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悦缘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
美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知识化演进得益于如下因素:一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和竞争的宏观环境。运用经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调整和消除妨碍企业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行政法规,运用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确保美国企业的利益,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通过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政府与学术界、产业界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的计划,加速联邦政府技术成果的转移,充分挖掘技术成果的商业潜力;帮助企业开发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技术能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构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坚实基础。三是加大政府对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对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推进国家标准化的研究制定,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四是培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和人力资本队伍,始终保持其在高新技术上领先全球的竞争力,为美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创造条件。2.技术进步与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的方式后发国家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方式一般有两类:一是模仿式跨越转换,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引进和移植先发国家的成熟产业技术或成熟的产业,通过引进模仿推动本国产业结构转换,省略或缩短产业结构转换的某些阶段。这一方式实际只是产业结构比例快速重置,反映国际产业结构演进时序向量在空间结构上的布局调整,并非实质上的技术跨越,更为严重的是,易使本国经济陷入依附性和边缘化,形成与先发国家“轮与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自主创新式跨越转换。在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契机,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进行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在若干关键领域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培育知识化的主导产业,促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前启动产业结构知识化进程。在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能力长期积累基础上产生的技术变革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内在机制是从模仿到创新的技术战略实现过程。3.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效互动: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有效路径知识的不断更替与创新,使产业关联的知识因素不断升级,由此引起产业结构变动,为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提供可能,同时又促使产业关联技术趋同,降低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技术准入标准,使产业结构转换可以越过循序渐进的转换过程实现跳跃式转换,进而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程序或省略转换的某些阶段。高新技术所具有的高度渗透性,加速了产业边界的模糊和融合;知识产业的全球化趋势造成的产业分工开放化,为产业结构转换实现跨越提供了所需基本要素甚至是整体产业植入的良机,使产业结构跨越转换成为现实。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其知识化变革是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程。这一进程并非要全部淘汰传统产业,也并非要将其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而是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渗透、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在关键领域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部分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产业,其关键技术的进步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如煤炭、钢铁产业;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的传统产业,由于注入了高新技术而实现产业技术的跨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的平台和支撑,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石油化工产业;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传统产业,由于自主创新导致核心技术的突破,其自身也将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关联效应的促动下,将聚合为主导产业群,牵引传统产业整体质量跨越,如汽车制造产业群;而高新技术产业始终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具有强大而持续的牵引力。二、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基础条件1.全球技术变动新趋势带来的新机遇首先,全球化进程中一个技术创新的国际网络正在形成,对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与创新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成功的创新依赖于对该领域最新动态信息的获取能力。作为推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主要角色,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指导下形成以母公司R&D机构为核心、各海外R&D机构为支点的技术创新网络;国际间各类组织在技术领域普遍建立合作关系,缩短研究周期和提高成功率,缓解组织对R&D投入的承受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型企业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共同行为而组建企业技术联盟这一高层次的战略协同组织,使得产业的知识密集度大幅度提高,联盟将相关企业聚合为强大的创新团队,在团队内充分利用彼此的创新能力和R&D费用,对外则设置提高该领域的技术壁垒,扩展团队的整体竞争力;世界贸易产品的技术密度持续提高,以国际专利联合开发和专利许可方式进行的国际技术转移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上,一些新兴市场对国际技术转移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战后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构成了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最重要机制之一。技术创新全球网络的形成,为后发国家参与全球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提升自身技术势能、实现产业跨越创造了条件。其次,知识经济与全球化交互中的企业战略正在调整。企业全球战略演变的动因缘于全球经济的根本变化。仅仅专注于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已经难以为继了。过去被视为竞争优势的高效率、低成本只是进入全球市场的初始条件。知识和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日益增强,一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知识要素以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中的知识取向日趋明显,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非连续的动态竞争环境,导致企业与其价值链或产业链上的上下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大加深,当互为对抗和竞争的组织之间在其一方面或某些利益上存在一致时,就具备了合作的基础,组织某一方面的合作团队,其竞争力和获得的利益都要比独立作战时强,双赢的结果将是可预期的,这为后发国家整合产业链、创新产业流程提供了契机。2.主导产业(群)的知识化演进: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直接动力实现产业跨跃发展的关键在于将知识和产业技术植入主导产业,形成新兴主导产业群。一旦由知识创新所推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将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和经济区位优势,产业间因技术、物流等紧密联系而构建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保持其对主要竞争者的优势。主导产业群通过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将引起若干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产生飞跃,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实现知识化跨跃发展。3.产业空间聚集: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有益探索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非均衡是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经济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群)。当新技术系统内的通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的产品和工艺中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创新。由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的影响,各种创新之间往往存在普遍的技术连结,创新的扩散将引致创新集群产生。资本和技术在空间上的高度集中,其实质是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一特定经济空间上的聚集。对于较强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能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Porter,1998)。