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张伟东
(福建省惠安广海中学)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渗透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基础学科,只有学好了它,才能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把握住航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摆在广大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不断需要研究的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氛围从某个角度看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师生之间如果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课堂必定会沉闷,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设。因此,在创设课堂情境时,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协商的宽松的教与学氛围,建立合作伙伴型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在教师预设的课堂情境中,学生才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和特长,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创新思维能力就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升。在一个精心营造的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活动中,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高效课堂要求教学过程必须是动态的、开放的、多变的,教师对于任何一项教学内容和环节,必须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必须随机应变,教育的智慧与魅力便融化在教育机智之中。
教师可安排学生自学、群学等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应先设计内容,先让学生有了期待的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思维,最终形成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的单纯讲授变成师生双方的配合表演,能增强教学的主动性、直观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集中体现,思想品德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
在今天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设计情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围绕学习主题,不能创设过多,可以在三个地方创设情境。首先,情境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创设新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景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拉近学生与新授知识的距离。其次,情境突破。重难点问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往往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但必须突破的内容。因此,创设新颖、生动、有趣、富吸引力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形成对新知识的认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第三,情境探究深化。利用新情景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深化,在新授内容介绍完后,可以通过设置图文时政知识,交予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实现思维延展。多媒体教学对高效课堂的营造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四、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以学习者主动积极探求知识为目标的课堂里,学习者能否与教师、同学和谐相处,认真讨论,能否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没有顾虑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比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学习“高雅生活情趣”问题的时候,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庸俗的生活情趣?在社会生活中,中学生应该如何远离庸俗的生活情趣?如何陶冶高雅情趣?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分析问题,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五、让时事政治教学步入课堂,发挥独特的思想品德学科魅力
时事政治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是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的一种教学,它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增强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高屋建瓴而又巧妙地进行点拨切入,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仔细推敲,教师就必须有足够的课前准备。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单独开设时事政治专题课,也可以化整为零渗透到每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时事教学是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补充,可发挥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学科魅力。
总之,只要教师贯彻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多思考课堂教学的得失,更好地选择灵活多效、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想想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多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一定能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