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温州导游词最新范文

温州导游词最新范文

幻想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温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雁荡山、楠溪江等。温州文化属瓯越文化,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温州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温州导游词1

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永嘉县境内,距温州市区23公里,与北雁荡山风景区毗邻,为华东地区新兴的以溪流景观为主体,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文明遗迹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叠叠云岚烟树榭,弯弯流水夕阳中。三百里楠溪江,清、弯、秀、美。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纯净柔和、绝无污染。经检定,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呈中性,PH值为7,符合国家一级水标准,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 。

溪流清荣峻茂,秀丽多姿,随江倒影,水清见底,游鱼碎石,历历在目。如日间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俯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如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逸致;如歇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昼如昏,朦胧幽静,促膝谈心,诗意盎然,此乐何极。 上游溪幽林茂,飞瀑成群;中游水清见底,卵石斑驳,两岸滩林如黛;下游江水逶迤,舟楫如梭,全区共有625平方公里,划分为七大景区,计有800多个景点。楠溪江竹筏飘流,惊险刺激,令人心旷神怡。

楠溪江的人文景观相当丰富,宋明清的古塔。古桥、古牌坊,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布局和五行阴阳风水构想而建的芙蓉村、苍城村,更让您领略到原古的风貌。 楠溪江,气候宜人,冬暖夏凉。盛产弥猴桃,荆州板粟,碧莲香柚,岩头西瓜、湾里葡萄,澄田杨梅,沙岗粉干,乌牛早茶等著名土特产,并有黄杨木雕,竹丝盆景、竹丝画帘等特色工艺品。自1988年以来,楠溪江风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其古朴的民居、奇异的山水,银帘、岩峰,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温州导游词2

各位团友:

大家好!岛与江的情怀,你与我的美景。非常欢迎大家能够来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心屿观光游览,我是来自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0802班的学生,我叫徐健伟,大家可以叫我小徐或者徐导,希望美丽的江心屿能够为大家留下一段非常深刻的印象。俗话说:江心有地如长虹,古今卧在沧波中。美丽的江心屿同厦门的鼓浪屿、长沙的橘子洲头、镇江的焦山岛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孤屿”。

江心屿陆地总面积约有7万多平方米,地形呈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250米,南北宽约200——450米。我们站在江滨外滩眺望江心屿,它就像一座天然盆景横卧在瓯江之中,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誉为瓯江蓬莱。其实它不仅仅是温州城市的象征,更是温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在很久以前江心屿是由两座小岛所组成,东西对峙,中间有一条河流叫做中川河,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在舟山受戒的青了禅师奉宋高宗赵构的旨意来到岛上传经诵法,为了方便两座岛屿的来往青了禅师率众弟子将这条河流填平,两岛合而为一,就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江心屿。江心屿景色非常的优美,它的景色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江中有岛,岛中有湖,湖中有园,园中有山。它的美主要包括园林美、文化美、宗教美、自然美等。

很多人在没有来到江心屿之前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很多岛屿都很美,但是江心屿凭借着什么使它那么有名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它是以诗词闻名天下。各位请看以下我身后的这块岩石,上面刻着“孤屿”两,这是清朝时期温州的道台方鼎锐的手迹。江心屿的诗词以及最早的文化美就是由这两个展开的。其实将它称为孤屿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孤处在瓯江之中。最早将它称为孤屿的人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是最早把它写入诗篇的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在《登江中孤屿》中这样写道: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使这座小岛引来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孟浩然、杜甫、陆游、王十朋等,都为江心屿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歌赋。据不完全统计,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留有歌咏江心屿的诗篇达上千篇,所以江心屿也被誉为“诗之岛”。

第二、是以寺塔僧名噪一时。岛上的布局从远处看很简单,两塔一寺。两塔指的是分别建于唐宋时期东西双塔,曾有800多年的时间被借用航标来导航。1997年,它们被国际航标组织列入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宣布它们为世界航标遗产。一寺指的就是江心寺,江心寺的建立对中日、中朝的文化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有句话很简单,但是却说出了江心屿的精髓所在,大家猜一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是“中国诗之岛,世界古航标。”这句话也无疑是对江心屿最好的诠释,那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跟着我来游览美丽的江心屿,去看看它是如何来诠释它的美的。大家请跟着我往这边走。

