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医学检验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唁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医学检验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学检验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检验论文1

摘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是毕业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在充分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的理念、内容、环节、评价和保障入手,构建“实践导向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应用型人才评价”一站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凸显专业特色。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站式”;实践教学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上已形成共识。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操作技能是毕业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改革,构建“实践导向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应用型人才评价”一站式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站式”技术技能型检验人才,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确立实践教学观,以实践活动为导向建构实践教学体系

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调研、行业专家咨询、合作医院参与、专业分析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岗位能力与职业标准要求,分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制订以实践活动为主体、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专业培养计划。划分出本专业六大核心实践教学模块:临床血液检验技能模块、体液检验技能模块、生化检验技能模块、免疫学检验技能模块、微生物学检验技能模块、血液细胞学检验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归纳出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教学。

2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必须是对学习者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才能让学习者主动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增加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实验内容,为学生搭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际操作中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框架,将理论知识充实到框架中。比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就诊,检验程序包括:医生初诊、医生填写检验申请单、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标识与核对、标本运送与收检、标本处理、标本检测、数据确认与审核、标本贮存与复检、质量信息反馈。其中的理论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疾病概要,检验申请单的填写要素,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标本的正确接收及处理方法,标本检测的方法、注意事项、参考值、临床意义,标本检测的质量控制。又比如伤寒抗体效价测定实验,其程序包括:免疫原的制备、动物免疫、免疫血清采集和分离、抗体效价测定。其中的理论知识要点包括免疫原的概念、制备方法,免疫佐剂的概念、佐剂作用机制,免疫动物的种类、免疫剂量、途径和时间,动物采血的方法,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3实践教学环节

以高职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划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夯实实验操作基础、强化技能实训、“双主体”毕业设计指导。坚持将严格扎实的基础训练放在首位,增加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实验;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训来强化岗位职业能力;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医院带教教师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指导,遵循“选题—开题报告—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程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建立综合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与评价标准,编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一书,考核内容注意与医院检验岗位接轨,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技能,突出专业核心技能的考核。该书涵盖88个专业核心技能考查点,包括114道专业技能抽查考题,为医学检验职业技能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量化考核标准,针对核心技能项目的考核要点制订了合理、明确的扣分细则,可对每位被考核学生逐条逐项地进行考核与评价。

5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包括“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完善、先进的设施设备,“理实一体化”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仿真实验室。建设了一支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强、创新型的具有“双师”素质与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定期顶岗实践,熟悉和了解行业岗位工作流程、要求和标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对原有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理实一体化”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仿真实验室的建立让学生能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虚拟实训、仿真实训,教学紧贴临床工作岗位,实训项目开发紧跟检验技术的发展,为模仿真实岗位的实验实训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xx(11):67-68.

[2]朱建军,尹一兵,涂植光.探索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xx,9(3):186-188.

[3]王元松,刘成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6):51-52.

医学检验论文2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方式

(一)在基础课程学习中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开始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时就必须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内的规章制度(不穿工作服严禁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喝饮料、吃零食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验课中不断得到强化。

(二)在专业课学习中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进入专业课学习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逐渐接触到血液、尿液、痰等标本,同时标本中的未知生物危险因子也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因此,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反复强调进入实验室时要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章制度,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传授学生标本采集处理的注意事项,使其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对于实验室废弃物(如注射器、血液等)的处理,要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同时,要做好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三)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进行系统教育。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主要立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规范化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法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操作要求较强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未来岗位的特点,尤其是要增强学生防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的意识,加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系统教育,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四)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尽职尽责,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技能,提高对锐器伤、标本污染、气溶胶等职业感染因素的认识,掌握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题讲座或培训,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加深生物安全认识,培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二、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保障措施

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在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加以保障。

(一)提高教师对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视。我国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使教师认识到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取得共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二)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医学院校实验室最低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是一级、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但现有的医学检验教学用实验室建成早,实验室设计不规范,不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要求,因此,需建设规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只有具备了规范的实验室,才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同时也是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的基础。

(三)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高职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其学习知识主要来源是教师,因此,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要在校内教师中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使教师掌握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在专业课和其他基础课程中融入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可以选择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并安排他们参加一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之类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三、结语

总之,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因其未来岗位的需要,应对其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全面、系统的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技能,并终身受益。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处理相关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频率。

医学检验论文3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及解决措施

医学检验生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方法:选取86例需要临床医学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分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对于未能及时检验的新鲜血液标本,应及时离心及冷冻放置,避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有所差异。

医学检验生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临床医学检验是指利于医学检验技术分析人体血液标本中的检验指标及病症因子,通过对比标准值,从而达到诊断病情、判定疗效及观察预后的效果[1]。血液检验作为临床医学检验系统中最常见、最有效及最准确的医学检验之一,为临床诊断疾病而提供依据。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标本的处理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降低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一些研究表明,在血液标本处理过程中,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均作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选取我院检验科于20xx年3月~20xx年12月期间,治疗的86例需要临床医学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抽取3份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分别采取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及C组。

1.2研究方法:A组患者的新鲜血液标本在取样后30min进行离心、血清分离及进行临床医学检验;B组患者在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30min进行离心,于4℃环境内进行冷冻保存,24h后进行临床医学检验;C组组患者在在新鲜血液标本取样后,直接置于4℃环境内进行冷冻保存,24h后进行离心、血清分离及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分析三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

1.3临床医学检验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及C组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详情见表1。

3讨论

临床医学检验常用指标对于诊断疾病、判断疗效、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多重临床价值。随着血液生化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均显著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作为提高检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由于血液标本处理方式不同,对RBC、WBC、PLT、Hb、ALP、TBIL、LDH等临床医学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均具有差异性[2-3]。本研究中,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均有所不同,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异性发现,A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及C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参考值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以C组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程度最大;提示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受到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影响,随着血液标本处理方式的不规范,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受到的影响随之增大。由于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血液标本的溶血、标本凝固、脂浊均会造成影响,红细胞受损性溶血、标本凝固及脂浊均对血常规检查、凝血象检查、血沉检查的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4]。对此,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血液标本,设置恰当的离心时间,将血液标本储存在低温下,在规定的放置时间内,完成临床医学检验。综上所述,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处理方式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对于未能及时检验的新鲜血液标本,应及时离心及冷冻放置,避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有所差异。

医学检验生毕业论文文献

[1]朱镜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学,20xx,09(19):78-79.

[2]王翠兰,黄玉双.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xx,6(2):116-116.

[3]孟娟.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xx,13(3):175-176.

