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家庭教育文章:给‘厌学’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家庭教育文章:给‘厌学’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或许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家庭教育文章:给‘厌学’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家庭教育文章:给‘厌学’孩子家长的一封信山东省临沂第十六中学 任丽臻原创(编号20120414)尊敬的各位网友、各位家长您们好!我是任丽臻(QQ:405105622),近几个月因为一直很忙,没及时给各位回复,还请见谅。今天我把‘关于孩子厌学’的咨询问题,结合我的观察、理解并结合我对儿子的教育实践,在这里给各位回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谢谢!我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因为写作文问题钻入了‘牛角尖’,突然的不知道如何去写作文了,导致半个学期不交作文本,不写读书笔记,甚至开始恐惧和讨厌语文课,他的老师只知道孩子不完成作业就不是好学生,一味的去批评孩子和指责家长没有很好的管理孩子,而没有去分析孩子为什么突然对语文不感兴趣了。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写出600字左右的游记,平时读书是班级中最多的一个,这突然的反常让我陷入了思考,我不断分析问题、寻找原因,终于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把孩子从这个迷雾中引出来,孩子现在写的作文和诗歌已经很好了,每次的作业也变成了优秀。下面是我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几点做法,供各位老师和家长参考:一、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作文的关键期“万事开头难”。当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个时候就被称为‘爬坡期’,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向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过渡期。如果在这一年里孩子出现的问题都能够很科学、正确地解决,就能为以后的学业和人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开始对写作有严格的要求了,从一年级、二年级的‘随便写’,到三年级要求写作文讲究结构和修辞,孩子的思维突然被众多的‘要求’所困惑,不知所措。加上有些老师过高的要求和引导不具体,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就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埋怨。(范文网 www.ixbw.com)孩子在困惑没有解开又遭遇这样挫折后会认为自己笨,同时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是很困窘的,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细心的引导,并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思考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困惑,如何通过思考解问题。开始的时候需要慢慢地引导,不要急于求成,很多孩子就是在低年级出现了学习的困惑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安慰和正确引导,从而开始厌学。在我接触到的中学生厌学案例中,有大多数都是在小学低年级时就开始埋下了厌学的种子,而不是上了初中以后才习得的,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二、家长要耐心和细心的呵护孩子脆弱的心灵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年龄才八、九岁,还属于探索未知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分析并和孩子一起探讨以提高他们的认知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去批评、指责和谩骂。这个年龄的孩子探究学习的心理是很脆弱的,所以应该得到很好的呵护。孩子在出现了错误后,内心迷惑、怀疑、恐惧和无助,迷惑为什么会这样,怀疑是不是自己愚痴,恐惧会不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或者打骂,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就决定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如果接受的信息是积极的关心和帮助,孩子的内心就是安全的,就能不断战胜恐慌,内心慢慢地变得强大,从而成为优秀的学生,发展为优秀的人才;如果孩子接受的信息是消极的批评、指责和打骂,孩子则会缩手缩脚,不敢再去探索研究,思维受到限制后孩子只会等待正确的信息,不去思考探究,不去做事,从而渐渐地变得厌学、懒惰,导致学业无成。只有孩子从心理上得到了安慰,确定自己在困惑的时候是安全的,才能够正确认识到只是自己还没有找到或者学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已,而不是自己笨,更不是不愿意学习的孩子,才不会恐惧探究学习,才不会留下厌学的种子。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细心的观察和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三、正确的对待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是未知的,孩子们都需要去探究、去尝试来习得工作、学习、生活的经验,所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告诉孩子人类是在‘犯错误’中改变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是在‘犯错误’中发展起来的。爸爸妈妈也是在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的过程中长大的,告诉孩子不要怕‘犯错误’,因为未知才‘犯错误’,只要知错就改就会不断进步。同时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孩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良好的,就不怕他出现错误。爱迪生在屡次的错误中发明了电灯电话,达尔文在屡次的错误中诞生了人类进化论……所以,孩子出了错误只要老师和家长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耿耿于怀,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才能感觉学习是快乐的,也就不会埋下厌学的种子。因此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我常对家长们说,家庭教育无大事,事事都是很重要,鸡毛蒜皮不起眼,件件都能出问题。不知道我说的这些对各位是否有一点帮助?今天就写到这里,欢迎各位家长多指导,也欢迎您能把更多的困惑说出来,我们一起分担,一起成长!谢谢!家庭教育任丽臻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晚2012年4月14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