各位现在请大家过来看一下导游图,我们今天的游览路线是由我们所站的位置出发,先后经过革命烈士纪念馆、文天祥纪念祠、江心寺、西塔、共青湖、东塔、英国驻温州税务司公寓。整个行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在这里集合,如果有团友掉队的话也可以自己游览,但是一定要记住1个小时之后我们必须在这里集合。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也一定要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现在请大家往这边走。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温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此馆的旧址是一座寺院,叫做普寂禅院,该寺修建与唐咸通十年(869)。宋建炎四年(1130),由于金军大举南侵,宋高宗赵构率众来到温州,驻跸在寺中,十余天后移驾温州市区。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将这座寺庙更名为“龙翔寺”。这座寺院在解放前被拆为平地,1956年,为了纪念浙南地区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温州地区专署决定在龙翔寺的废墟上修建了温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请各位随我往里面走。温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布局大体上是按“二碑一馆”式,“二碑”指的是我们眼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两碑在同一基座上,因此又称为双连碑,碑高十五米,整个碑型就像两把利剑,寓意我们的革命军队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奋勇前进、所向无敌。碑底石座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碑座下还撒有原挺进师师长粟裕将军和原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同志的部分骨灰。碑座的两侧是分别反映红十三军《风起云涌》和挺进师《顺利转移》的革命英雄形象的浮雕。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两块彩旗似的照壁。左边这块是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右边的这块是著名的书法家舒同所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照壁的背面是温州市人民政府敬撰的碑记,分别讲述了红十三军悲壮的革命历程和挺进师在革命时期的艰难岁月。

“一馆”就是指里面展馆。展馆共有三个3个展厅,依据时间重点介绍了党创立、大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20余位烈士的生平事迹及他们的珍贵的遗像、遗物以及一些珍贵的资料。现在请大家进馆内参观,5分钟之后我们在纪念馆门口集合。

各位,参观完温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请大家跟着我往前继续游览。

各位请看一下我们眼前的这座临江的二层小楼,称为浩然楼。这座楼原址在宋文信国公前,经过历时的变迁才被迁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位置。关于它被成为浩然楼的得名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有关。孟浩然也是一位仕途不顺的才子,他因为仕途不顺曾来到温州,寻找当时被贬为乐成尉的好友张子容,两人共同携游江心屿,并留下“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等著名诗句。所以此楼在清乾隆年间一度被称为“孟楼”;另一种说法说此楼是为了纪念抗元英雄文天祥,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有这样一句话“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到底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浩然楼是_年重建的,属于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大堂两边是清乾隆年间学使李芝令所撰的一幅对联,“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这幅对联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就把江心屿的景观和文化勾勒的惟妙惟肖。

各位,大家都知道杭州有闻名中外的“西湖十景”,美丽的江心屿也有“江心十景”。在这浩然楼上,依楼聆听瓯潮澎湃,水石相击,别有一番情趣,这就构成了江心十景之一的“孟楼潮韵。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宋文信国公祠,这是为了纪念我们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纪念祠。它初建于公元1482年,也就是在文天祥殉难两百周年。当时永嘉知县刘逊向温州知府项澄建议在江心寺的东侧建纪念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建筑为晚清建筑。

大家请看一下祠正门“宋文信国公祠”的匾额是著名的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书,两侧为清朝浙江巡抚阮元的题书“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现在请各位跟着我到里面参观。

各位,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文天祥的塑像。文天祥生于吉州庐陵文三村,故称“文三先生”,他幼年好学,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等职。

各位可以看到祠两侧有六幅壁画,这六幅壁画就生动的描绘了文天祥从平江抗元到英勇就义的后半生。第一幅“誓师护国”。描绘的是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织义军三万,开赴临安。宋朝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然最终因为孤立无援,抗争失败。

第二幅“追踪扈跸”。描绘了当时临安岌岌可危。文天祥奉命前往元军大营议和,在谈判过程中,文天祥据理力争。但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派人前往文天祥军营,宣布解散文天祥的军队。元军将领得知文天祥军队已经被解散,故下令逮捕他。当文天祥被押送到镇江的时候,得当地义士相救脱险。来到江心屿寻找当时南蹦的幼主益、赵二王,面对龙翔寺里先帝宋高宗赵构留下的御座和“清辉浴光”的遗墨,痛哭流涕,在龙翔寺的墙上写下了《北归宿中川寺》,以诗明志,想要恢复宋室。

第二幅“南疆击虏”。描绘的是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五坡岭造饭时被元军攻击,兵败,文天祥被俘。

文天祥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当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写《过零丁洋》二十余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后,陆秀夫背着八岁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第四幅“阴房正气”,描绘的是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元世祖还派人一再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却始终没有屈服。就这样,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

第五幅“抗节成仁”。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说道:“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菜市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最后一幅描绘的是“永怀忠烈”。文天祥杀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气万古流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广为传颂!所以人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怀念这位抗元英雄。

