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浅议中学生良好学习素质的养成

浅议中学生良好学习素质的养成

离沫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浅议中学生良好学习素质的养成

浅议中学生良好学习素质的养成安徽省宿州二中 营九州 张春红学习素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学习方面应具备的稳固学习意识、良好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灵活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较好的学习效率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的养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从学前教育开始,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长和教师,起主观作用的是学生。“素质决定命运”。素质、性格和命运形成一个链条。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一些人或出类拔萃,卓越超群;或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一个有良好学习素质的学生,如果中学优秀,进入大学或走入社会也会在各方面做得很好,依然是个佼佼者。假若即使目前不优秀,一旦有良好的平台,他就会为自己创造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人文环境,使自己脱颖而出。否则,一个没有良好学习素质的学生,即使小学﹑初中都很优秀,当他进入大学或走入社会,脱离父母或老师的帮助,就会黯然失色。学生在进入中学阶段后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以前比较优秀的学生,有些会逐渐退步,而有些后进生却会有较大的进步。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和学习任务的增加,有些学生显得力不从心,作为家长﹑教师应积极引导。所以当今的教育要“以人为本”,首先要引导青少年如何做人,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良好的学习素质,一般可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行为素质,一类是学习习惯。怎样开展学生的良好学习素质养成教育呢?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素质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素质。”的确,行为素质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的人,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突出的成绩,那么他会经常迟到吗?在值日时他会把教室打扫干净吗?与同学相处会和睦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迟到、教室会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与同学相处的会非常好。这是因为他不光有有良好的学习素质,还有良好的行为素质。行为素质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孩子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会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接触最为密切,在孩子良好行为素质的养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言谈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素质的形成。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孩子培养成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热心助人、善待弱者等良好素质的中学生。另外,教师也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的一言一行,对人待物的态度,专心从教、诚实守信等方面,更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特别用功,就连下课十分钟也不放过,遗憾的是就不见成绩提高,而有的学生善于休息,勤于思考也会有优秀的成绩,究其原因,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效率。作为学生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素质呢?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学生要从内心尊重与欣赏老师。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能懂得尊重和欣赏自己的老师,就会对老师特别的信任和依恋,从而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定势,认为教师对他的要求或者批评总是对的,是为他的前途着想,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和学习。因而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学习过程的愉快,就会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当然作为教师只有对学生真诚、无私以及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丰富的学识、加之高超的育人艺术,才能赢得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尊敬和欣赏。其次,学生在学习上必须专心致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必须排除外界干扰,静下心来。一个学生的成功,智商仅是一个方面,主要应靠顽强的学习毅力,刻苦的学习精神。古人云“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这个道理。第三,学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而言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课前预习很重要,既可以增强自学能力,还能有助于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要结合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并且要眼到,耳道,心到,手到,积极思索。并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课下的温习与巩固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学生只限于课堂听懂,就误认为自己掌握了,可实际自己一做就会出现这种或那种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领悟。所以,我们要在课堂听懂的基础上,温习总结,不能光埋头做题,还要抬头看路——善于总结解题思路,并将题目类型进行归类,达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把易考易错题整理出来,形成笔记和错题本。这样才能将知识引申、拓展,最终使我们的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的取得应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素质开始,这是帮助他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良好学习素质的养成我们不能等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有意识的培养吧。有良好习惯的高素质青年一代是我们祖国的希望,愿我们为建党100周年,建成美丽中国的小康社会作出贡献,为在新中国100周年建成文化强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