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詹天佑的简介

詹天佑的简介

执手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詹天佑,生于1861年3月17日,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  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事业,一度主持京张、川汉、粤汉等铁路的设计和施工。他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詹天佑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大义凛然,勇敢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高尚民族气节。  詹天佑小时候就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把家里的自鸣钟偷偷拆开,摆弄和琢磨里面的构件。1872年,11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由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不久,他辞别父母,怀着对西方“技艺”的憧憬,赴美留学。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坚定地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6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1881年,他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之后,他谢绝了美国老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了贫弱的祖国。  回国后,詹天佑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把学到的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他竟被阴错阳差地派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船驾驶。1882年11月,詹天佑被派往旗舰“扬武号”任驾驶官,参加了中法战争。战斗期间,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指挥“扬武号”左突右冲,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以尾炮击中法军旗舰“伏尔他号”,使法军司令孤拔险些毙命。同时,他在紧要关头从水中救起多人。  后来,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从此献身中国铁路事业。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严峻考验。当时的滦河铁路桥方案经英、日、德三国工程师先后设计,均告失败。詹天佑认真总结了三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之后,亲临一线与工人们一起进行实地调查,精密测量。经过仔细比较,他最后确定了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完成了桥墩的施工。詹天佑的建桥方案果然成功了。  滦河大桥初战告捷,但他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关键时刻,詹天佑勇敢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举世皆惊,一些人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着测量人员,背着各种仪器,日夜在崎岖的山岭上奔波。一天傍晚,狂风卷着沙石,刮得人睁不开眼。测量人员着急回去,填个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问:“准确吗?”测量队员说:“差不多。”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说着,他冒着风沙,背上仪器重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青了。  不久,铁路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因为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崇山峻岭,需要开凿4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1000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比对各种方案,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体南北两端同时对凿,然后在山的中段开一口井,在井中分别向南北两端对凿。  这样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凿洞时,大量石块都要人工挖,涌出的泉水也要人工挑出。詹天佑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挖石,同挑水。他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当铁路修到青龙桥附近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由于山体陡峭,铁路必须经过一个极陡的坡。当时的铁路机车马力小,要牵引火车爬上这样的陡坡简直不可想象。为了保证火车顺利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从而有效降低了坡度,保证了列车安全上坡。1909年9月25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该工程原计划6年完成,实际只用了4年,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1/5。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主持修建了粤汉等重要铁路,为建设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