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茶艺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茶艺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颜若惜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茶艺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茶艺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熊宏中云南省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672101)【摘要】本文探讨茶艺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茶艺,感受到茶艺艺术的魅力,情感得到深化,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自信心,集体意识和道德观念得到改善。茶艺表演作为一种集体艺术表现形式,在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茶艺教学;中职学生;素质教育茶艺是指在传统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它包括泡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在行茶过程中以茶为媒体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艺活为以人为核心,茶艺审美以人为首。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对人之美有仪表、风度、语言等要求。仪表美是形体、服饰、发型美的综合,风度美是礼仪周全、举止端庄;语言美是用语规范,待人诚恳。中职学生,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弱势群体”,往往有着多种性格上的缺陷或情感上的缺失,在传统学习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其中一部分学生没有初中毕业生那样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缺少对成功的体验,没有自信心。常常表现出基于自卑下的“自负”和对周围环境的“敌意”。奇装异服,言行粗鲁是令老师头痛的常见现象。在茶艺活动中,学生通过一个完整的茶艺操作训练了得体的着装、常见的礼仪、规范的言语,形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和用语习惯,逐渐提升了个人素养。奇装异服、言行粗鲁等现象明显减少。因此,中职学校不但不能只强调职业技能教育,更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让学生在美育的感染和熏陶下,找回自信、增加人文素养,激发学生主动追求具有积极价值意识的人生勇气和信念。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实践证明,茶艺教学以其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心。2茶艺活动培养中职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静、雅、和。这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把时代精神用恰当的形式、完整的形态体现出来,使茶道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宣扬中国茶道,不仅有助于发扬茶道的“和谐”精神,使人与人之间增进团结,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而且有助于弘扬茶道的“审美”情趣,为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培育茶道的“高洁”意境,提高人的风度与品位。同时通过茶道的“求精”精神,培养人的扎实务实品行;发扬“吃‘苦’”精神,使人在苦中寻找人生乐趣;催生“俭朴”精神,让人矜守俭德,力戒贪奢淫享乐;通过茶道的“专注”精神,使人的意念与事业融为一体。总之,以清、静、雅、和的中国茶文化精神陶冶未成年人,对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能起到一般德育无法比拟的作用。3茶艺教学能培养中职学生人际沟通和集体意识公关场合,清茶一杯,以茶代酒,强调了饮茶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手段,讲的是天地人和。茶含敬意,以茶敬客。茶重德性,以诚待人。围桌饮茶,和气交谈,同事可以增强团结,朋友可以增加友谊,家庭可以充满天伦之乐,商界可以和气生财。总之,天地人和是茶事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在未成年人中普及中国茶道、茶艺,推广以和为贵的人伦思想,有助于敦睦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做人。茶艺表演作为一种集体活动形式,是培养中职学生集体意识的良好途径。(职教论文 www.ixbw.com)茶艺表演的和谐来自全体队员的团结、合作。是构建品行高雅,人际和谐,人与人之间增进团结,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演练时,要求讲解员、主泡师、副泡师、服务员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达到心灵与感觉的默契。表演中要自觉地融合到集体中去,不知不觉地和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团结合作和集体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在多年茶艺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制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茶艺教师不紧只传授茶艺表演,还要注意茶艺的内涵与学生的成长。通过茶艺的教学让职校这一群特殊体徜徉在中国茶文化的海洋中,让细腻温润、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之“灵泉”感其心,震其心,拂去其浮华之气,完全可以让中职学生步入“轨道”,将来完全可能成为对的有用之才。【参考文献】[1]郑春英。茶艺概论:教育部规划教材,2006.[2]周红杰。云南名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3]陈文化。茶艺师(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国家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4]俞国良。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