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见之明效应机制的理论探讨的论文
后见之明效应机制的理论探讨的论文
当一个件事发生之后,人们总能找到很多理由,证明这一事件如自己之前想的那样必然发生。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倾向,认为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想到事件可能的结果,等事件最终的结果是自己之前猜测到的便认为自己之前就已经知道某事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是他人大多认为你只是事后诸葛亮,并没有真正的预见到事情的结果。这种经验在大多数人生活中经常会发生。
1.后见之明效应的发生机制
什么才是产生后见之明效应的原因呢?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结合不同年龄的认知的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了后见之明效应的三大理论解释,包括自我中心偏差、抑制功能缺陷、以及源监控能力不足。
1.1 自我中心偏差
研究发现4-5岁的儿童能够很好地错误信念的心理学实验任务,而更年幼的儿童却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实验任务,在他们对他人观点进行判断时,更多的倾向于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或者自己记忆中的想法。因为他们思维判断的偏差,更多的应用自己已知的信息,而不能根据具体的情景,不考虑先前知道的知识,记忆去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产生了信息判断系统误差,造成了这一偏差。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后见之明效应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自我中心偏差。同样,在对成年人做的实验一样,他们在视觉观点采择的初期会自发地表现出自我中心偏差,只是成年人能够很快的发现自己自我中心的倾向,并及时改正这一倾向,意识到自我中心倾向的选择是不正确的,迅速的改正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实验结果来看,成年人并不是比儿童较少的产生自我中心偏差,而是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选择中出现的偏差并及时的纠正过来。所以,用自我中心偏差的理论来解释儿童和成年人都具有的后见之明效应是可取并合理的。
1.2 抑制功能的不足
如果想要纠正后见之明偏差的效应,应该去控制自己的想法,明确某些信息和知识,那些是自己知道的,那些是他人不知道的。做出清晰度区分。儿童和成年人出现的自我中心偏差其本身也是一种抑制能力不足的体现。不能及时意识到个人中心的偏差并抑制住,而产生了后见之明效应。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后见之明效应的产出可以归因于自能能力的不足或缺陷,它是此效应产生深层的原因。而且,抑制能力发展的年龄变化性与后见之明效应年龄发展的变化性有一定的同步性,首先,抑制能力在童年期是一个显著的发展期,其次,老年人的抑制控制能力比年轻的成年人差。他们更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所以更进一步证明抑制功能的不足可能是后见之明效应背后的产生机制。
1.3 源监控能力缺陷
源监控指的是个人对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等的方式以及时间进行归因的一个过程。学龄前是源监控能力的一个关键发展期,在这一年龄段有显著的发展。有两方面的证据表明源监控能力的缺陷肯能是后见之明效应的发生机制。一方面,在人们刚是指人们在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时,往往会判断认为自己早已经学会并知道此知识,不能很好的区分自己记忆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和刚学会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当人们做出自己一直都知道某个知识判断的同时,会认为他人也知道这些知识信息,而其实他人并不知道。如果他们在做出判断时认为自己不是一直知道这个信息,而是刚学会或者掌握的知识,他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机率会更大,从而,这种错误就会更少的出现。因此,源监控能力不足就更有可能是产生后见之明效应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诉,不同的理论解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都可以部分的解释后见之明的效应。
2.后见之明的研究范式
后见之明效应的研究范式大体上能够分成两类。首先是假定型设计,让两组被试判断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中一组被试知道事件的结果,另一组被试不知道,但让两组被试都假定自己并不知道事件的结果,去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类是记忆型设计,只需要一组被试,让被试判断某事件可能的结果,然后告知被试此事件的真实结果,之后再让他们去回忆刚才对事件判断的结果,通过比较被试最初对结果的判断和知道真实结果后对结果的判断,去研究后见之明效应。
3.后见之明的应用展望
后见之明效应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方法出发去探讨后见之明效应的发生机制,后见之明效应不光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其应用价值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很多时候,特别是需要作出二次决策的时候,排除后见之明效应的影响去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很大的意义。不应该让初次的决策影响之后判断的正确性。比如在心理诊断转诊中,其正确性是根据病情的具体症状或测量量表,同样需要摆脱转诊之前医生诊断的影响,这对诊断的正确性有重要意义。初诊结果对医生后序诊断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后见之明效应的理论下展开研究,而且具有很大的价值。对后见之名的理论解释的探讨,完善将会更好的发挥此效应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