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精】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故事《给永远比拿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读自学疏通生字词,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并讨论,把握文章中心。
4.回味课题,深化理解,提高认识,明辨事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感受高尚无私的胸怀,置生死于度外的品格。
重难点分析:
揣摩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面对一壶水和一张纸条的抉择。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给予的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一)教师讲述故事:高尔基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出示课件。
(二)学生畅谈生活中给予他人与得到给予的经历。出示课件。
(三)板书课题,过渡:我们看看《给予的故事》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本课的生字词,标好段落。出示课件。
(二)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导识记生字。课件出示。
(三)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置身场景,畅谈感受。
(一)学习第一个场景。
1、主人公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面临生死的抉择?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2、读了这一段,在你眼前展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想象着说。
3、假如是你,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茫茫的大沙漠,此时的.你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幻灯出示茫茫的沙漠,感受炎热与饥渴。
4、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一段。
5、主人公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他放弃生的希望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个场景。
1、过渡:他的坚强,永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支撑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命运之神没有抛弃他,这时他看到了一丝希望,是什么呢?
木屋、水壶、汲水器、纸条……
2、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
3、课件出示纸条上的话:“要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水。”
4、如何理解纸条上的话?
纸条上的话有两层意思:(1)满足自己的需求。(2)方便别人。
5、学生齐读,体会:当他看到这壶水和纸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
6、带着上面所谈到的这种心情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个场景。
1、课件出示第四段:水壶里有水,证明了纸条上的话有一部分是真的了。这时我们的主人公面临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是什么呢?
2、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3、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犹豫再三: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体会“犹豫”什么意思,“再三”呢?“犹豫再三”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4、把水倒入,按纸条上的话做。按纸条做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5、这时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设置悬念,承接研读。
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去做,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通读全文。
(一)听写生字词。
(二)四人小组内分段读文。
(三)过渡:是什么促使那个人按纸条上说得去做呢?
二、反复揣摩,重点理解。
课件出示: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一)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此时此刻,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
(三)主人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所以他在纸条上加上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谁来读一读他加上的这几句话?
(四)在茫茫的沙漠中,寸草不生,骄阳似火,主人公饥渴难耐,他如果不管纸条上的忠告,选择喝下水壶里的水,也无所谓错,而那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出示课件,学生展开想象讨论。
(五)主人公在冒着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也要试一试,为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这是何等高尚的品质呀。
(六)我们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个艰难的抉择,共同体会到了给予的幸福和快乐。此时此刻,你们想在纸条上加上一句什么话呢?出示课件
三、品味“给予”,总结全文。
(一)学完课文,你对“给予”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小故事中蕴涵着大道理,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四、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有句话叫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此时,老师有很多想给予同学们:课件出示
一束花
一句话
送去的是温暖
表达的是关爱
伸出你的手
别人握住的就是力量
露出你的笑
别人感受的就是阳光
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我相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你、我、他,我们大家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希望同学们可以永远的记住一句话:“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课下作业,推荐篇目。
(一)把《给予的故事》讲给家长和朋友听。出示课件
(二)搜集阅读有关以爱为主题的文章读,如《善念的回报》、《掌声》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一、复习
1.提出问题、感悟文意
g)找出自已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同桌(小组)讨论。
2男女互动学习。先由一位男同学代表男生把自已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再由一位女同学来帮他解决问题;女同学把问题解答完了再反问那一位男同学是否明白了,这位男同学或其他女同学可用书本里的语言、或用自已从收本上知道答案证明自已说的是对的。教师从旁相机点拔,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大家互动、气氛高涨的学习氛围。
如:(1)男:
我不明白为什么小白兔听见湖中传来“咕咚”一声便吓得撒腿就跑?它为什么不回头看看是什么?