[4]孟娟.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xx,07(3):175-176.

医学检验论文4

1.缓冲溶液及缓冲作用

纯水在25℃时pH为7.0,但只要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因为一部分水与CO2反应生成了碳酸,而使PH值降到5.5左右。或者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的强酸或强碱,pH值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也有些溶液加入少量强酸强碱,pH值基本保持不变。如在1L含0.1molHAc和0.1molNaAc溶液中,加入0.1mol强酸(HCl)或0.1mol强碱(NaOH)溶液后,pH值基本保持不变。这种能够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而保持其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对强酸或强碱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2.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一般由两种物质组成,一种是物质是抵抗外加强酸,一种物质是抵抗外加强碱,这两种物质组成我们常说的缓冲对。

3.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1)弱酸及其盐的作用机制:现在以HAc(酸)—NaAc(碱)为例加以说明。醋酸在缓冲溶液中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仅有小部分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大部分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HAc溶于水后,一部分电离成H+和Ac-,另一部分H+和Ac-又重新结合成HAc分子,所以HAc的电离是一个可逆反应。但是NaAc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成Na+和Ac-,这样在溶液中就含有HAc分子、H+、Ac-、Na+,其中HAc分子、Ac-、Na+含量较多。当此溶液加入少量强酸(HCl)时,HCl溶液完全电离出H+和Cl—,溶液中的[H+]浓度增加,增加的H+会和Ac-结合生成HAc分子,破坏了HAc原有的电离平衡,重新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避免溶液中的PH值突然降低,而保持了基本不变;当此溶液加入少量强碱(NaOH)时,溶液中的[OH—]浓度增加,增加的OH—会和H+结合生成H2O分子,破坏了HAc原有的电离平衡,重新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避免溶液中的PH值突然增加,而保持了基本不变;由此可见,缓冲溶液能够抵御外加少量的强酸强碱。

(2)多元弱酸的两种盐的缓冲作用:现以NaH2PO4(酸式盐)—Na2HPO4(酸式盐)为例加以说明。NaH2PO4、Na2HPO4都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Na+、HPO42—、H+和H2PO4—,(H2PO4—还可以电离出HPO42—、H+,但电离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当有外加少量强酸(HCl)时,HCl电离出的H+就会和溶液中的HPO42—结合,破坏了H2PO4—原来的平衡,使平衡向生成H2PO4—方向移动,只到HCl消耗完,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有外加少量强碱(NaOH)时,NaOH电离出的中的OH—就会和溶液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H2O分子,就破坏了H2PO4—原来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着生成的H+和HPO42—方向进行,直到强碱中的OH—消耗完,建立起新的平衡,故PH值基本保持不变。

4.缓冲溶液在医学检验中的作用

生物体内的多数化学反应都是酶促反应,每一种酶都要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才具有活性。如胃蛋白酶只有在pH=1.5~2.0的范围内才具有最佳活性,超出这一范围活性大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在化验肝功能时,要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环境下才能准确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如果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不稳定,就会引起测定误差,造成误诊。正常人体血液的pH一般维持在7.35~7.45之间,为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保障。若pH高于7.45会发生碱中毒,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血液能保持如此狭窄的pH范围,主要原因是其中的多种缓冲对协调发挥缓冲作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5.小结

缓冲溶液对维持着人体正常的血液pH范围。其中H2CO3-NaHCO3是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H2CO3-NaHCO3缓冲机制与肺的呼吸功能及肾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密切相关。正常人体代谢产生的CO2进入血液后与水结合成H2CO3,H2CO3与血浆中的HCO3—组成共轭酸碱对,所以缓冲溶液在医学检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学检验论文5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验技术开始增加,这也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检验科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能够对多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数据。文章对现有的基层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高;思考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能为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提供最有力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1]。因此,浙江省慈溪市长河中心卫生院就如何提高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了探讨。

1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检验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医学检验名义上是作为一个医院的辅助科室,但它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却是必不可少的科室。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但工作人员思想上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对于检验质量一事缺乏关心。在日常工作中,若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不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爱护与交流,因此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难以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老资历的检验人员,对于出现的新专业知识不加以学习,原有的专业知识开始旧化,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操作水平不足,降低了检验水平,增加了在操作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医院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培训,供大家交流学习[2]。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意识也严重不足。现代医学对于医学实验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标本采集、化验,为了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预防或者对人体的健康指标进行评估,而是要求实验室能够对所得出的结果做出合理解释。临床科室之间也应该增加联系,以便对病情进行了解,来确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1.2临床检验标本采取不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的高低,而全面质量监控则分别包括三个阶段———实验之前、实验中和实验之后,实验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误差,而实验前的误差占据总误差的68%,这也使得在实验之前采集临床检验标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医检人员由于自身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在采集标本时,不能根据不同的项目选取最佳采取时间。如果医检人员不能意识到而选择错误,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医检人员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取对应的抗凝血管,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方式来采取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验收标本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规范措施验收,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按照拒收制度退回,并做好记录。送检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应该按要求保存好[3]。

1.3不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在实验之中需要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而在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因为检验方法、人员职业素质、仪器设备状况、医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然是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试样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测,也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样的结果,这说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是存在误差的。但是部分检验人员在实验之中却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使得误差范围大大增加。检验人员需要详细掌握检验的注意事项和检验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并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加强制度管理,保证管理有章可循,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监管,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实验环节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高检验人员的个人能力。特别是一些检测成本不高的检测,这种方法值得应用[4]。

1.4阶段性质量监控不能保障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好,在排除多种因素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之后,再对采集和处理的标本进行重点监控。认证了解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同一时间还要参加卫生部门临床检验核心部门的测评。工作之前要对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查看并做好维护工作,务必要把实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对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好,出口管要进行认真的执行检验,检验结果要反复核对,切不可因为医检人员自身因素而不对检验结果进行核查。医检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也要做好保障,如果不能相互协调,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

1.5实验报告不能及时登记或者忽略

在实验之后,要及时将结果进行登记并把报告送至患者或者相关科室。若实验报告不能够及时送达,很可能造成治疗时机的延误。部分医院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忽略或者不重视,因而不进行登记。其实从实验结果来看,登记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询问,一方面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得出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便于研究[5]。

2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

2.1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型设备。现代仪器具有自动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检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产品化试剂盒的规范应用以及检验工作者系统化的培训,使得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一化。现代全自动分析仪器可以同时进行上百项常规和非常规检验,所以,传统管理模式应该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介入持续改进,及时更新观念。资源共享主要是以开放和运用现代化的仪器为主,调整专业小组,规范化各临床科室的试验室,使得报告的完成能够更加迅速。仪器设备的集合管理,可以完全利用已有设备的工作功效,降低分析成本,使得患者的标本周转和检验分析时间降低,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数据,提高患者的康复度。

