只蝴蝶贴在花草丛中,并说出评选理由。

2、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及鼓励。

六、课堂小结及课后拓展

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学会了用折剪的方法创作出了

小学美术课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团花的特点:外圆、对称、内连。

2、在讨论与尝试剪团花的过程中,掌握团花折与剪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团花美化生活、表达喜庆的艺术魅力,热爱民间艺术。

二、应用模式应用阶段

□课前√课中□课后

三、教学组织形式

□独立学习□协作学习√集体学习

四、应用过程描述

团花的剪制分为剪圆和剪花纹的两个过程。本视频旨在解决剪花纹的过程。过程大致是2-4分钟。

五、内容分析

圆形最终剪成团花,是团花教学的重点。因此,这个过程用微课的形式使学生能看得更清晰。

六、活动设计

思考:如何才能剪一个对称的团花呢?

停顿:引发思考。停顿时间可由任课教师自行调整。

总结:通过折叠的.方法可以剪一个对称的团花。

出示媒体,引发思考:这里有四种花纹,哪个展开后纹样内连可以成为团花,哪个不可以?

揭示谜底:打开纸片,揭示谜底。

总结:团花内部纹样要:

上下相连

左右相连

内部相连

交互设计出示媒体,引发思考:这里有四种花纹,哪个展开后纹样内连可以成为团花,哪个不可以?

在此环节中,操作的教师可以稍作停顿,请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

多媒体设计

在区别“四种不同纹样是否能变成团花”环节中用媒体进行演示。

小学美术课教案 9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学美术课教案 10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部实质意义,同时,紧密联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凸起艺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低班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开采单位正题的人文精力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正题,并注意单位正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内部实质意义凸起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学重点、重点: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正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熟悉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不盲目的把艺术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通过不雅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功德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忙学生熟悉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当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部实质意义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力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当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患上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患上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可以兴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激发创造精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第一周欣赏《冬日戏婴图》

第二周《画自己》《长呀长》

第三周《太阳》《漂亮的.瓶子》

第四周《洗澡》《船》

第五周《手形的联想》《兽王大王》

第六周《可爱的动物》《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第七周《春天的色彩》《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第八周《我们身边的线条》《下雨了》

第九周《童话城堡》《钓鱼》

第十周《好吃的水果》《伙伴》

第十一周《花的世界》

第十二周—第十七周补充22工程内部实质意义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剪纸系列

第十五周—第十七周卡通画

第十八周考试

第十九周评卷登分

欣赏封内作品:《冬日戏婴图》

「冬日戏婴图」是北宋末的苏汉臣所绘,苏汉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难后,追随宋室,迁居钱塘。详细生卒年已经不可考,大致的活动时间为十一世纪末叶至十二世纪中期。他多年以前曾当过民间画功,宣和年间被征入徽宗画院。擅长画佛像及人士,其中尤以童婴题材最为人所赞赏。画画的人最知道人士是最难画,苏汉臣会被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所心爱的缘故原由就在于苏汉臣的人士非常唯妙唯肖,连最难画的小孩童粉嫩透红的皮肤都画的无懈可击,真正使人赞叹不已,怪不患上故宫每次外展,岂论到哪里都带着冬日戏婴图展出,实在不愧是馆藏精品。

画中毛绒绒可爱的小猫,正让一对小姐弟玩患上不亦乐乎,小猫亦跳跃于其间!庭院里,梅花、山茶正开患上缤纷,姐姐拿着漂亮的彩色的旗帜,弟弟拿着红线绑着的孔雀羽毛,似乎正在比赛看谁的东西能吸引小猫的注意。这下可让小猫伤透脑筋了,真不知该选谁才好?而全画铺陈,无论山石皴法,婴儿口、眼、与手皆表现的活灵活现,让驻足画前的您,x那间,彷佛听见自己往日童婴时期嬉戏的欢愉喜悦。本画虽无款印,然不雅本幅笔墨,与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及其接近;无论山石皴法,婴儿口、眼、与手,皆无一不神似;而画幅尺寸大小二者亦复相若。种种的风格表现o应可认为是出自于同一位画家手笔,也可归为苏汉臣另一幅卓越出色的作品,今载于故宫书画录第三册。

小学美术课教案 11

教材分析

从画玩具到画家具,把学生观察的视野,我家的家具由个人玩赏的小天地引向家庭的各个角落。把从画“喜爱”的引向画“好看”的。这不单要求学生的观察要深入一些,而且也是在逐步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家的家具