女:
因为小白兔的胆子很小。
男:
我还是不明白。
其他女同学可补充。
(2)女:为什么猴子、小鹿、松鼠也跟着他们跑了起来。
通过男女同学互相提问、互相解答的学习形式,老师从旁相机指导,使学生明白,小兔、猴子、小鹿、松鼠它们没有弄清楚事情情的真相,轻易相信别人:而猴子能对事情问个明白、弄清楚真相,不随便相信别人。
二、品读句子、读书明理
a)课件出示,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狮子的对话,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一组句子练习读好。
b)通过请某某听我读、我能读好、我想听某某读、师生、男女、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读出小白兔害怕的语气,狐狸、猴子第一次说话也是害怕的语气,猴子奇怪、认真的语气。
c)思想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三、小组合作、演演故事
1、让学生自由找伙伴组合表演。
2、同步练习:
bǎ xià mian de yīn jié bǔ chōng wán zhěng
一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
kàn pīn yīn xiě hàn zì
二、看拼音写汉字。
jìn chū xiǎo māo mí lù huān lè qí zhōng( )( )( )( )( )
bǎ xià mian de zì jiā shang bù tóng de bù shǒu zǔ chéng xīn zì,zhài fēn bié zǔ cí.
三、把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小结: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板书:24、咕咚
湖响声
兔子喊咕咚来了
动物喊跑
狮子要看
结果木瓜掉下的声音
后记:
1.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诵读中识字、感悟和思考。
2.这节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能随便听信,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3.通过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找答案、思想感悟。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能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读写"孙悟空、脑血栓、血浆、编故事、慑子、恭恭敬敬"等词语。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儿童歌曲《孙悟空},配以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画面。
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家一定很喜欢孙悟空吧!那么,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一一《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
(板书课题:神通广大的"小孙悟空")
2.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扫清生字、生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圈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
(1)出示生宇卡片,指名认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
"栓"是左右结构,左边"木"的最后一画是"..",不是"~"。
"慑"是左右结构,右上边是"耳",右下边是"双"。
"液"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恭"的下面是"以”不要写成"小"。
(3)学生交流自己对生词的理解。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再指名开火车头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通顺。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为什么说这个"小孙悟空"神通广大?
(因为它治好了爷爷的病)
3.指名读课文第1-4自然段。
(1)爷爷得的是什么病?(脑血栓)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脑血栓的资料)
(2)"小孙悟空"是怎样帮爷爷治好病的?(及时清理了堵塞脑血管的隶奇主桨
.教师小结。
"小孙悟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吧!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
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指名读、正音。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
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
二、学习"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读,正音。
3.教师领读。
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
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
6.教师。
{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
三、学习"我能写"
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
(1)投影出示:xx老师穿着一条xx裙子。
(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
(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
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
四、学习"百宝箱"——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古诗。
2.配乐朗读古诗。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6.学生读背古诗。
五、课堂
学生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作业:双格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熟读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 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2个课时) 返回目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让学生读给老师或同学老师听,恰似给疲劳的学生注入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气氛瞬间进入了高潮。与老师或同学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待人接物、语言交际、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真可谓一举多得,设计绝妙。)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学单元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
2.激情点拨。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画,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板书:美如画)
3、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书写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以小见大的表达方式,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学会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2.通过探讨交流,表演等环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采用对比法理解文章内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做事情应该多动脑筋、开拓思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
2.懂得应对竞争,把握机遇。
教学重难点:
懂得老板几次给阿诺德提薪,而布鲁诺仍拿原来薪水的原因,从而获得做人的启示。
教学准备:
土豆、西红柿(图片或实物)、录音机、生词卡片(自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一)板书题目:“差别”
(二)提问:文章会写到谁和谁的差别?
他们差别在什么地方?
这些差别给他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效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用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
生词:薪水牢骚抱怨差别盘算汇报
预设:有些字在课文上是以人名的形式出现的,如“德”“诺”,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提高扩词能力。
(三)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长段落可由两、三个同学共同完成),听者可以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三、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意味深长的小故事:两个年轻人同在一家店铺工作,一个能够创造性地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个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做人的启示。)
四、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二、精读课文,谈体会。
(一)自读课文
(二)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明理由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一
1.文中2-9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布鲁诺是一个墨守成规、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远见卓识,不能预见事态的发展从而作出更好的处理决定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说:“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说明的。”
布鲁诺第一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从早晨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着一车土豆在卖。”
布鲁诺第二次从集市上回来说:“一共有四十袋土豆。”
布鲁诺第三次到集市上去,问了价钱。
2.请男生读这一部分,要求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配乐朗读)
预设二
1.文中10-12三个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阿诺德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对上级的话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做事周到缜密,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文中依据:老板让阿诺德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什么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有四十袋。”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还带回来一个土豆让老板看,不仅如此,他还带回了一个西红柿样品和那个卖菜的农民。
2.请女生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朗读这一部分。(配乐朗读)
预设三
1.文中第1自然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付出,会得到不同的收获。
文中依据:(一段时间以后,叫阿诺德的小伙子几次提薪,而那个布鲁诺的,却仍拿原来的薪水。)
2.教师相机提问:“这就是什么?”