各位,两侧回廊成列的有关诗词碑刻共有22方,其中文天祥的诗刻共有4方,其余18方都为明清众名人的题咏,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欣赏下。

各位团友,参观完宋文信国公纪念祠,大家有什么感触。下面我们去参观一下江心屿上最大的建筑群——江心寺。在参观江心寺之前请大家南望鹿城,早春时节,烟雨如丝,古城空潆隐现,春到江南,绿染城头,正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这又构成了江心十景之一的“春城烟雨”。

现在请大家来看一下江心寺。江心寺是全国重点开放的著名古刹丛林,宋宁宗时评选天下禅宗丛林,江心寺就被列为五山十刹中的第六刹。这座寺院的基址原来是一条河流,河流的东西两岸分别是普寂禅院和净信讲寺。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由于金兵大举南下进攻临安(杭州),宋高宗赵构南逃到温州,驻跸在“普寂禅院”。公元1131年高宗再度在临安登基,改号绍兴。于绍兴七年下诏,让蜀僧青了禅师,由普陀来普寂、净信两寺传经说法。因为中间有一条河流,来往不便,青了禅师就率众弟子用土石填江,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上建中川寺,将三寺融为一体。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这副对联,这副对联是由南宋状元王十朋所书。据说当时王十朋来到江心屿苦读,但是当时的一位高僧看不起他,想把他踢出江心屿,所以老和尚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让王十朋写一副对联,只要这位高僧认为好,王十朋就可以留在岛上。王十朋就站在这里看尽了江心寺钱潮涨潮落、云集云散的自然景观写下这副对联。高僧看了之后非常好奇,说道:你这幅对联才六个,有什么好的。话音刚落,王十朋当即读出了几种,高僧听后觉得王十朋是栋梁之材,而且将这幅对联挂在山门前。

这副对联是中国古代较为著名的一副叠联,在众多的对联中叠联,特别引人注目。叠,又名“重言”,是指由两个相同的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法。在很多地方大家或许看到过和这副对联差不多的对联,根据考证,我们这幅叠联是其他地方相类似对联中最早的一幅,它共有12中读法,它最为常见的读法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念“yún,zhāocháo,zhāozhāocháo,zhāocháozhāosàn;cháo,chángzhǎng,chángchángzhǎng,chángzhǎngchángxiāo”)。

各位团友,在大家眼中,佛教是不是宗教呢?其实在佛教徒眼中“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边无尽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大家都知道佛教有因果报应说,其实在我们中国指的是三代报应,是说你上一辈人种下因,报在你的身上或你下一代的身上,它不同于印度的因果报应,印度指的是三世报应,说的是来身报应说。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真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给我上过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两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什么是丛林呢,我们就从佛教的原来戒律说起,佛教戒律里要求僧众不能自己劳动,要去化缘,化缘是为了结缘,教化人民。下雨的时候就不能出门化缘,为什么呢?后来到了百藏法师的时候,百藏法师就提出了丛林制度,打破了这一制度,也出现了韦驮菩萨法器的不同拿法。这个等下再说。

佛教寺院的体系,好像学校和博物馆的结合体。我们现在是博物馆跟学校分开,它是博物馆跟学校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佛教所有的一切艺术,都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不能把它看成单纯的艺术品;它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很高的灵性智慧,这是一般凡夫俗子看不出来、领会不到的。以佛菩萨的造像而言,有很多人看到佛教这么多的神像,便以为这是低级宗教,是泛神教;人家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唯一的真神。他不知道、也不了解佛教所供养的诸佛菩萨不是神,是代表法门的。世间有无量无边的事、无量无边的理,用一个形像、一种方法是无法完全表达的,所以用许许多多不同的艺术品来表达。如把佛教艺术在教育上的特殊用意了解了,便不会把佛教当作是神教;真正清楚了,佩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各位现在请大家看一下江心寺的建筑结构,我们从外面看它是二层,里面看是一层,这都是有意义的。从外面看,真俗二谛;里面告诉我们,真俗不二,万法一如。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表是有差别,实质是一致的(没有两样的)。

各位大家请看以下,江心寺的山门,大家可以看到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分别叫做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跟着我到寺庙中参观。现在我们所来到的就是天王殿,为什么这第一重殿要供奉四大天王?这是因为佛教把世界分成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的第一重天是四大天王及其随从所住所,天王殿因此得名。

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名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南天竺人。现在还在兜率天内院中修炼。据再过56亿年7千万年后,弥勒菩萨在印度的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得到成佛,到时三度_,分批超度众生,接替释迦摩尼的佛位。现在一般寺院的原型布袋和尚,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