这一课用一幅相片,介绍了客厅里使用的(看到的)家具:柜、几、电视机、瓶花、挂面、电冰箱等;又介绍了四幅学生作品,分别画了各种家具,不论画的是单色还是彩色的,大都是画平面的',“排队式”的,这正是儿童画的特点,说明小孩子的观察和感知比较笼统、概念化,对空间观念还较模糊。这是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必然反映,歹可有过高的要求。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后的一次记忆画练习,教学时应善于从比较中看到学生的进步,从分析中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力求改进,以利于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习惯,学习能选择“好看”的东西凭记忆把它画出来。

作业要求

凭记忆画出家里“好看”的家具;画出家具的大致外形、内部特征和色彩、注意不同家具之间的大小比例及摆设的位置。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里的家具,看看哪件是属于“好看”的,认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为画好记忆画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提问学生:你家里有哪件你认为好看的家具,能把它的形象特征讲出来吗?

二、指名要两三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线画出自己想画的一件家具,并发动同学评一评:

谁画的好看。

三、教师列举一些家具的名称和形状,如桌、椅、橱、柜、炉、锅等等,要学生联系前课画方形、圆形、三角形来记忆物象的形象,以此做好这次的作业,并着重提示学生注意表现这件家具的形状特征。

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谈谈课本对学生作业所提出的要求。宣布这次作业是要求

每人画一两件自己感觉最好看的家具。

五、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择优介 绍。

六、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家里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它的家具是什么,怎样摆设的。

第 二 节

一、启发谈话:前一课,每人都能画出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家具来。老师布置观看自己家中某一地方有些什么家具,是怎样摆设的?有没有细心观察?

二、指名几位学生谈观察感受。教师着重说明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同,使用的家具也不会完全相同,摆设更有各自的特别之处。学生谈观察感觉时,一定要具体真实,才会画得好。

三、作业:画自己家中的一角。要画上家具及摆设的位置和涂上色彩。

四、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讲评:择优表扬。

小学美术课教案 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画出想象中的地方,并进行美化装饰。

2、培养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心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想象,发展孩子们的求异思维。

2、引导学生如何画出这个地方的'“怪”。

教学准备:

1、欣赏作品“汽车家”,教师范画“手套家”。

2、构线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二、创作要求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引导评价

小学美术课教案 13

课型:

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

1课时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也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能够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并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画笔、颜料、纸张。

教学过程: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将带着你们走入奇妙的“线”的世界。今天我还带来了几位线宝宝,现在就让它们出来跟你们打个招呼吧!

一、创设情境:

1、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这些线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吧!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线,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

2、游戏:(下面让我们先来做个冰与水的游戏)

a、游戏说明: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师的音乐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了,身体要随着冻结,然后音乐响起,冰裂开了,春天来了,冰又融化成水。(学生游戏)现听音乐,在大脑里用线条记录你身体的动作,琴声停止后请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老师的琴声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产生的波浪线、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产生的直线和冰裂开产生的折线

b、问,这三种线当中,哪种是表示静止的,哪种是表示运动的?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冻结的冰面、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线条的动与静。(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积累资料,感受新知:(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

1、欣赏中国古代及中外现代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分别播放古代建筑课件和播放现代建筑课件)说说这些建筑都运用了什么线?(指名说)师总结: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

板书:平直的线条——静止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指名说,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做相应的提示,如:公路、高压线铁塔、路灯、长江大桥等)并指导学生用直线表现简单的物体。(根据学生作品简单评价)

3、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烟花、海浪)如果让同学们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画面,你将如何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线条运用广泛且丰富多彩,艺术大师们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了不朽之作

4、欣赏大师作品:(播放课件并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师: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格子》造型简洁,用平面、直线、矩形表现出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吴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出村落静谧且充满生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不失中国传统的方形壁与梦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鲜明的静、动对比;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了塔身的稳定与高度;敦煌的飞天壁画、城市中标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及节日里舞龙的欢腾又给了我们极强的动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板书:弯曲的线条——流动

5、师:线有曲、直之分,其实音乐也有舒缓和欢快的区别,让我们听听下面的音乐,你能用你刚才认识的线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吗?歌曲《小桥流水》,《小竹桥》学生用线表现)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A、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

可用绘画(多样的绘画工具)、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B、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并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维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比如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线设计,给人以流动、延伸的感觉,例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流线型跑车、甚至我们家里用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线宝宝”,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睛发现美,艺术尽在我们身边!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2。线条的动与静

平直的线条——静止

弯曲的线条——流动

小学美术课教案 14

课题:

明与暗

课时:

4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

小学美术课教案 1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