2.2加强质量控制

对于室内的质量控制要严格认真做好,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对于在实验操作途中批间和日间标本的检测结论差别要做好记录。实验的经过和实行要采取全方位监控管理,若出现失控事件则要及时控制并分析失控原因,做好整改措施,填写相关报告,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检验质量。

2.3仪器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用要有保障

目前检验科越发重视自动化,科内主要运用国内行政部门确认注册并且合格允许使用的仪器。因此要创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健全仪器的管理,对仪器进行登记注册、并签字。小组成员要按照指导书规范化运用,做好仪器的运用保养记录,定期维护,确保检验仪器的正常运行[6]。

2.4提高水平和加强学习

学习内容主要关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检验科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表现较差的则要予以惩罚。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而现今临床检验工作正处于技术改革期,主要以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展开许多新近的医学成果。目前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医院落实好相关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医学检验质量可以顺利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川,范红,陈波,等.基层临床实验室检验资源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3(2):32-33.

[2]张国伟,苏琴,赵霞.对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7):2263-2264.

[3]刘冰,陈宇林,陈华根.基层医院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8-1530.

[4]刘健,李帧玉,曹琦,等.浅析基层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3):79.

[5]宋颖,王青,李泳,等.上海市2010年部分基层医院血液检验质量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10):840-843.

[6]刘艳,刘丹,黄泽智,等.高等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34-2935.

医学检验论文6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现行的“单学科叠加式”模式的影响,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轻技能培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本文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

1.1采用“多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将原有的“单学科叠加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多学科渗透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打破医学检验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界线,对各专业实验课程内容经过“精简一融合一重组”使各学科教学内容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基础实验、各课程综合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4个模块教学,加强各专业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1.2教学内容优化重组按照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为依据,以学生“三能”的培养和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和检验实践中标准化为主线,打破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界限,加强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将原有的7门主要检验课程优化组合成以下4个模块。

1.2.1第1模块(基础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涉及到的共性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专业基础教育和实验室管理基础内容为主。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让其了解医学检验专业,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第2模块(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医学检验专业的每门课程特点进行根据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实验,锻炼学生对本学科内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按照课程将医学检验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实验设计、操作,接着在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实训。然后轮换小组,完成各课程的综合性实验以及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实训。

1.2.3第3模块(跨学科综合实验)以临床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路径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提高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加强检验与临床结合的密切性,产生实用性人才。1.2.4第4模块(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的课题和临床实践,锻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3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1.3.1“PBL”教学法PBL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多种教学途径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其授课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M。

1.3.2立体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即在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互联网技术、图片、动画等向学生传授知识,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分析、提取、重组、综合有关因素,把重要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教师启发式地传授知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5]。

1.3.3强化式教学法强化式教学法即课程教学时边学习专业课程边到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实践,最后1年再到临床全面地强化式实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2.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目标

2.1构建“多学科渗透式”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2.2调整教学安排,建立更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

2.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多种便于接受知识的渠道。

2.4编写教材,打破课程界限、加强课程间融合。

2.5完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为医学检验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3.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实施

3.1第1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20xx年7月已开始准备,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改革的背景、前景进行分析讨论,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师资的培训;完成教材目录的建设;撰写相关教学文件;010年准备完成教材编写;教师做好改革的预试等。

3.2第2阶段教学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进行4个模块的教学实施;中期评价等。

3.3第3阶段总结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撰写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对培养的学生跟踪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

4.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改革的监测与评价

4.1加强曰常管理每学期定期检查改革进行的进度,可以

采取工作组汇报、听课、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等方式。

4.2改革实施过程的评价

4.2.1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革评价体系严格按照《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评估。

4.2.2中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

4.2.3终期评价主要评估改革完成的情况、分析改革的质量、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4.3改革实施结果的评价

4.3.1评价小组预备会小组人员学习相关评价文件,准确理解和把握评价指标。

4.3.2汇报会包括改革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等。

4.3.3随机听课随机参与教学,实地考察。

4.3.4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教学管理座谈。

4.3.5技能测试包括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等。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检验医学的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尽快培养一支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刻不容缓。目前,本校检验学院实行的是“院科合一”的管理模式,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全区检验医学技术人才需求,提出“多学科渗透式”实验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促进模拟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各专业实验课程间的融合、贯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医学检验论文7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提倡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从而有计划的控制我国人口,自计划生育实施以来,这项政策对我国人口问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检验工作作为保障育龄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1]。然而我国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某些常规的检验项目并未得到全面开展等,这就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我过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医学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医学检验工作现状

1.1检验手段落后:先进的医学检验技术是保证计划生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起步较晚,尤其是县乡的技术服务站,在科室设置、功能配置、技术管理、服务内容等方面未完全成熟。马茹君,丁宏等人指出,我国大多数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医学检验手段相对落后,检验项目不够健全,配套的检验设备也相对较少,缺乏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2],这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适应,也与现代化的医学检验技术不协调。1.2人员配备不当:大多数基层县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在人员编制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一个服务站只有3~5位编制人员,在专业医学检验员配备上尤其欠缺,大部分的医学检验人员还兼任其他技术服务工作,部分服务站的检验人员是临时聘请的。许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检验人员需要承担许多护士、医师的工作,工作量多、责任大,所需要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黄玲,毛宗福认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人员配备不当的现状,决定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流动性大等特点,也造成例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3]。此外,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对检验结果的判断也不够准确,从而无法准确、系统、完整的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种现状在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相当普遍,不仅威胁着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健康和身心健康,也给计划生育的临床服务造成一定困扰。1.3缺乏足够重视:计划生育作为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一项重要手段,需要为育龄群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及时的节育避孕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客观条件有限,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需要完成结扎、上环、引产、人工流产等任务,为了保证“四术”工作的完成,往往忽略了手术前后相关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4]。而计划生育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健康或者亚健康群体,使得部分医学检验人员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常常会凭感觉、靠经验做事。对于医学检验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也引发了某些后遗症、并发症,不仅不利于节育避孕工作的落实,而且对育龄群众配合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2对策与建议