为什么要将弥勒菩萨供奉在正中?因为这样的供奉方式,使人一进山门,第一眼就看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的是布袋和尚像,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就是告诉我们:你想学佛吗?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发脾气不能学佛,一定要欢欢喜喜。再看,他肚皮很大,“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所以也代表(教给我们)平等心、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里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有这些条件才可以入佛门学佛。所以弥勒菩萨面对着大门,告诉来者:要有我这个条件,才够资格入佛门。

在弥勒菩萨的背后就是韦陀菩萨。他是佛教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盘后,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陀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罗刹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陀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寺庙中韦驮手中的金刚杵有两种拿法,一种是双手合十将金刚杵搁于肘间,表该寺为十方丛林,接待寺;另一种是金刚杵拄地,表该寺为非接待寺。

大家可以抬头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三洲感应”。韦驮曾亲受佛祖法旨,周统东、西、南三洲巡游护法事宜,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佛教把世界的中心认为是须弥山,须弥山四周有四大部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我们所居住的就是属于南赡部洲。按理说,佛菩萨的威力应该感召四大洲才对,为什么只感应三洲呢?原来,据佛经记载,在四大洲中,就树北俱卢洲的人民生活条件最好,其状方正,此洲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正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太好,致使他们根本不信佛法,佛不度无信之人。

东西两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这位手持琵琶的就是东方天王,代表负责任,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主持一个家庭的事务,我们叫持家;主持一个公司的事务,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的事务,是帝王,是总统。要怎样去做呢?一定要负责尽职。每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都有他一份的职责,能把自己本分的职责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个社会和谐,国家一定富强。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着琵琶,代表做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要知道“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了,紧了它就断了。儒家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就是负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能不及,事情才能圆满。

这位手持智慧之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单单把我们职责之内的事情做得很好还不够,还要天天求进步。不进则退啊!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增长天王告诉我们:我们的德行要增长,品德要增长,乃至学问、智慧、才艺、能力都要增长,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准也要天天提升。你看!佛门不落伍啊!佛门真是讲进步,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他不跟着时代走,是领导时代走啊。南方增长天王,这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是剑——慧剑(智慧之剑),是“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的意思。

后面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实践的方法。西方广目天王,叫我们多看;北方多闻天王,叫我们多听。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成就根本的学问;行万里路,就是参学、考察,到处去看看。看到别人的优点,我们采纳;缺点,我们警惕、改进。我们能够“舍人之短,取人之长”,来建造自己的社会,建造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这叫真正的护法!所以这些塑像供在那儿,是在给我们上课的!你要一看就晓得,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朝这理想目标精进!能这样做,则佛教哪里是迷信,哪里是拜偶像呢?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顺,顺的意思,代表变化!什么是顺?顺是没有角,没有鳞片的龙。人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世界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它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顺表的就是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一把伞;伞是遮盖。千变万化的世界,种.种染污要防止,不要被污染。所以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要不受染污。要对现实社会能够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方法来应付、处理,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

各位团友,现在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前面的这块石碑。这块石碑的下方这个石兽是龙的九子之一——赑屃,赑屃是驮重的,所以他就驮着这块石碑。这块石碑上刻着“高宗道场”,它是由原江心寺住持木鱼法师亲笔所书的。木鱼法师,俗姓毛,号廷权,法名东衡。24岁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学系,之后在江心寺出家。抗战期间,曾组织“僧尼救护队”,后来还创办了浙南佛学院。木鱼法师还兼任杭州灵隐寺方丈。_年,94岁高龄的木鱼法师在江心寺圆寂,现在江心寺的西侧建有木鱼法师的舍利塔。

这个“高宗道场”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举兵南下,进犯临安,宋高宗由越州(绍兴)、明州(宁波)航海至温州,避居孤屿普寂禅院。第二年,宋高宗回临安后,赐改普寂禅院为“龙翔禅寺”改净信讲院为“兴庆讲寺”,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书诏青了禅师由普陀山来主持普寂、净信两寺寺务。他担任龙翔、兴庆寺住持后,见两寺隔水相望,东西对峙,就亲率僧众填塞两屿之间湍急川流,使两岛连为一体,并在中川新基兴建“中川寺”。后来改名为“江心寺”,一直沿用至今,当时,江心寺禅风兴盛,规模宏大。朝延赐田一千亩,并将江心寺奉为高宗道场,每年春秋二季派京官来寺朝拜进香。江心寺香火鼎盛于南宋,延续至清末民初,官家来寺朝拜者仍络绎不绝。原寺宇横列数百间,庄严宏伟,金碧辉煌,为南宋江南十刹之一。在朝延的扶持下,江心寺香火旺盛,禅风大振。江心寺素传临济宗风,唐宋时远传日本、新罗(朝鲜)。很多的高僧都相继渡海来这里寻师访道,与江心寺僧众同参共学,江心寺也派了大休、宗觉、子昙等前往日本、新罗参学,对中日、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江心寺的主殿——圆通殿,“圆通殿”大匾原来是由乾隆皇帝所书,随着历史的变迁,原匾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是由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和江南众多的寺院一样,江心寺的主殿供奉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表现一切佛的大悲心,所以是救世最心切的。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后来简称观音菩萨。观音像两旁有一童男童女像,童女为龙女,因为佛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而观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龙女拜观音’的传说。童子即善财童子,因佛经中说善财童子为求佛法,参谒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曾谒观世音菩萨而得到教益。

