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与智慧作文
聪明与智慧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聪明与智慧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聪明与智慧作文1
一般来说,聪明常用作形容词,形容人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而智慧则往往用作名词,它概括了生命所具有的一种境界和更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二者都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试想一下,我们用“聪明”二字会来形容哪一类对象呢?比方,活泼机灵懂事而且生活能力强的小朋友,学了没多久就将一道数学题解得特别好,你是否会想把手放在他的头上,夸他一句“聪明”呢?而当一位白发苍苍衣袂飘飘的老者立于山崖之上深思,捋着白胡子眼神深邃的眺望远方之时,你是否会在还没觉察时就下意识将“智慧”予以这幅画面呢?
聪明是一瓶果汁,刚榨好带着新鲜的香味;智慧是一坛古酒,酝酿沉淀了时间的精华。聪明是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清脆动听;智慧是一曲余韵悠长的老歌,带着岁月的沧桑。聪明是一本可爱的图画书,布满了五彩缤纷的涂鸦,简单浅显;智慧是线装的典册,蕴意深刻,引人回味。
聪明的人,情商不一定高;但智慧的人必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聪明的人性格有可能高傲,智慧之人,修养根治于心底。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者也不一定显得聪明。“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是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他们只是不爱炫耀自己,外表也好像很愚笨。比如《论语》孔子有言:“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社会能辨明是非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运用自己的才干,这是一种智慧;而在黑暗混乱的环境内懂得敛藏锋芒韬光养晦,则更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人多爱赞誉与夸奖,喜欢被鲜花和掌声簇拥;智慧的人淡泊名利,超然世外,清而弥远,淡而有味,远离世俗的纷扰,将自己置于一个更开阔辽远的境界。
聪明如烟花一般璀璨夺目,而许多的聪明人却也如烟花般绚烂一现,转眼便湮没于市井街巷。仲永本是天才儿童,若能坚持潜心向学,日后也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位智者。可惜的是因其父的趋利短视,使得他将一点聪明消耗殆尽后,便泯然于众人了。
智慧不沉迷于绚烂,他会懂得在至极绚烂后心平气和地归于平淡。明成祖登基后,授予助他夺得王位的`重要谋士道衍,财富和地位,而道衍在获得如此之大的荣誉与绚烂时,却拒绝封赏,仍去做一名僧人。相较于朱棣身旁其他不是死于官场缠斗就是死于权力角逐的臣子有着更长的寿命。这就是那一种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智慧之道。
聪明人的价值观更偏向于追求个人的“富强”或是“自由”,聪明人的视野很开阔;而智者则更注重与人“友善”、向往人际“和谐”,他们的视野则更加长远。
故而,聪明也许只是一刹,智慧却可相伴一生。
聪明与智慧作文2
聪明是由个人智商、后天努力等因素而表现出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现象,聪明的人往往有触类旁通的本事。而智慧则常常包涵了聪明,不过智慧还多了一双洞悉世事的慧眼,更多了三分高瞻远瞩的格局感。所以,聪明之人比比皆是,而智慧之人鲜矣。
聪明的人解决矛盾,智慧的人化解矛盾。聪明的人以智压人,智慧的人以智服人。
聪明是那耀眼的'钻石,遭人哄抢;智慧则是那浑然天成的璞玉,自知其价而不张扬。聪明之人向往喧嚣,总是翘首期盼成为备受瞩目的主角,总是会按捺不住自我炫耀的冲动。而智慧之人则安然一隅,修身养性,静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
仅靠聪明,并不一定能“安全着陆”。回看历史,聪明如杨修,能看出魏帝每一步的意图,却终究看不透魏帝之心,以至于得意忘形,聪明反被聪明误,身首异处。聪明如韩信,沙场秋点兵,力战霸王项羽,以弱胜强,却不知“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更何况是功高震主的他?他低估了汉高祖刘邦。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用兵如神的他,到底也落得个不得善终。