2.1明确医学检验内容: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学检验内容,正确选择节育措施及术后康复指标。秦玉明建议,在进行宫内节育器的放取、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前,需要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在手术前做血常规检查,初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严重贫血、炎症等病症,若检验结果呈阳性,则需要结合受试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待其病情好转以后再进行手术[5]。在放置皮下埋植剂前,需要进行肝肾功能、宫颈刮片、血常规检查,排除严重贫血、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者。男性结扎前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者,需要先治疗后手术。在妊娠引产、钳刮术、男性结扎术中,还需要进行乙肝、肝肾功能、凝血、血型等项目的检查。2.2提高医学检验质量:贾贤杰,邓睿等人指出,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借鉴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切实提高县乡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质量[6]。一是将核对制度落实到底,在收集标本进行检验工作时,严格核对年龄、性别、姓名、项目、检验目的、化验单、项目等是否与标本相符。二是执行报告制度,一般在送检当天生成报告,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需要妥善保管;对于未达到要求的标本应重新采集;若检验结果可疑或与临床不符时需主动联系临床医师,必要时重新检查;对于检验项目以外出现的阳性结果需要主动报告。三是预防感染与清洁,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坚持每人一针一管,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检验室应定期消毒,保持整齐清洁,摆放好各种仪器,定期校对仪器、检查试剂,以保证灵敏度和质量。四是做好后续工作,检验结束后,妥善处理标本和污物,检验中所用的容器、器材等应及时清理,经清洗、杀菌、干燥后放回原处。2.3提高认识: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明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重要地位,破除传统思想,接受新观念。医学检验作为实施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手术者身心健康、预防后遗症及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节育避孕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相关文献提出,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应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国家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视,完善检验项目的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体现和谐计生、人文计生、科技计生的现代化计划生育理念[7]。

3讨论

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是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到底的一项技术保证,也是新时期下将生育稳定在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阵地,更是维护群众生殖健康权益的一项基本保障。加强医学检验工作的建设,是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迫切内容,各级人口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医学检验工作的认识,在人力、物理、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尤其是在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方面需更倾斜,为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改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服务能力不仅有利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开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的关键。面对检验人员参差不齐,整体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高的现状,应当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培训、进修、自学等方式,结合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8]。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质量需要明确医学检验内容、提高医学检验质量和提高对医学检验工作的认识,此外还需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检验技术、管理理念和检验方法,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为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健康服务。总之,我国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医学检验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对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视,才能更好的实施计划生育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钱芳 吕红蕾 王军 单位:新疆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所

医学检验论文8

1.存在的问题

从1991年以来分到我科的7名医髙专检验专业毕业生及带教的数十名医学检验实习生的总体情况看,存在的共同问题有:

(1)外语较差。不能读懂试剂盒上简单的英文说明书和自动化仪器上的英文标记及提示。

(2)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拿到一个新试剂盒后,不能独立按照说明书开展实验,不知从何下手。

(3)有些学科的“三基”不牢。临床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工作都能在短时期内掌握,基本上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就能独立上岗。临床微生物检验和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却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熟悉。

2.改进的建议及意见

2.1加强外语及电脑知识的学习根据学员外语基础较差和学时较短的特点,盲目地提高和降低要求都不可行。因此,建议在校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专业英语内容,可以选择几张试剂盒的英文说明书,让学生翻译以消除其畏惧心理,增强自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计算机知识和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学中仍从电脑史、DOS、WPS讲到DBASE、BASIC语言,则与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因此应加强实用电脑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改进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目前,检验专业的教学内容最需要改进的是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根据伯杰鉴定系统,按照科—属—种—株的体系,从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免疫学特性,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来进行鉴定。这样一来虽然很全面,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忽视了人体微生态学内容的教学。使得初到临床的学生,要么如临大敌,要么无从下手。面对当今临床医疗对微生物学检验所提出的“快、准、省"要求,教学内容与之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编写出一套专门适合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材,对每一种细菌的鉴定筛选出几项“快,准,省”的检测项目,引入“双歧”法及一些成熟的微生物鉴定系统才会有实效。例如: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根据国际公认的“API20E”“Minitke系统”等商品鉴定系统,事先确立检验项目,可以准确、快速、简便地获得鉴定结果。这有利于进行质量控制和在地区间、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在革兰阳性球菌鉴定中,按“双歧鉴定法”选择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出结果快的项目,有目的地进行。

生化检验的工作现在也有了较大变化c由于商品化试剂盒的大量出现和自动化仪器的引进,减省了原先自配试剂和校准标准品及繁杂的手工操作所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如何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分折全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和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已成为生化检验工作中检验员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2.3 改进实习时间的安排和带教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大量现代化仪器的引入,检验工作的重点和内容已发生较大变化,生化检验及临床检验的手工操作已大大减少,而免疫学检验作为一门越来越活跃的学科,大量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微生物学检验仍是一项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从学校的实习安排来看,将实习时间分为临检、生化、微免三大块,导致学生最需要花费时间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实习时间过少,影响实习效果。倘若将微、免分开后划为四大块安排实习会更合理。

对于带教老师,目前普遍存在着热情有余而要求不足和重实践轻理论的状况,这不仅与教师年轻化和缺少带教经验有关,而且也与院校对带教质量缺少信息反馈和监督检査有关。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卫校的经验来看,在实习过程中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加强出组考试环节,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放弃理论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比为了应付毕业考试的突击准备取得的效果好。

3.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思想已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树立培养创新精神。作为一个合格的检验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因为检验科的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是幕后的工作,不像临床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治愈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他要面对的是一堆试管栉烧杯,面对的是病人的血、尿、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就可能产生倦怠情绪,对工作粗心大意,就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在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只有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学习科技新知识,认真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创新,做好每一项检验工作。所以,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自学成才的能力,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实验课大多数都是老师先示教一遍,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没有注意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学校,少了老师这根拐棍,有些学生就不会"走”甚至不会“站”了。所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河题。

南京军医学院十几年来已为海军医学检验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仵多同志已走上了利主任的领导岗位。为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适应21世纪医学技术发展的人才,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摸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医学检验论文9

一、论文构成

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前言、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综述等部分构成。 论文装订顺序为: 1)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前言 5)正文 6)结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根据论文的需要) 9)致谢 10)综述

二、纸张及印刷装订规格

毕业论文一律用A4纸张电脑打印。左侧装订。

三、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上、下边距一律为2.54 cm,左边距和右边距一律为2.5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① 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1.5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 New Roman

4、页脚:从论文中文摘要开始到综述,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居中。

四、论文一般格式

1、封面

1.1 封面格式按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具体见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其中, 指导教师:导师姓名(职称)

1.2 题目: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1.3 文字基本在下划线中央位置,且六行线尾应对齐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要求语言精炼准确,中、英文摘要一般均为300-500字。