那么观世音菩萨的法号是怎么来的呢?在佛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在释迦摩尼之前就已经有佛教,那时有位佛名叫“观音佛”的为释迦摩尼前世的老师,观音佛涅磐后成为了释迦摩尼现世的弟子,后来在释迦摩尼佛问众弟子功德的过程中,赐观音法号为: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背后的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这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右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的。又有在像两旁侍立一比丘、一长者像的。这是因为在唐代有一位新罗(现在朝鲜)王子出家名金地藏,来到我国安徽九华山,受到当地闵长者的供养。闵长者的儿子从他出家,法名道明。后人便称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闵长者父子成为地藏的协侍,而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后边这两位分别是文殊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人称“大智菩萨”,专司智慧。他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人称“大行菩萨”,专司理德。他手持如意,身骑六牙大象,他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江心寺的第三进,三进的主体建筑是三圣殿。三圣殿主要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间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两旁是他的两个胁侍,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

那么阿弥陀佛又有什么教育意义呢?在梵语中“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什么无量呢?一切都无量,没有一样不是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道力无量,寿命无量……。阿弥陀佛,在无量不可数时劫的时间以前,为转轮王的太子,名为“不思议胜功德”。在七万年中,精进勤奋修行学习,未曾睡眠,也不稍微卧倒休息。后来得遇九诸佛教化,在家剃发出世。一生之中,努力精进教化众生,令众生,发菩提心。积功累德,至不退转之地。那些能往生净土上辈阶位的人,都是在家摒除爱欲,剃发出家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善业功德,以此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像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菩萨显现在此人面前,这些人就会追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各位可以看到阿弥陀佛手中有一个莲台,表示接引众生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把我们的视线移向这边,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塑像。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转轮圣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对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世尊,我愿在西方极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事,度化一切众生。

除此之外,在净土宗认为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以及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

大家往这边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石碑上面刻有“清辉”。这是宋高宗赵高为了躲避金军的大举南下,逃难来江心屿的时候所亲笔题写的,原来还有一块“浴光石碑,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失存。

到这里,江心寺的主体建筑的游览已经告一段落,除此之外,寺中也还有其他一些建筑,大家可以自行参观。

各位团友,参观完江心寺这座禅宗古刹之后,请大家更着我继续游览。各位团友,现在请大家过来看一下,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棵榕树,榕树喜欢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它的寿命长,生长快,侧枝和侧根非常发达。枝条上有很多皮孔,到处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那么温州的榕树是没有气根的,这是因为温州的榕树是雌榕树。这是开玩笑的,其实这和自然环境有关。榕树(小叶榕)也是温州的市树,象征着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温州人精神。

在这棵榕树的傍边,有两棵形态奇异的古树,一棵是樟树,树龄已达1300多年;另一棵是榕树,树龄也有500余年。两棵古树朝夕相处,相依为伴,从外表看仿佛是那樟树紧紧地拥抱着榕树,宛如一对情深意切的恋人,用自己的生命演绎旷古之恋、生死之恋。这两棵奇树便是大名鼎鼎的“樟抱榕”,在温州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正所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樟抱榕又被称为连理树,象征着爱情的坚贞。

温州导游词3

灵峰夜景的朦胧美妙不可言,常为游人津津乐道,也是灵峰及雁荡山各大景区游览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景色。“灵峰日景耐看,夜景更销魂”,因为这些白天里的奇峰怪石在夜晚月光和夜色的映衬下,犹如涂上了神秘而温馨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线条鲜明的泼墨画,勾画出一张张美丽的剪影使灵峰夜景更具有形象美、意境美。在过去,灵峰景区的夜景,被人们反复地比拟和想象,渐渐变得丰富而美丽。再加以今天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给予新的创造和发挥,灵峰夜景更加神秘而神奇了。在美学中有种心理作用叫“移情作用”。人们在赏景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移注到原来不具有人的感情色彩的审美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仿佛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动。于是,人和自然交感共鸣:这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既然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常因人而异,所以所见之景----尤其雁荡山的大部分山峰之景都有不同的变化,各执一说, 众说纷纭,除不少都约定成俗或共认之外,只要说得合情合理都可以是一个景点。所谓:“一片风景就是一片心景”,希望大家在听讲解观景之时,更要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求属于你自己的“心景”----也许雁荡山就是“你心中的雁荡山”。