智慧之人,拿得起,放得下,深谙功成身退之理。先说那范蠡,帮助勾践登上王位,一举破吴,位极人臣,而后适可而止,下海经商,成为一代巨贾,甚而还七散家财。随心做事,素心做人,岂不快哉!再说那留候。刘邦曾言:“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者,吾不如子房。”可见其盖世聪明。然而张良更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竟然能预测到帝王之后的翻脸,于功成之后的激流勇退,回归乡野,得以幸存。这些人能全身而退,盖以其有人之不及之智慧也。
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知识产业蓬勃发展,聪明几乎与知识画上了等号,甚至有人还将知识等同于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知识远称不上智慧,甚至也还不能叫聪明,能灵活运用知识那才叫做聪明。正如人们戏言:历史学学士能背出雅尔塔会议的年份,硕士能背到月,博士能背到日,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这些知识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在大国博弈的谈判桌上运筹帷幄的聪明才干,也不能让我们得到一丝一毫于思想境界上提升的智慧。
让我们以智慧处世,不露锋芒,能够懂得退一步处世,高一步立身;能够看得圆满,放得宽平。
聪明与智慧作文3
我们常夸赞某人聪明,往往是由于他能巧妙地解决当下某个棘手的问题。而智慧,则是一种贯穿人生的态度与能力。所以简单一点来说,聪明是一时的随机应变,而智慧则是更为长久的聪明。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如影随形。聪明的人或许能想尽办法规避风险,而当遭遇了无可回避的挫折之后,智慧的人则能更迅速地爬起来继续生活。作家朱西甯十年的心血手稿被白蚁吃去后,他并未恼火地计较自己投入了多少努力,在懊丧的情绪里停滞不前,而是将白蚁看作“天主派来的既严厉又残暴的批驳家”。认为是上帝觉得他写得不够好,要他从头再来,可见,智者未必能抵挡得了天灾人祸,而他们会将挫折看作是人生的必经旅程,不执迷于当下的得失,马不停蹄地向未来奔去。所以说,在挫折面前,智者因为具有更长远的眼光,会更加积极乐观。
中国有许多俗语,比如“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作聪明”、“耍小聪明”等,似乎都在暗示着聪明是有所欠缺的。推其本源,我们会发现聪明的弊端常常在于时机把握不当,分寸拿捏有差。譬如要唱一首歌,聪明人掌握着高超的歌唱技巧,声音婉转动听,却有时却会因为进错拍子,或是突然唱破了音,反倒显得滑稽可笑。而学会在适当的时刻表露出聪明,那便成了智慧。当哈姆莱特得知他的叔父残忍的杀害了他的父亲时,他并不急于显露出自己的愤怒,而是装疯卖傻,苦心筹划一场戏剧来求证。我们设想,单凭他一个先皇的王子身份哪能与现任国王抗衡?假若他不识相地对叔父破口大骂,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也有一个成语叫“大智若愚”。所谓“大智”就是懂得韬光养晦、能屈能伸的智慧。智者因为能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才会真正笑到了最后。
当面临纠纷时,智慧与聪明的差异便更加泾渭分明。聪明人常常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事关切身利益时,他们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绞尽脑汁地与对方周旋,千方百计地赢取最大的利益。而智者可能只会淡然一笑,扬扬手说到“罢了”,便留给众人一个潇洒的背影。清朝大学士张英写下了那几句:“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来劝家人不要计较邻里之间的一亩三分地,从而留下了“三尺巷”传世佳话,不正体现了智者的大气和风范吗?换言之,聪明人急于争赢,智者却倾向于“不争”。因为智慧本身就排斥无谓的纠纷,它于人有损,于己不利。因而智者常持淡泊之心,处退让之态。他们看似在纠纷中一无所得,实则是最大的赢家。就像是张英因为豁达大度流芳千古一样,智者往往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自己踏实自在的心境。
好比一座山,聪明的人像山脚绚丽的野花;而智者则是山顶傲立的孤松——他们的眼界早已越过了那些与他争养料的杂草,他们看到的是那无穷无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