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师生区域活动见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攻心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提高幼师生区域活动见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幼师生区域活动见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文/邱莹莹摘 要:幼儿园教育见习是幼儿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从教育见习的角度出发,以幼师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见习三阶段”模式,提高区域活动见习的有效性,促进幼师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为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搭建舞台。关键词:幼师生;区域活动见习;意义一、区域活动见习的实践意义1.兴趣与需求适合于老师和幼儿的实际“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它注重幼儿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通过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一直以来深受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喜爱,也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2.实现见习有效性,提升幼师生的整体素质幼儿园教育见习是幼儿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提高区域活动见习的有效性,能促进幼师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为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条件。二、幼儿园区域活动见习现状在我们学校以往的见习中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区域活动的见习。学生不知道区域活动与游戏的异同,把区域活动只是当作游戏或活动,把区域活动见习当作是孩子们的“玩玩”而已,见习大部分是“走过场”.一旦上岗,对区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依然是束手无策。三、区域活动见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结合区域活动见习的特征,我们在2008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活动中,以提高区域活动见习有效性为目的,对见习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区域活动见习三阶段”模式是提高见习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明确三个阶段的见习任务并适时测试评价是“区域活动见习三阶段”模式的重要内容。“区域活动见习三阶段”模式具体为:一是相关理论学习。学校安排理论学习16课时,课程教师测试和评价学习效果;二是区域活动见习,(www.ixbw.Com)为期一周,教师评价并指导;三是区域创建设想,为期两周,教师评价和指导。1.理论学习,为见习筹备知识能量为了提高见习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在区域活动理论学习中,要求教师结合《幼儿园课程》(冯晓霞编著)的教学,组织学生重点学习其中的相关章节,向学生提出基本掌握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区域创设的意图、要点及实施步骤等学习任务。在学习中,我们采用教师引领、学生讨论、师生互动、测试评价和个别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见习前,掌握区域活动的理论知识。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如知识竞赛、书面检查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疑难问题作进一步的阐释,以求学生能对区域活动的相关内容掌握得更全面、更扎实,为提高见习的有效性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2.明确任务,为见习设定操作细则教育见习是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见习是以观察为主,丰富感性认识,印证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个阶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区域活动见习,提出的见习任务是“一看二听三感受”,通过收集活动方案的形式检查学生见习的实效。(1)“一看”是指在见习初仔细观察区域活动场所的设置学生到幼儿园首先看各年龄班区域活动场所的创设。这对学生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帮助极大。(2)“二听”是指在见习中,通过听课,了解创设区域活动的意图,了解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重点,拟订自己的活动方案(3)“三感受”是指在见习中,学生以幼儿的身份参与区域活动,感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趣在观察幼儿自主操作教玩具、自由地与同伴进行交流状况的观察中,寻找教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区域活动创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模拟设计,为见习增加后期成效通过第二阶段的见习,学生对区域活动有了比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2——3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区域活动方案的模拟设计:(1)创设活动区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班级,每组由一名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幼儿园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学生严格按照幼儿园指导教师要求搜集资料,创设区角,然后交由指导教师点评。(2)设想活动方案学生设想1——2个比较规范的活动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由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方案编写和活动指导,为活动的模拟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3)模拟活动过程学生依据创设的区域和编写好的活动方案,在小组中模拟活动的开展。通过实际操作,有效学习区域创设的方法和技巧。“区域活动见习三阶段”模式推动了我们学校现阶段教育见习工作的开展,实践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将在今后的学生见习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和总结,提高幼儿园教育见习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左文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新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4(05)。[2]何琼。活动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教育,2005(09)。[3]李宁萍。关于改进教育见习的几点思考。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4]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