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方法
内容提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他学习成果的主要因素,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的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且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教学中废除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满堂灌,提倡因材、因人施教,深入浅出地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这才是高水准的教学。我们可以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来充分说明兴趣对学生的重要性。有位小学美术教师在上《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象》一课时,教室的外面正下着大雪,学生们都心不在焉地看着窗外,老师那优美的范画一点儿也吸引不住学生们的双眼。连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时不时地探探头看看外面的白雪世界。当这位教师数次召唤大家无效后,他突然大声地对全班同学说,“走!现在我们去操场!”我们全被吓了一大跳,学生也是一愣,但接着他们便欢呼着涌了出去。操场上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他把学生们召唤到了篮球场上围成了一个大圈,又顺手从地上拣了一根粗壮的树枝作笔,在雪地上画了起来。随着树枝的移动,线条上下翻飞、圆圈内布满了宽阔粗犷的线条。“这画的是什么?”同学们歪着头、踮着脚猜测着。这位教师一下子仍开树枝,大声说,“走!我们上楼去看!”带着悬念,我们都登上了楼顶。俯视篮球场,学生们一起欢呼,“是龙!是龙!”孩子们叫着闹着,也想一试身手。这时老师才把前面在教室里就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我们要用大胆、果断、流畅地去画、去表现物象。我们要注重平常的观察,通过分析比较基本形的特征,把握对物象的感受,用鲜明、整体的线条来概括物象,表现他们------来!让我们到楼下去,用线条到雪地上描绘我们身边的事物吧!”
雪还在下,同学们“笔”下生动的线条散布在深深浅浅的雪地上。看着孩子们又专心又兴奋的小脸蛋,看着他们大胆、有趣的“作品”,我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成功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这个例子我们体会到,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兴学态度,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
所以,我们要在培养学生对美术课兴趣的初期,用一些对学生来说特别有趣的方式打动他们。例如:出去写生。因为学生本具有好动的天性,而且大多数课程都在教室中,让他们走出教室感受周围的大自然,效果会事半功倍。再如:观看电视、听故事,把他们日常的游戏引入课堂,学生们自然会喜爱上美术课。有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再要培养他们的志趣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2)金道虹著: 《美术教学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