看灵峰夜景需要几个条件:最佳时间、最佳位置、最佳方式。最佳时间就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象现在时候(夏时18:30左右,冬时16:30左右),天刚蒙蒙昏暗下来,却未完全变黑,此时山峰已经看不到表面的岩石、草木。(当然,月色朗照时最佳。)时而在微亮的天幕的映衬下,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剪影,而这些剪影就是我们夜景主要内容;最佳位置,我想不必多讲了,就是选择特殊位置观看。最佳方式在观看过程中慢慢提示大家。

在雁荡山有句民谣:“牛眠灵峰静,夫妻(情侣)月下恋,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转脸”。这四句话是夜景的主要几大景点的总概括,也是我们今晚夜景的一条线索。当夜幕降临时,灵峰变得静悄悄了,只有一对夫妻(情侣)在朗月下亲热相恋;一个调皮的小牧童却在偷偷看这对恋人的谈情说爱。这时在寻找孙子的老婆婆忽然撞见他们,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过去......,一幕幕景象在最美的瞬间定格了。

[“雄鹰敛翅”(灵峰饭店前)]

请大家站在屋檐底下,背对饭店人朝外,把头倒仰过去,只见一只硕大正收敛着翅膀的雄鹰凝神贮望,这种独特的方式观看,据说是郭沫若先生意外发现的。60年代大文豪郭老在灵峰中住宿,傍晚酒足饭饱这后摇摇晃晃地出了门口,突然头一倒仰,见到此景,便诗兴大发,挥笔写道:“雄鹰踞奇峰,清晨化为石。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道出了“雄鹰敛翅”的昼夜差异。其实“雄鹰”就是灵峰。

[灵峰饭店西北角“东方维纳斯”]

用刚才仰头观望的方式,站在这里再年刚才的“雄鹰敛翅”,会有一幅更美妙的图画。此时神奇的合掌峰将留给我们什么呢?这个景孩子看了应更爱妈妈的伟大;男士看了应更爱妻子的美丽;女士看了更就引以为骄傲的美丽!灵峰和依天峰的峰顶微微凸起,浑圆而高耸,我们把成一体看,就是神圣、最伟大的双乳峰。“双乳峰”不仅孕育了如诗如画的雁荡山水,而且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雁荡人民。因此雁荡人民还赠她一个雅称:“东方维纳斯”。

[往前几步相思女]

前方裂缝的左侧,一少女背倚灵峰,脸朝东北方,流海高卷,身着旗袍,体态匀称,温文尔雅。您看她,那一个眼神,那一种祈盼,又何尝不是在向人们显示着东方少女的腼腆和婀娜,真不失为一位大家闺秀。如果您用心去感悟的时候,就会发现,她朝着远方,面带愁容,眼露悲意,望眼欲穿,似乎正在思恋着她未归的情郎。真可谓是“自古多情伤别离”,我们从她那残泪锁双眉的神态中,仿佛看到了人世间多少真真切切的愁情别绪,让我们真诚地祝愿这位相思女等到自己的意中人!

[灵峰饭店东北角屋檐下鲸鱼等]

抬头望右这的山峰,有一如牧童峰卓立山背上,下面的山背恰似一条巨鲸,合在一起,便是“牧童骑鲸鱼”。鲸鱼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鳍。我们把牧童想象成为鲸鱼的喷泉如何?同样也很形象。也有人说上面的人是济公活佛,他头上高高的僧帽可以证明,不过济公坐骑是鲸鱼,这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牛眠灵峰静”]