2.1 中文摘要:

另起一页书写,如在一页之内不能书写完毕,连续书写在次页。 ①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

②“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讨论。

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开头留2个字符。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2.2 英文摘要:另起一页书写。

①居中打印“ABSTRACT” (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再下空1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英文字符)。

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 ( Times New Roman 加粗,小四),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④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等要求,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对应,但是,字体为Time New Roman。

3、前言

前言主要阐明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般包括本研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等。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 ①居中打印“前言” (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

②“前言”二字下空一行打印前言内容(小四号宋体)。前言内容要求500-1000字左右。

4、正文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材料与方法开始,以讨论结束,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主体内容要求4000-4500字。

4.1 各部分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 ××××(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 ××××(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 ××××(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4.2 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采用五号楷体;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使用五号楷体。表格一览表采用“三线表”形式,插图需在文中相应处直接给出。

4.3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按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进行右上角上标标记。如:“某某对此作了研究证明[1]”。

5、结论

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论文结论要明确、精炼、完整、准确,突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应严格区分本人的研究成果与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①居中打印“结论” (三号黑体)二字,字间空一字符 ②“结论”二字下空一行打印结论内容(小四号宋体)。 ③要求100字左右。

6、参考文献

①居中打印“参考文献” (三号黑体)四字。

②“参考文献”四字下空一行打印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

③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序号与后面内容空1字符。

④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在“等”字或“et al”前加逗号。

⑤必须有15篇以上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两篇。所引用参考文献要求80%以上为近五年文献。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一)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序号] 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二)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意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序号] 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三)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篇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四)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五)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六)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七)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 (八)报告

[序号] 作者.题(篇)名[R].报告年、月、日. (九)电子文档

[序号] 作者.题(篇)名[E].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附录(根据论文的需要,也可以没有附录)

附录是指不适宜放在正文中但又直接反映工作成果的资料,如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实验数据及其它对正文的必要补充等,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或可在附录中列出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①居中打印“附录” (三号黑体)二字,字间空一字符。 ②“附录”二字下空一行打印附录内容(小四号宋体)

8、致谢

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提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帮助的同学、同事与集体,都应在论文的结尾部分书面致谢,其言辞应恳切、实事求是。 ①居中打印“致谢” (三号黑体)二字,字间空一字符。 ②“致谢”二字下空一行打印致谢内容(小四号宋体)。

9、综述

综述内容要求与所研究方向相关,字数为4000字及以上。 具体格式:

①居上左打印“综述” (三号黑体)二字。

②“综述”二字下空一行打印综述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③综述题目下一行为摘要内容。“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居左。其后为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④摘要内容下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居左。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 ⑤关键词后下空一行为综述内容(小四号宋体)。综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

主题部分主要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研究方法的分析,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是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正文撰写中,不必在文中明确打印“前言”、“主题”、“总结”等字样。

⑥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在总结部分的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参考文献”四字(小四号黑体)。“参考文献”四字下打印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具体格式同上。

参考文献要求有15篇以上。具体要求见“6、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论文10

血液检验作为患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如果检验出现了误差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又称为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技术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2]。本次选取我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采取血液标本后进行检测,现将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xx年1月-20xx年12月的200例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血液指标进行监测。男性为111例,女性为89例,年龄为15-80岁。

1.2仪器和试剂:SysmexXS-1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1.3方法熟练采取静脉全血2ml置于EDTA-K2抗凝的血常规真空管中,立即轻轻混匀静置。将200份血液标本放在22℃的室温下分为两组,每组100份,分别在22℃和6℃条件下,放置4h和8h的后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

1.4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检测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室温(22℃)条件下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检测结果比较在室温条件下,随着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改变程度逐渐加大,且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随之下降。放置4h时,为红细胞(4.41±0.55)×1012/L、白细胞为(6.30±1.23)×109/L、血红蛋白为(119.48±17.64)g/L、血小板为(206.1±21.1)×109/L;放置8h时,红细胞为(4.56±0.48)×1012/L、白细胞为(6.55±1.49)×109/L、血红蛋白为(117.39±17.96)g/L、血小板为(182.1±25.5)×109/L,(P<0.05)。

2.2低温环境下(6℃)静置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比较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标本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放置4h时,为红细胞(3.55±0.43)×1012/L、白细胞为(14.44±3.20)×109/L、血红蛋白为(151.9±40.5)g/L、血小板为(176.61±31.11)×109/L;放置8h时,为红细胞(2.95±0.55)×1012/L、白细胞为(18.58±3.47)×109/L、血红蛋白为(190.5±31.5)g/L、血小板为(128.9±33.55)×109/L,(P<0.05)。

3.讨论

3.1在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的检验中,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是数据结果准确保证的基础,所以在临床血液样本采集过中,需要采取一些质量控制措施[3]。

3.2采血人员在使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前,需要对采血管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因为使用了不合格的产品而影响检验结果;采血人员需要对检查指标的生理变化完全掌握,在最合适的时间内采血,避免时间不当而影响结果[4]。

3.3检测的环境温度对于检验的数据结果影响比较大,血液分析仪计数的最适温度为18℃~22℃,保持稳定,才能有效保证结果的可靠和准确性。温度过高、过低均对结果有影响。

3.4加强宣传教育与指导:在抽血前检验人员要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教育,告知抽血的注意事项,加强血液检测知识的宣传,并要求体检者不进行剧烈运动,停止服用会影响血液检查结果的药物,并一一核对服务对象的身份信息[5]尽量避免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检验误差。

3.5提高采血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科室需要严格规范采血和检验的过程,牢记各类检验所需的采血量,并能够熟练指导服务对象采用正确的体位采血。检验人员需要避免在已经输血、输液的部位再次抽血,需要选择对侧肢体,止血带要根据患者情况对松紧进行调节,避免长时间对血管进行压迫,采集到真空管内的血液应轻轻摇匀,避免剧烈晃动而发生凝血[6]。采血人员应该多熟练抽血技术,快慢适宜,防治发生溶血。尽量避免因检验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的血液检验误差。

3.6每日开机后,应先做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室内质量控制是质控的主要环节,它能够保证仪器测定值的稳定性;室间质评可以解决准确性和参加室间结果协调一致的问题,这是保证成批测定标本不会产生明显误差的重要部分。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想取得准确的数据,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进行严密控制和监测,尤其应大力提高对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判断、表达及计算能力,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才能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医学检验论文11

