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辩论技巧的使用决定了比赛走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1
(一)辩论中的交锋点
我们经常在评委的点评里听到所谓的交锋点,也经常被提醒要注意回应交锋,可是,什么是所谓的交锋点呢,我们为什么要注重交锋呢,今天想在这篇文章里讲讲我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以下内容来自于一次桃李辩的讲座和听课学员的笔记整理)
1.为什么要讲交锋?
这要从两种判准体系说起,众所周知,辩论比赛里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评判胜负的体系,由这体系展开,衍生出了不同的打法风格。
说服的比拼(代表人物:黄执中)→共情共感,以对方观点证明己方,非正面驳斥,用对方观点借力打力
搏斗的竞技(代表人物:胡建彪)→自圆其说的立论,论证残留度更高,完成度更好→搏斗形式:交锋点
所以,讲究交锋是脱胎于一种评判体系,该评判体系把辩论运动视为一种有限时间内,比拼信息展示能力,以论证完成度评判胜负的竞技活动。而交锋,就是搏斗派辩论进行对抗的形式。
交锋核心内容:基于论点的抗衡检证
2.交锋在比赛中的常见形式
(1)论据
论据是否能佐证论点
e.g:辩题:从未得到/得而复失更可悲
反方得而复失更可悲提出观点:得而复失比从未得到让人更悲痛
论据:损失厌恶机制(损失的痛苦是得到的两倍)
错误原因:此论据只能说明得而复失是可悲的,没有体现“更”,因为在它的比较里没有说明从未得到的人有什么痛苦,它似乎默认了从未得到就是不悲不喜的。
(2)框架
比如政策性辩题就有常见的需根解损的论证框架
e.g:当今中国该不该在一线城市高峰时段征收交通拥堵费
反方至少可以从这么几个层面质疑正方
1.该政策有没有需求性,就是高峰时段是否存在拥堵,拥堵问题是否需要收取拥堵费来解决?
2.该政策有没有解决力,交通拥堵费花费作用的机制是价格杠杆原理,也就是要把人群分流到公共交通,那么在一线城市的高峰时段,公交系统是否已经超负载?
3.该政策的损益比较如何,采用此方案能多大程度缓解拥堵问题,它的弊害又是什么?
引申而言:交锋要求的能力
1逻辑能力→对立论(持方成立的论证体系逻辑链条)有清晰认知
2数据查询、佐证能力→理论符合现实(论据)、切实有效佐证观点
3.一些交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解答
(1)列出哲学框架
对方打辩题,总列举一些哲学条框,然后我们也不懂,打辩论又懂哲学的有周玄毅学长,可是他的比赛并不是都有那么多哲学条例,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辩题都能扯出那么多哲学术语的,可是对手总扯,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某个哲学家的理论不构成严格论证,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诉诸权威的做法,最好就是在赛前查明和这个辩题有关的哲学争论,如果对手引用一个支持他们的哲学流派你只需要摆出相抗的哲学流派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尚待商议的,引用一家之言不足以论证。
②大胆质疑名词内容,质疑逻辑,让对手具体化的阐述它的哲学理论和辩题有什么逻辑上的相关性,然后在逻辑上进行拆解。
(2)辩论中反方提出替代方案,且说它的方案更本源怎么办?
e.g:“中国男足应不应该聘请外资教练”不应该,不在教练在体制
①两个方案不矛盾,疗效不同,体质问题的解决是长期工程,请外教可以短期改善
②我方的方案其实有助于您提出的问题的解决,体制问题中本身就有关于技术的不重视,技术认知和理念的落后,聘请外教也有助于体制问题的根治
(3)对方数据强有力时拆解方式
如“网络用于交际使人更亲近”对方数据:大部分人94%的时间没有用网络交际
①质疑数据本身
统计方法与来源,怎么样算作用作交际,我和室友一起打游戏,和家人一起用网络看电影算不算在进行交际,但这些有没有被统计进这份数据里的网络交际中?
②数据正常,不足以论证观点
网络也是我们工作、学习、休闲的主流渠道,而我们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确实都在学习,休息而工作,交际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体。百分之六不足以说明让我们更疏远
(4)包辩题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我可以按照对方的方法把对方立场完全包了,指出对手比较的无意义,逃避了辩题需要比较的核心内容,而且如果对手在定义里包进你方持方的内容,那么它在论点中论证的好处究竟归属与哪个持方是存疑的。
(5)长逻辑链被针对
逻辑链条有时比较长,有时候就会碰到一种情况,对方辩友没有听懂或者装作没听懂。这个时候,往往会花费过多的时间用于解释。而在对方装作不懂的时候甚至会不小心打乱己方论证的节奏。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①拆分论点
缩短逻辑线 如“不应该允许营救式刑求”无效(把营救式刑求的效果很烂拆分成两个层面来讲:没有正面作用+效果适得其反,然后加上它的有违道德)→得不偿失
②质询提问方式
长链条不能一点点问,而是把逻辑推演的链条当初问题的前提,最后的问题以封闭式问题去问出结论,指向己方(例如:对方辩友,既然营救式刑求没有用,甚至还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在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您方认为他是不是还要允许)
(6)辩题里比较什么是根源之类的该怎么打?