请大家抬头仰望左边的山峰:前面的山巅上,一头老牛昂首向东,好象在等待着什么,思念着什么?现在先请大家听一个迷人而又凄凉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雁荡山脚下住着一位非常富有的财主。财主家中有一位没有父母的六岁小姑娘,她的名叫玉贞。小玉贞白天给财主放牛,晚上跟老牛睡在一起,老牛与玉贞相依为命。冬天老牛用身子给她御寒,夏天老牛用尾巴替她赶蚊子。就这样小玉贞与老牛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转眼间“十八的姑娘一朵花”,姑娘长得的非常标致。一天晚上,财主带了很多家丁,到牛棚里想把玉贞姑娘抢来做小妾。此事被通人性的老牛知道了,趁着夜深人静,老牛驮着姑娘抄小径便跑,可跑到前面的山巅上,却已无路可逃,后面是一批家丁,前面是悬崖峭壁,怎么办呢?这时老牛显灵了,对玉贞说:“姑娘,你站在我的角上,我用角送你到月宫去。”没等姑娘答应,老牛便忍痛把角往前面岩石上一扣。只听“轰”的一声,老牛一只角断了下来,变成了弯弯的小船,把玉贞送到月宫,而老牛只剩下一只角,活象印度的独角犀牛,天天都在这里仰首遥望着月亮,思念着玉贞姑娘。所以,每当皓月当空的晚上,人们便称它为“犀牛望月”;“月有阴晴圆缺”,假如没有了月亮,我们则称之为“犀牛盼月”。这里我们民谣中第一句“牛眠灵峰静”便出来了。

观赏此景最佳时间应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因为那时,月最圆、情最真、人团圆。这里每一个风景就成了一份心情。在“犀牛峰”的左侧有一个元宝式的凹凸岩石,也许是千金难换人间的真情吧。同时独角犀牛也如同苏东坡醉卧岩石的情形。此时已经入夜,东坡先生却悠然自得,醉酒之后,便靠卧于岩石之上休憩吟诗呢!

[“夫妻月下恋”]

明月初上,巍巍的群山弥漫在朦胧的夜色之中,灵峰一变白日的两掌合十的形象,而门变成为美妙无比的“夫妻峰”(或称“情侣峰”)。夜景里的夫妻峰是灵峰夜景中最为神奇的一座山峰。夫妻峰一名出现于60年代。此名一出,随即得到当地群众和游人的喜爱,便广为流传。而灵峰,合掌峰等称呼反而不为人提起了。也许有人会认为山里的夜会显得幽深,谧静。而在现代人的眼中,灵峰的夜景显得格外的“热闹”。

且看灵峰的主峰,右侧为一个小伙子,他“国”脸,天庭饱满,眉清目秀,发型还是“三七”分的呢!小伙子身材较高大,不过有点小“缺陷”--背好象有点“驼”吧!其实不然,小伙子身后背了一个旅行背包,所以初看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不过小伙子双手去搂住了恋人的纤腰,可能是刚从外旅行回来吧。恋人两个好久不见了,当然是很亲热的了。他久违的恋人有波浪式的披肩长发,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因为身材较小,所以还踮起脚来,双手搂住小伙子的脖子,微微扬起她的脸朝向小伙子的脸部,一个让人心动的动作便在这瞬间发生了。假如您细细观察这对情侣或者眨眨眼睛就会发现他俩会动的。这对情意绵绵、相亲相爱的情侣用自己火热的情甜蜜的爱,铸成美妙的瞬间。他们的炽热、执着让客人流连忘返。对于夫妻峰的想象,说法挺多的。有人认为俊伟的青年和窈窕的女郎在月下幽会;也有说一对恩爱的夫妻久别重逢;有人说是披着盔甲的征人在出征前和热烈多情的恋人吻别;甚至也有人说是穿着和服的少女与情侣亲热的镜头等等。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正确性。我们不管其描述如何,但这充满浓郁诗情画意、浪漫的情景,体现出人间美丽真挚、热烈的爱情,祝愿天下有情人----不论恋人、夫妻不论年轻、白发都能永远幸福、恩爱。

欣赏无这幅美丽的场景,我们继续今晚的夜景之游!

[塔头岭“牧童偷偷看”]

此时,回头欣赏情侣峰,已没有先前那么亲热,中间的距离拉开了,象是不好意思似的。所以,很多人说,是我们在观看他俩太专注而引起的。其实不然,此时,有一牧童,正在偷看他们亲热呢?原来,刚才骑在鱼背上的牧童,除了给他们祝愿以外,一直在偷偷地看他们亲热的情景。您看,这小家伙身披蓑衣,在脚下垫了一块小石头,身子趴在前方的岩石上,伸长了脖子,双眼紧盯着前方的情侣峰。

而“婆婆羞转脸”中的婆婆到底在哪儿?为什么羞转脸呢?我们不妨向外走,再去找一下原因。

[临碧亭旁“婆婆羞转脸”]

白天观看的双笋峰,到了夜里,靠路边的大岩石,酷似一老婆婆。后脑勺一个发髻,稀疏的头发,宽额头,高颧骨,瘪嘴巴构成了一位生动逼真的老婆婆形象。这位年迈的老婆婆为何在这夜里还站在凝碧潭畔呢?原来是,她正在寻找放牧没归家的小孙子,当她在照胆潭一方找到小孩子时,却意外地发现孙子在偷看情侣幽会时的情景。一股在心中埋藏了多年的浓浓情意油然而生。忆当年,自己和老伴也曾在多少个月夜相依相偎,不觉红颜伊人可在? 人们常说“心想事成”,当老婆婆情到最真时,他的老伴马上就出现了,那位老公公到底在哪儿呢?

