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益在经济收益影响下的演进与发展论文
会计收益在经济收益影响下的演进与发展论文
[摘要] 会计收益是从经济收益概念分离出来,并在不断的环境变化中,为适应会计学科的需要逐渐发展而成。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暴露其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概念与区别,经济环境因素对会计收益观演进的影响,认为会计收益概念的发展既要体现收益的经济实质,又要保留会计学科的特点。
[关键词] 会计收益经济收益演进发展
收益是企业的重心,以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实现原则和稳健性原则为基础的传统会计收益确认与计量方法,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暴露了不少问题,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其中,会计收益概念与经济收益概念的分歧与磨合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
会计学家认为:“收益是主体在一个期间内由于交易而实现的收入与相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会计收益符合以下基本标准:第一,基于实际发生的交易,企业一些资源或状况已发生变化而没有确切的交易与之相对应的,就不予以反映;第二,依据会计分期假设,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既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或财务业绩;第三,应考虑“收入实现”,任何收入都必须是已实现的结果;第四,按历史成本来计量费用;第五,收益是收入和费用正确配比的结果。
经济学家对企业收益所持的观点称为经济收益概念。亚当·斯密是将收益视为“财富的增加”。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继承了这个观点,并且进一步区分了资本和收益。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提出了收益的三种不同形态:(1)精神收益,指人类愿望的满足;(2)实际收益,指财富的增加;(3)货币收益,指增加资产的货币价值。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对经济收益所下的定义是“计算收益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不使他们自己变为贫穷的情况下,所可以消费的金额。由此可以对个人收益下这样一个定义:在期末和期初拥有相同财富的情况下,本期内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以这个最基本的收益定义来解释企业收益则为:在期末期初企业资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本期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这个定义把经济收益与资本保持或维护观念密切联系起来。
由于会计学家与经济学家对收益内涵的理解不同,导致收益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两者依据不同的资本保持观点,在收益确认的时点、方法产生差别,导致计量的可靠程度也不同。
二、会计收益观演进的环境分析
会计收益观的演进,是人们对会计学科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也是会计理论随环境变化而不断适应发展的过程。会计收益概念在变化的环境中,为满足会计目标,追求可靠性、可计量性等要求,朝着与经济收益概念不同的方向发展,而经济收益概念由于超然于实务之外,没有必要考虑客观性、稳健性等原则,始终得以保持其真实面貌。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产生差异的原因也在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设想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下的收益确定的模式,逐步引入各种影响因素,来分析会计收益观的演进。
1.原始财产观
我们假设存在这样一个静态、完全封闭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物价是绝对稳定的,任何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物价变动现象也不存在;任何交易完成之后,风险与报酬也就完全转移了;企业也不需要处理各种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此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任何的不确定性,即主观估计和判断与实际发生的一致。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收入—费用=收益”等式所形成的最终收益额,能基本真实地反映企业过去一个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净业绩,而且与通过两期净资产对比的方式(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收益)确定的收益额基本相同,反映会计主体在过去某一期间内“财富的净增长”。
上述完全封闭的静态环境,在现实的人类经济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早期的收益观——原始财产观与此相似,和经济收益观是一致的。复式簿记出现以来,商业活动以个体或合伙经营为主,业主通常直接参与公司业务。没有精确计算收益的必要,不存在持续经营或会计分期概念;收益确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采用“资产-负债法”,即通过盘存、比较经营结束时与开始时的财产物资数量、价值增减变动来计算,即“收益=期末财产-期初财产”。
2.本期收益观
股份公司的出现使精确计算当期收益已成为必要,由于币值、物价较稳定,交易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影响不突出,产生了本期收益观,即净收益中只包括本期正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损益,它既要求严格区分本期和非本期的关系,又要严格区分正常经营活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在本期收益观下,一方面,收益确认的计量模式为历史成本/名义货币,收益确定采用“收入-费用观”,遵循权责发生制下的实现原则和交易观基础;另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逻辑关系得到充分体现,在这里,收入、费用可看作是资产、负债的某些变动。在排除资本性交易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后,利润表应能反映期初与期末净资产变动的全部原因,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保持了较好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