传统产业集聚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过分简单地强调区际流动的两个要素——劳动力和资金,以此对区域或城市的空间增长进行分析,却忽视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知识和文化;二是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探寻和实践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寻求以技术和知识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新产业区是由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所组成的本地化网络,是企业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下的企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新产业区的柔性和弹性取决于企业间的竞争和协同态势。成功的区域是有创新性的区域,区域的发展依赖于区内企业持续的创新。新产业区的形成依赖于区域产业分布、技术结构层次、文化和制度因素,而其基础则是产业集聚:在一定制度背景下,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纵向)和属于同一产业的若干企业(横向)在特定经济空间的集聚,并且相互间持续地进行产品交易、信息交换、文化交融和学习交流。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在产业效率的驱动下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竞争优势主要由竞争的充分性和产业集聚程度所决定。由此可见,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产业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并创造竞争优势辐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这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社会进程中产业发展的外部表象,而产业集聚衍生为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内在驱动力则是产业集聚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三、促进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制度保障1.正视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阶段性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转换能力,经济成长阶段通常取决于阶段性的创新成果作用于结构转换的力度和把握这种结构转换机会的能力。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是一个动态过程,从逻辑上大体可区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其次,调整传统产业布局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再次,再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长为主导产业。这三个阶段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在不同经济区域可能同时并存,其实质是产业结构中知识因素的逐渐生长积累过程,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密集型产业成长的演进过程,关键是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2.以高新技术促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根基正视转轨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布局结构,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问题是首要环节。第一,提升传统产业知识含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能够深入到某项技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强大的技术势能使其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扩散性和融合性。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纳米技术在家电产业、基因技术在食品产业和纺织产业中的成功移植等,实质是知识因素的乘数效应极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附加值。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扩散并从整体上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能力,就为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打下了扎实的根基。第二,延伸传统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是产业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产业创新是企业应对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突破结构固化的产业范式约束,运用高新技术和组织变革成果变革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主要是拓展产业链和强化产业关联度,同时政府应适时实行“技术创新援助政策”,从而延伸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前者是在产业链枢纽或关键节点植入高新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打破固有的产业链;后者是强化专业化生产,充分整合自身的产业技术优势,利用产业间紧密的关联性,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第三,创新传统产业运转流程。“蝶翅效应”和“生态链效应”生动地揭示了流程上游微小的能量变动会引致流程下游惊人的突变。创新传统产业运转流程,是以动态、柔性、灵捷的组织运筹、工艺再造和系统整合,达到提高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其主要突破口是流程上游和瓶颈环节,从而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理顺脉络,大幅度提高其运转效率,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第四,调整传统产业布局结构。我国传统产业布局中,国有经济仍居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国有资产过度分散,国有经济在传统产业的集中度过低,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总体上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同构化、空洞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部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未能体现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提高传统产业、尤其是基础性产业和关键性产业的集中度,是实现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重要举措。3.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牵引力转轨时期,在促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跨越性突破,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内生型和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必然成为实现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的支柱,同时也将促成经济成长阶段的发展水平产生内质性变化。第一,夯实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基础。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促动下,社会生产将围绕知识创新——传播与扩散——商业化应用这一极为复杂的系统过程而展开,产业间围绕创新知识的生成和成果的价值实现而形成经济、知识(科技)的紧密联系。创新成果内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包括系统输入(创新成果的生成)、系统传导(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系统输出(产品、信息、产业等,本文指产业或产业群)三个环节,具有鲜明的自组织性和自组织机制。坚持以创新导向为主、紧密结合市场导向的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将是系统演进的有效途径。第二,变革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方式。政府对特定产业活动的干预,是后发国家市场组织发育不充分、治理机制不健全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倘若采取提高贸易壁垒、进行技术和产品市场保护等传统的消极保护的扶持方式,不仅无法阻止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渗入,反而会阻碍和损害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经过残酷的竞争是无法壮大自身实力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由稳定的政策支持的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及一个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制度背景。政府应当担当起一个变革的和更灵活的角色,经济政策旨在协调和建立市场竞争规则,建立一定的产业比较优势,消除市场失灵。第三,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转机制。由于知识的流动性,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迅速地复制,因此,新的核心能力需要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即需要将单一的、分散的或脱节的个体组织整合为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商业化应用为核心的一体化组织。一种有效的知识资本化过程或创新成果的新型生产模式需要有一种能跨越多种分化(differentiation)、分隔(segmentation)的领域和利益的组织。为使这样的组织在一个有效而又协调的体系内运转,必须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整合。在若干发达国家,创新体系(尤其是国家创新体系)分解和整合为各种不同的功能,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资本市场以往是分别运作,而如今却日益融合运行,并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螺旋型联系,构建全新的科研—产业共同体,这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收稿日期:2003.04.15【参考文献】1.戴尔·尼夫等.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M].新华出版社,1999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张明之.论科研—产业共同体构建的动力机制[J].科学技术与辩
证法,2002(6)4.Linsu Kim,Richard R.Nelson.Technology,Learning,and Innovation.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5.Paul 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No.5.6.Porter.M.Clusters & 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