论文摘要:情境教学标志着教师教学意识的新觉醒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情境创设的主要方式有创设语言情境、问题情境、探索情境和模拟情境几种。

论文关键词:检验医学课堂;情境教学;情境创设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将改变以往长期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基础性、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去情境的教育模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主要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将教学情境与学生将来所要从事工作的情境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性学习能力。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课程(下称“微检”)是检验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目标除了使学生获取有关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外,更注重学生对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的获得。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一、情境教学:教师教学意识的新觉醒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开展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处于一定教学情境中的学生,总是努力地为自己创造最有力的情境认同,并采取最符合当时情境的行为方式,从总体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定的“知识建构”。

基于此,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利用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对话,发展学生对于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体验中发现自我,在基于自我意识、态度、兴趣、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在感受现实生活意义的同时建构新的意义世界。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外在的活动,而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反观我们现有的教学,多是一种“去情境”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促使学生产生激动、惊奇、困惑的情境;学生被禁锢在教材这一狭小的天地里,其经验世界日趋萎缩,从而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则可使学生的学习经历类似专家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关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情境创设:机械学习向意义学习转型

在“微检”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语言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情境化”。首先,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其次,注意教学语言所蕴涵的情感,讲究语音、语调和语速,力求抑扬顿挫、张驰得当、快慢适宜、富于美感。如舒缓柔情的语气,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高亢激昂的语调,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憾。第三,寓讲解于幽默之中。对学生较难理解的教学难点,恰当的类比常常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笑声中理解和掌握。

[案例1]关于细菌的大小形态:一千个球菌彼此肩并肩排列才有头发丝那么粗;导致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支原体培养后的菌落如“油煎蛋”状;引起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后的菌落如“花菜心”状;常引起咽喉部化脓性细菌感染的链球菌培养后的细菌菌落如“露珠”状。

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同学们理解了书本上那些枯燥、抽象的描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认为,多数学习应当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在与问题的对话中建构知识。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即教师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通过言语或其他形式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发现问题情境,即教师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问题,而是通过运用教学策略和手段在教学中创设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才能解决的、而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感知、体验有关现象、事例、事实或其他学习材料,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此类学习强调学生的“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一种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的智力探险活动”,这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高级阶段。

[案例2]对细菌的分离培养,平板分区划线法的学习是关键。不少同学经实验发现:自己的划线结果为什么没有出现分区,或根本没有细菌生长,甚至有其他杂菌的污染?通过认真查找原因,再次实验时便会改进,反复实践后基本上都能划出满意的四区平板。在掌握了细菌接种及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问:一份疑似细菌性痢疾病人的粪便标本,你通过哪些实验和方法来肯定或否定它? 通过学生间的争执、讨论以及师生间的“多向交流”,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真正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3.创设探究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尽管“微检”实验课的内容较多,却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教学实践证明,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临床需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围绕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并依靠已有的知识对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假设,然后依据假设,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不轻易给实验课题下结论。若鉴定的细菌与教师给定的(因是模拟临床标本)不相符,或未能培养出相关细菌,或出现污染等,学生便会积极地去寻找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是否还有比此检验方式更简便快捷的手段。通过如此多次反复的试验,学生不仅学会了细菌检验的基本方法,更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合作创新性学习的能力。

[案例3]脓汁、粪便等标本的鉴定,以往都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操作程序,学生按部就班进行。现在我们采取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实验假设,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培养基,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根据报告单上的提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鉴定出的病原菌的种类。我们鼓励学生针对实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找出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实验失败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

4.创设模拟情境

由于教学实验室实验单一,而临床细菌室是为病人作细菌检查的,其对象是各种临床标本,它们是由医务人员使用某种技术和方法从病人身体上采集到的如血、尿、痰、粪便等标本。临床标本来自患病的人体,因而带有不可预见的传染性病原菌,而且,从临床标本中检出的细菌,其生物学性状不典型,不易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临床标本,这些因素使临床标本用于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局限性。而采用模拟临床标本进行教学,加入要检验的目的菌和干扰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标本因为有干扰菌的存在,提高了检出目的菌的难度;同时,采用模拟临床标本不仅解决了实验材料的来源问题,而且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解决实验所用标本的种类及细菌类别。

通过在课堂上接触大量逼真的模拟标本,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对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了然在胸,获得了极大自信,为他们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4]模拟临床标本是人工制作的、与常见的临床标本(血、尿、便、脓汁等)物理性状相似的“标本”。如脓液标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就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加蛋清混合制成脓汁标本;痰液标本的结核杆菌检验,就用卡介苗混合蛋清制成痰标本;要求学生用模拟标本按医院临床细菌检验程序做出完整的微检报告,使学生体会医院细菌检验程序。

总之,变换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把情境中的问题融合到社会的真实情况中,易于学生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15.

[2]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81.

[3]肖川.教育的视界[M].长沙:岳麓书社,2003.

[4]JohnD.Bransford.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

医学检验论文12

1、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知识内容较多,难度大,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分折化学和医学检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即在讲解分析化学知识的同时注意穿插其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例如:在讲配位滴定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临床检验血清钙含量测定方法,即在碱性条件下以EDTA作滴定液,用钙指示剂来指示终点的方法和操作流程;在讲毛细管电泳法这部分内容时,可与临床血清蛋白质电泳分析相结合进行知识拓展,介绍临床利用血清蛋白电泳区带出现特征性改变从而诊断疾病,以及对肾病、肝硬化等疾病的重要临床价值,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创新、不畏困难的科学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在教学内容上本着“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其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发展性。针对检验专业的特点以及检验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结合科学发展前沿,对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做部分的删减、补充。化学分析部分删除了有关公式的推导过程,弱化四大滴定分析滴定过程的详细讨论,重点在于结果、计算及其应用。加强了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明确,只有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认真正确地进行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分析数据和准确的分析结果。仪器分析部分将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因这些知识在医院检验科的应用比较普及,其它内容由学生自学。并且从学生实习情况和就业形势看,经典化学分析为主,仪器分析为辅助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学中要加大仪器分析的力度。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学生一般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是很浓,如果教学中采取从一个理论到另一个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化学相关知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节职业学校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其中仪器分析内容主要讲解仪器的原理、结构和使用,且很多仪器价格比较昂贵。学生在没有见过仪器的情况下学习,会感觉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仪器的原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即在课堂上,教师将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通过拍摄、查找仪器图片,收集实验视频及相关模拟操作软件,使复杂的仪器、实验过程变得简单易懂,有助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与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高效液相色谱仪时,仪器的结构包括真空泵、色谱柱、检测器、色谱图等主要部件,教师可在课前将这些主要部件拍摄下来,在课堂上分别展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并分别讲解各个部件,再照取整个仪器,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讲解,有了仪器的整体性,再讲解仪器的应用。因此采取给仪器实物照相和利用多媒体讲解相结合的办法,根据课本上仪器的内容模块分别给仪器的不同部件照相,结合理论知识实图讲解。学生通过观看仪器外观来学习其结构和功能,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