[前行十步公公峰]

果不出所料,“公公峰”出现了。其实公公与婆婆是同一块山峰的不同角度观看的形象。您看,刚才婆婆的发髻不见了,脸型拉长了,深陷的双眼,弯曲的卷发,高凸的颧骨。这位公公还有点像洋公公呢?现在的公公正领着自己的小孙女在数星星呢?这位小姑娘在何处,我们就顺着洋公公的注视的方向看一下。

[仰天望星少女]

顺着公公视线的前方,“仰天少女”就出现了。请看前方山峰最高突出的方形山峰及其右侧的较低部分,好一尊可爱、漂亮的少女雕像。你看最高处是她的充满稚气,朝天而望的脸,瀑布流水般的长发一泻而下,双手搭在前腹部,真不知在数星星,还是在盼望着美好的爱情?让我们自己去猜想吧!

[凝碧潭畔黄昏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请大家抬头看,刚才我们看的“婆婆”和“公公”,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左方婆婆头系三角巾,右边的公公,含情脉脉地对着老伴。他们面对面,眼对眼,好像在回忆甜蜜的往事,好像在诉说着浓浓的晚情。“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这就是他们的写照。因此,我们把这景观叫“黄昏恋”。灵峰夜景的特点是一峰多名、移步换景。站在原地,左面是放在兜蓬里的婴儿,露出小脸蛋;右边是少妇,披着长发,正抱着婴儿在亲昵地嬉玩。这是天底下最圣洁的“母子情”。

[观音送客]

请各位看路左边的崖嶂上,雁荡山以音洞中的白衣观音飘然而至,一袭白袍,手持净瓶,头带凤冠,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祝大家吉星高照,万事如意。”。观音已送客,我们应在这声声欢送辞中与夜景说句再见。

温州导游词4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境介于北纬27度03分-28度36分、东经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间。温州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鹿城、龙湾、瓯海和洞头四个区)面积1313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现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温州市最高峰,东部平原地区,人工河道纵横交错。

温州的山脉有玉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或地震影响,山体崩塌形成了无数奇峰、异洞、怪石、陡壁、峡谷、飞瀑。

温州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热带气旋,无霜期为241-326天。年日照数在1442-2264小时之间。主要水系有瓯江、飞云江、螯江,境内大小河流150余条。温州陆地海岸线长355公里,有岛屿436个。海岸线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温州市河流发育受地质构造制约,沿华夏式断裂线流向。干流大抵西向东流,又因纵横断裂影响,支流多构成羽状水系。许多河流左右岸流域面积不对称,如瓯江支流大部分发育在左岸;飞云江更甚。河流多为山溪性强潮河。源头海拔1000米以上,下游则在滨海平原,河床比降大。上游谷深坡陡,河床呈V形,水急滩险。河口为溺谷,深受潮汐影响,水流缓而多泥沙沉积。集水区域的降雨形式以梅雨和台风雨最多。各河流汛期的出现主要在6~9月,而12~1月水位最低。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变幅,平原河流一般是2~3米,山区河流可达10多米。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保存较好,河流的含沙量较少,南雁山区、括苍山区是浙南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大,冲刷能力强。飞云江、鳌江、蒲江等沿河坡地土壤遭受严重冲刷,含沙量高;河口感潮段,因受潮汐顶托作用,河水特别混浊。各河流的气温年平均值在19℃左右,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月平均气温多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或2月;年际变化不大。

温州导游词5

温州旅游景区集山、江、海、湖、岛、泉之大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温州拥有1个2处世界地质公园,3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1个旅游经济强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50处省级文保单位、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100家星级饭店、148家旅行社。

雁荡山

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有三绝:“大龙湫飞瀑,灵岩飞渡,灵峰夜景”。

楠溪江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

南麂岛

南麂岛位于温州以东海域,属平阳县管辖,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

南麂岛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全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全国藻类总数的20%。

江心屿

江心屿公园位于瓯江中游,现有面积1070亩,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别具匠心。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及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人疗养院均系省市级文保建筑。

湿地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其中最著名的瓯海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之处。

温州导游词最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