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多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教育发展,影响社会稳定。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改革高职教学,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按照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市场需要的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探索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建设一支专门化、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三年来,我院共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名毕业生,虽然每年毕业人数大幅增长,但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我院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
一、开展就业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提出高职教育构建多层能力结构模式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从能力与职业岗位关联的角度,提出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即具体职业岗位能力、专业基本能力和适用于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并将这三个层面的结构模式具体化为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8个方面通用能力:自理和自律、学习和发展、交流和合作、收集和处理信息、管理和完成任务、耐劳和耐挫、应急和应变、批判和创新。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培养学生8大通用能力。从2005年起,以《市场营销学》作为改革试点,完成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评估要求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实训指导教材”、“实训作业题库”等项目,创建职业能力培养及其评价体系,并将这一改革推广到全院其他专业课程。三年来跨了三大步:突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改进传统的书面考试,代之以实训作业;将8项通用能力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三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订单教育”是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对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定向地从在校学生中为本企业培养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经过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学校角度讲,这种办学形式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大大缓解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订单教育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的工科类专业开展订单教育更具有先天优势。目前。我院已在3个系4个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如旅游专业与常州富都商贸大酒店、常州大酒店、无锡太湖花园大酒店、北京长富富宾馆等星级宾馆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还和常发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等十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院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通过多种手段营造创业教育氛围,例如,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系列讲座、课堂教学、校园网、学生社团组织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等.这些途径和方法同时又是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我院举办了一系列校友报告会,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宝泽公司总经理时云钢等优秀毕业生作了“路在脚下”、“创业之路”报告会,校友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在校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和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
一是全过程实施。“全过程实施”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刚踏人校门的新生,进行包括就业指导内容在内的新生人学教育,初步明确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以及所属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在校学习期间,由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公共课。专业课、班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毕业前,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论坛、就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着重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从新生人学教育到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指导全过程不间断。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中.我们注重把好“三个关”,即新生人学教育关、专业学习关和毕业就业关;用好就业指导“三本书”:即《步人高职——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指南》,用于新生人学教育,从新生人学军训开始,介绍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素质要求、需求状况,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代公共关系实务》,作为二年级学生的第二课堂辅修课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与自我推销能力;《成功走向社会——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南》,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和择业技巧指导,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将学院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介绍给在校学生.成功就业。
三是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单凭学院领导、就业指导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是很难做好的。这就需要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来共同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足就业”的良好局面。学院实施就业指导“一把手”工程,院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其他党政领导各负其责,各部门、院系层层抓落实;教师利用对行业熟悉的优势,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要求:各教研室针对用人单位要求,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院与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近百家校外实习、实训和实践基地。聘请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领导担任就业指导专家。同时重视发挥校友支持高职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就业,时时想着就业,尽心尽力促进就业,齐心协力搞好就业”的可喜局面。
三、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首先人员配备到位,共配备了4O多名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其次抓好专兼职两支队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培训,三年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培养了6名获得国家级职业指导证书的就业指导人员。第三.抓就业科研工作,规定专职就业工作者每人每年必须公开发表1篇与就业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章,并把科研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