在传统分析化学教学中,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来评价总评成绩,且考试内容上侧重于理论知识,疏于综合能力。为此,我校化学教研室对分析化学的考核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在考核中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比例,加大实验考核的比例,在期末考试内容中加入实验操作的内容,转变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这样就可以较全面地考核和评价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考核改革发现,考核中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能客观衡量各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情况,有利于教师分别侧重加大对各类学生的学习指导与实验操作辅导。

5、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目前我校检验专业的分析化学教师多毕业于综合性或师范大学的化学专业,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将分析化学教学贯穿到医学知识体系中去,这就影响了他们讲授分析化学时联系医学和临床检验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能体现专业特点,长此以往会减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善目前状况,我校要求化学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听取一些医学检验专业课,如免疫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生物化学等,掌握一些与医学检验相关的知识,以实现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同时,为了提高分析化学教师的自身医学知识修养和教学水平,教师要多读一些与分析化学有关的医学基础书籍,加强与医学检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分析化学教学服务于医学检验专业。总之,分析化学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职业学校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合理运用各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做贡献。

医学检验论文13

1.新生儿HIE基本诊疗方式

国内外的专家对HIE的治疗方式已经有基本的统一认识,概括为“三维持”、“三对症”。三维持主要是指:维持患者的良好通气、换气功能,使患者在血气与pH值正常。加强患者在呼吸道通畅方面的措施,为患者加强辅助呼吸等;维持患者正常的循环系统,使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能够正常跳动;维持患者体内血糖的正常范围,保证患者的热量供给,维持患者体内的环境平衡。三对症主要指的是:抗惊厥治疗,治疗之前首先应该应排患者是否为代谢紊乱的惊厥。若排除之后则用抗惊厥药物。给足剂量,选择正确的抗晕厥药物。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降颅压,使用适当剂量的甘露醇增加血容量使得患者颅内含水量增加;消除脑干症状,脑干损害症状是HIE的治疗难点[3]。

在新生儿的HIE复苏方式方面,进行空气复苏与纯氧气复苏临床效果并不太大区别,临床分析在进行空气复苏时有必要用纯氧气备用,以便在空气复苏效果不理想的时候对患者进行纯氧复苏。在使用的药物方面,纳洛酮主要用于母亲分娩之前麻醉剂导致的互相困难。但是在国内的研究中纳洛酮可导致新生儿的脑部血流与氧气增加,脑干的血流减少所以纳洛酮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是非常不利的[4]。

2.HIE新的治疗方法

2.1亚低温治疗方法

亚低温治疗主要是降低患者头部温度、全身温度与头部联合轻度全身降温,在临时试验中最理想的方式是头部与全身轻度降温,尤对出生6小时内的HIE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方式对HIE患者的脑部发育有保护作用,在HIE治疗中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智力损伤和死亡率、亚低温治疗措施是在患者脑部神经性损害之前产生治疗作用,对患者的神经保护在48小时以上。亚低温治疗方式主要维持在31-33℃[5],对最佳的亚低温控制国内外专家学者尚未有统一认识。

2.2高压氧疗

目前国内在HIE治疗方面偏向于高压氧疗,提高HIE患者的生存率和智力。高压氧疗是在封闭式的环境用大气压的压力容器加压使患者进行吸氧,提高患者的血液氧分子,纠正患者的缺氧状况[6]。纠正患者酸中毒现象,而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颅压,降低患者脑水肿的几率,调节患者脑部神经细胞的代谢和控制神经细胞死亡的发生。高压氧能够增加患者脑部的氧扩散,高压氧疗对于HIE在临床上的损害性效果很明显,虽然能够有效减少死亡,加强患者的智力保护,但是此方式在国外并不提倡。高压氧疗对于早产生的危险很大,高压氧的氧毒性使得高压氧在长期使用中容易产生对脑部血管不利的影响,容易产生并发症,其安全保护措施少,研究资料不足,需要加强对HIE的临床研究[7]。

2.3神经性药物治疗

在HIE的治疗中用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体内神经性的毒副作用,减少对脑细胞的神经性损害,在早期与HIE的治疗中能明显降低智力损害,保护患者的大脑发育。细胞代谢激活剂和促红细胞生成剂能够加强患者脑部的新陈代谢,加强脑部供氧。但是临床资料尚不充分。其中的促红细胞生成剂是在临床上对于HIE患者脑部发育最有影响的药物,保护患者脑部神经发育,但是其药物吸收率仍然有争议存在[8]。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中,保护患者大脑智力,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患者神经系统后遗症是重要方面。现在在国内外研究中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绝大部分措施都带有可确定性与研究资料的不足。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与其对HIE的临床研究深入,新生儿HIE脑部的治疗将会有根本性的进展[9-10]。在对HIE的治疗中保护神经系统加强保护措施,加强治疗时间观念加强药物吸收效果并且加强疗效与时效,降低医药费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医学研究原则,在临床的数据面前,亚低温是最有可能获得普及的疗法。但是在面对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HIE,任何一种单一型疗法都是不能胜任的。亚低温疗法与其他治疗措施联合也是今后医学的趋势之一。

医学检验论文14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专业的认知既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2]。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3]。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医学类专业针对于大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以临床与护理专业最多,医学检验专业相对较少,而对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认知调查则是少之又少。而医学检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要求检验生应具有检验相应学科知识,还是检验生对检验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和认识,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高水平检验人才队伍的培养。了解新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有助于检验教育者发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稳定检验技术队伍,促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xx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2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方式对每一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31人,女85人。由调查员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

1.2调查内容及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大于0.7,内容效度指数为0.856。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用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无法确定(一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非常符合(非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4]。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90.800±10.209)分,专业认同度一般。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认同(50~<100分)占83.6%,其中专业认同处于高度认同(100~<125分)占16.4%,无不认同学生。