校园网贷乱象丛生根源是消费不理性/制度不完善
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制度问题还是观念问题
①时间先后顺序,辩题中“消费不理性/制度不完善”何者先出现(结合数据佐证,比如_年我国已经有完善的制度,但那段时间学生消费不理性程度很高,催生了校园网贷乱象)
②影响力的大小,如纵向比较国家之间,_国有完善的制度,尽管他们国家的消费不理性程度比我国更高(可用超前消费程度佐证),但却不存在网贷乱象,以此佐证制度占据更大的影响力。
(7)对手追问我方具体立场的时候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大家经常碰到的问题,但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大家在赛前没有仔细考虑过己方的立场该坚持的论调,举例而言。
辩题·.高知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对方追问什么样的女性做全职太太不浪费
立场有二:
1.认可某类不浪费(自身选择+未曾接受过大量教育资源的,这样就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的投资)
2.认可每类都浪费(男女平等,家庭生活应该男女平均付出,女性也该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把时间全投入到家庭生活)
(8)定义达不到共识如何反驳?
这里面我想告诉大家的一点是其实有些辩题本质上的对抗就是定义的对抗,换言之双方定义是不会有共识的,比如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的,这个题目正反方的核心争议就是对正义观的理解不同,而这场比赛的任务就是通过交锋把你的正义观自圆其说并且告诉观众为什么在现实中采用你的正义观会有更高的效果
e.g:杀一救百是不是正义?
a.质询对方的框架(对正义的定义),首先要搞明白对手对于正义的理解观
b.提出一种自己的正义的框架,和对方相抗衡。
c.用其他例子套用你的正义观,说明己方的正义观更符合现代背景或现实认知
(9)网络匿名化对公众议题的讨论是否有利 ,正方说可以保护群众的隐私,如何反驳呢?
这里我想介绍常用的反驳思路的构建方法。
① A不是B 即网络匿名化不利于保护隐私
② A是B 但B不能证明辩题 即虽然可以保护隐私 但不能论证有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4.总结
1交锋即双方在论点上的对抗。
2首先论点要自圆其说,理论要有逻辑,数据要足够有力。
3要听懂对方的逻辑链,而不是单独对对方的一句话进行反驳,把对手的话放在对手的论证框架里理解,如果和对手论证框架无关的细枝末节的话就不要盲目去攻击
4数据打出后要深挖,接下去打完自己的逻辑链与拆解对手的逻辑链条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2
1.论证
每次我评新生赛的时候,往往最大的困惑就是听完双方的立论后,感觉和完成立场的论证都没有什么联系,而在具体的交锋中,又经常会听到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这样的提问:“难道您方不这么认为_X么”,而另一方则会回应“所以您方赞同_X么”。双方的交锋很火热,却驴头不对马嘴。我想究其原因,是很多初入辩论的同学并不知道如何在辩论上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具体的比赛中总是习惯于诉诸断言,而无法对于论点做有效的逻辑层面的检证和质疑。因此让我们从此聊起。
2.生活中的论证与断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最基础的论证,也就是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比如:
李宗晟总是和队长顶嘴
李宗晟被退队了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性的论证,它的重点不在于李宗晟被退队的事实,而是想解释发生这件事的原因,第一个命题则是给出了前提,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真的,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被退队。
同时日常生活里也充斥着断言,比如上文提及的李宗晟被退队后与朋友说:“王八蛋队长就是嫉妒我的才华。”朋友可能会问起他说:“为什么呢?”宗晟回答:“这事就是这样子的。”此时他的说法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断言,在每个命题里都包含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主项是我们要说的对象,谓项则是我们对此对象所要言说的,断言则是把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比如姚明是伟大运动员,郭敬明是烂片之王都是常见断言。但断言不等同于真理,也不构成一个完整论证,它的正确与否是有待检验的,辩论场上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当对手询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诉诸断言说“这事就是这样的”,逃避了交锋和检证。
3.类比
类比是我们经常用到一种手法,它是一种很棒的用来补充解释的手段,比如泰戈尔解释他心中美好的爱情的时候,他就是说“愿我的唉,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却又让你自由。”类比用来解释时是很容易帮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的,因为他可以利用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事物与有待阐明的概念间搭建桥梁。但在辩论赛中经常有人使用类比论证。大家都打过政策辩论,典型例子就是有人举证道我国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_年代的美国,_年代的日本类似,他们当时用了_手段,有效果。所以我们也应该用这种手段,它会是有效的。
而它的逻辑结构也很简单
A具有X,Y,Z,R,S,T
B具有X,Y,Z,R,S,T
A具有特性F
所以,B也会具有特性F
但要注意,类比不是一个严格的论证,因为即使A与B再相似,但毕竟他们不是相同,你也只是在概率上去推测B有多大可能呈现F,但并不是严格的论证。举个例子,比如Q叔和小岳岳长得很像,但Q叔却不会说相声。
正确的论证:有效性,真实性,相关性
一开始我讲过,论证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前提与结论,现在我开始介绍辩论当中最常用也最基本的论证形式,也就是三段论,它的它的逻辑结构也很简单:
大前提:每一个B都是A
小前提:每一个C都是B
结论:所以,每一个是C都是A
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每个校队成员都是校园辩论高手
梅子扬是校队成员
所以,梅子扬是校园辩论高手
三段论的逻辑图:它的推理根据是首先确定某一部分(B)是属于整体(A)的,然后得出某一部分(B)的成员(C)也是属于整体(A)的
大前提:约瑟夫.庞麦郎唱歌不跑调(Really?)
小前提:梅子杨是约瑟夫.庞麦郎(yes)
所以,梅子杨唱歌不跑调
以上命题的大前提出了错误,因此即使使用了三段论的格式,它依旧不是正确的论证。
此外,在普遍而言的论证中,前提除了真实性以为,还应该有和结论间的相关性。如果没有相关性即使使用了三段论的形式也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举例而言
阴阳师里能抽SSR的人手气好
李宗晟经常抽ssr
因此,李宗晟不应该被校队退队
这里的结论和最后的结论似乎有一些脱节,虽然大前提,小前提都是真实的,但也会让人觉得这个论证莫名其妙。但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小的修改,就可以让人明白前提和结论的相关性
校队需要手气好的人来抽辩论分组签,阴阳师里能抽SSR的人手气好
李宗晟经常抽ssr
因此,李宗晟不应该被校队退队
4.总结
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到了论证的基本单位是前提和结论,而确保论证的正确性要做到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论证前提的真实性,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明白这些,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的比赛里应用,比如为什么断言无效?因为断言只有结论,却没有前提,所以你要去追问为什么。为什么类比会失当,因为类比无法保证前提和结论间的相关性,所以你要在政策辩论里去强调一件事的因素有很多,你不能只挑其中一两个相似处就断定这是有效的。更进一步的,你会去检验对手数据的真实性,你会用你的数据去和对手数据相抗,而你的这些技术动作都是为打击和削弱对手前提的真实性。
更进一步的,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梳理你自己立论的论证框架,它是否具备论证的合理格式?它是否有给出前提理由?它是否有说明前提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只有明白了这些,在场上你才不会不知道要追什么问题,铺展什么内容。
掌握论证是一个辩手的基本功,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在场上言之无物,以及一味地躲避交锋,希望大家以后在观看比赛,打比赛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把场上双方的论证框架梳理清楚,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延伸性的阅读可以去看《学会提问》这一本书。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3
1.如何提高对辩论的理解能力
关键点:批判性思维的入门
其实关于辩论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绝大多数人都认可辩论很重要的是思辨能力的比拼,我也认同这点,所以我觉得想要入门辩论,就要先入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因为这是思辨的基础所在,而所幸,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入门,早就有前人为我们总结写好书籍啦。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的批判性思维,我自己读过这本书,我觉得这本是关于批判性思维书籍里,写的最像给辩手定制的书籍。至于原因的话,你看它的目录就知道了。
这本书的亚马逊的购买地址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 B. N.) 等著 (美)摩尔(Moore, 朱素梅 译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
阅读完这本书,对于基本的论证,定义该怎么做清楚,对手的话是否构成论证力度,常见的逻辑谬误,修辞技巧就有初步了解了,其实很多同学对于辩论之所以一直感觉是凭借感觉本能性的反驳却不知道该怎么提高,本质的原因是思辨能力的匮乏,缺乏对于论证的基本了解,不知道什么构成论据,什么只是细枝末节的话,对手那些不合理的话你确实觉得不对劲,可却难以用一个清晰的框架把它归纳出来,原因就在于对基本的逻辑谬误不了解,无法及时用归谬和阐述把它点出告诉评委,所以这本书,对于一个辩手的思辨能力入门,是必备的。
辩论赛中十分有用的辩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