2.2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年龄17~21岁,以女生居多,为85人(73.3%),男生31人(26.7%),女生专业认同大于男生专业认同;学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户口在农村64人(55.2%)略高于户口在城镇的52人(44.8%),家庭月收入低于20xx元的家庭占54.3%,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可能较大,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录取方式方面,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较多78人(67.2%),其次为第二志愿录取学生(12.9%),且专业认同得分第一志愿[(91.560±9.685)分]大于第二志愿[(89.930±13.079)分],大于第三志愿[(89.250±9.574)分]大于其他方式[(88.880±12.722)分];在校担任班干部人数占40.5%,普通同学占59.5%,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38.8%,其次是好找工作占25.8%,仅有19.0%是因自己喜欢而就读。

2.3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自己喜欢高于父母意见、好找工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专业认同一般,高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比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男生专业认同总分低于女生,与李志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一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对专业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工作等这一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女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农村户口的学生仍然较多,占55.2%,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家庭月收入低于20xx元的家庭占54.3%,说明20xx级新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依然较大。而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可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更珍惜入学机会,均比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生活比其他学生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比其他家庭收入组的学生高。新生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自己喜欢大于父母意见大于好找工作大于其他原因。虽然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仅占19.0%,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方面却均高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19.0%)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内心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还有64.6%的学生是因父母意见或好找工作而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人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而选择专业,导致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目选择而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3.2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新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处于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的特殊阶段,其专业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4年的大学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新生开展的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总结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对策,有助于教育管理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日常管理和优质服务。

3.2.1积极开展专业认知的实践教育活动,拓宽专业认知途径

专业认知教育已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专业认知实践教育活动,聘请专业认知教育讲师或具备资深学术造诣的教授、专家、学科主任、学院院长等,对专业进行权威解读,对就业进行全面分析,使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认识,逐渐明确检验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优秀的学生、毕业生现场宣讲和经验交流,激发新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提高专业认知度。

3.2.2辅导员和课程教师双管齐下,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专业认知和人生职业规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10]。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座谈调查,深入了解每位大学新生填报志愿的原因、学习专业的目的、对自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结合新生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和职业规划,减少新生的专业困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课程教师切实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客观评价检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所授课程多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专业学习内容、方法、学科体系与价值观念,系统引导新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情感,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辅导员与课程教师携手齐抓共管,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认知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共同探讨与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鉴于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需树立专业认知能力的动态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切实培育高校新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的动力与适应性,进而保障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xx.

[2]罗萍,孙玉梅,张进瑜,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xx,5(3):35-37.

[3]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高教研究,20xx,37(1):9-12.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xx.

[5]马杰,彭海平,史志春,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期职业学院学报,20xx(2):12-13.

[6]康晓琳,王艳茹,李晓静,等.内蒙地区四所高校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xx,20(7B):22-24.

[7]李志红.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1(10):875.

[8]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xx.

[9]黄分霞.高校新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1(17):170-172.

[10]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18(6):94-98.

医学检验论文15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质量控制,促使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准确、有效的检验报告。方法:按照我国规定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从而对临床医学中检验的各种信息和设备仪器以及试剂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此保障重要环节的整体质量。结果: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实施质量控制,以此促进检验各类报告的准确性。结论:对临床医学中重要环节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可以保障医疗的质量和医疗的安全,同时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从而提高,临床医学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探讨

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不仅仅可以保障检验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还能够保证医疗的安全。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和保障医疗检验报告的精确性,通过检验报告相关数据的提供,促使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准确的治疗。

1加强对实验前的基本信息管理和控制

(1)对一方面首先就需要对需要检验的标本中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同时对所有需要进行检验的标本在送至检验的部门时还需要确认和补充其中患者的基本资料、检测项目、进行采集的时间以及医嘱等方面的信息。最后在进行检验时,检验的科室还需要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核实,促使检验信息的真实无误。并且将最终检验的结果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储存。

(2)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管理,主要是对患者和检验人员进行管理,对检验人员主要是在工作中嚴格负责,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对患者进行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各项检验准确要求进行传达,根据检验的标准,从而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如在检验中有的检查是需要患者空腹条件下进行。

2加强对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

2.1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现代,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将这些科技成果运用到检验当中,因此在检验中,相关的实验设备种类也有很多,针对不同检验的项目会有不同的设备进行检验。其中如果不对这些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对患者的诊疗。对实验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依靠对设备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对设备的功能、工作的状态等内容进行校验,从而保障实验设备的质量。

2.2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

对实验试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检测的试剂进行管理。由于现代患者的增多,就促使了需要检验的试剂也在增多,对这些大数据运用现代的计算机对此管理可以有效保障试剂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试剂存量进行检查,提升整体检验工作的效率水平。除此之外对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还可以通过针对不同的仪器选择相适应的试剂进行使用。

3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控制

通过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对检验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主要是在这项建立的制度中将工作的制度、各个岗位的职责、检验质量的标准、实验检测的操作考核和检验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以及检验科室的安全管理等等。通过这一统一制度的建立促使各个部门和各检测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和赏罚标准,促进检验工作的有效展开。其中还需要加强对检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对现代医学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运用进行学习和掌握,从而推动检验工作的发展。

4加强对检验报告的管理

(1)在临床医学中,根据不同的科室的划分,检验的报告也呈现出丰富的特点,具体体现为检测的报告多,并且复杂性高。与此同时不同患者检验的时间不同,因此不对此进行有效管理,很容易就会出现报告的丢失的状况,进而影响患者的有效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将现代计算机运用到其中,将检测的结果输送到服务器当中,患者的主治医生就可以通过系统的登录对检测结果进行访问。除此之外根据计算机系统对患者检测结果的统计,还可以根据一定的治疗周期对各个时期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对不清楚的检验项目通过计算机对此进行查询,可以对其中的参考值进行明确,同时患者在家中也可以通过加算计与医生或者是检验网站对检验信息进行查询。在现代还有这些情况的出现,促使检验结果发生改变。如患者经常服用的一些药物,促使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结果发生影响,就可以通过联网将患者的病历记录和患者的服药状况进行记录。促使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判断。

5检验的自动化管理

检验的自动化管理还是仰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计算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己经越来越广泛。现代医院对此也在加快建设,主要是在检验标本的采集、分析、质量控制、报告传输、结果查询等阶段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其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整个检验工作的效率水平,还提高了检验的质量。同时对临床检验拓宽了范围,促使最后的检验结果更加的科学和有效。为临床诊断治疗更加及时、准确的提供信息。促使更加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6结语

本文是基于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的研究,由于对重要环节的检验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保障检验的最终结果,还能够促进对患者的准确治疗。对本文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五个方面:加强对实验前的基本信息管理和控制、加强对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的质量控制、检验过程中的制度管理控制、加强对检验报告的管理、检验的自动化管理以此加强临床医学中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