这就是“差别”。(解题)
3.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部分,读出理解。
三、角色表演
(一)自由结合成三人小组,分好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好人物对话,演一演《差别》。
(二)表演结束后对照课文进行评价。
(三)请表演的同学讲讲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拓展延伸
(一)说一说本文几位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1.喜欢布鲁诺,因为他心中有不满,敢说。
2.喜欢阿诺德,因为他有思想、有主见,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创造性地执行老板的任务。
3.喜欢老板,因为他聪明,能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能让才能不高的人心服口服。
4.喜欢布鲁诺、阿诺德两个人,因为通过两个人的对比,让我知道了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事物,应该多考虑一下以后的发展,学会动态地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善于动脑筋思考,学会长远打算才能成功。
五、拓展阅读
本篇课文虽然浅显易懂,但给我们的启迪却很深,课下同学们可以搜相关作品来读,如:《曹冲称象》《一分钟》《悲观与乐观》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难点: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从一出生就睁大了一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在"好奇"之中不断成长,在"好奇"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头脑。然而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尽情地了解这些变化呢?昕报道,看电视新闻,读新闻就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将去接触新闻,感悟新闻。
二、明确要求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2。学生交流"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1)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或代替李老师向两位列军长说说心里话。
(2)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说听,再说说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
(1)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这则新闻报道中所写的事是值得人们肯定的,还是让人们否定的`?
(3)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品质?
(4)这则新闻报道是个别事例,你觉得作者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启示呢?
(5)李老师对两位列车长要说的心里话会表达什么内容?
2。教师出示一则新闻,谈读新闻的感受,为学生作示范。
(1)出示新闻。
(2)教师谈自己读新闻的感受。
四、学生读新闻,谈感受
1。学生自读新闻,写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推荐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五、学生收集新闻,与同学交流讨论
1。小组交流。
1)学生读自己新闻,说说自己的思考。
2)其他同学评议,提己的见解。
3)推荐好的新闻,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发言。
2)全班同学评议,教师点评士
六、课堂
通过交流,我们对新闻报道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后,我们将不断地关注新闻,学写新闻,将新闻报道中弘扬的那些好的发扬下去,让新闻报道的作用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了解新闻,多看新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爬山给你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谈谈你的父亲说过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对父子,听听他们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对话。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字词。
1、圈画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按预习笔记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画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齐读
(2)说说“我们”爬山与别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斯、凝、煮、燃、慧”。
三、检测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继续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在课文中找到父亲第二字说的话,并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思考。
(2)学生带问题思考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3)你能举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吗?
2、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1)齐读本段课文。
(2)小组讨论
A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B说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3)把父亲三次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说说学到了怎么样的智慧,并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检测反馈
1、巩固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拓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听一听有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用心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板书设计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顶
重要是否尽了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小镇、诊所、婴儿、徐徐、冻僵、多余、忠灭、哀鸣、碾雪"等词语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相关画面: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灯都亮着,仅仅是为了给一个出诊的医生照明回家的路!这情景多让人感动啊!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寒夜的灯光》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板书课题:寒夜的灯光)
3.学生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画出生字。
(1)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记忆的字有:
真-一镇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②换偏旁记忆的字有:
珍一一诊缰一一僵
(2)指导书写。
"镇"是左右结构,右边"真"里有三横,不要少写。
"杂"是t下结构,上面是"九","水"。
"荒"是上下结构",非""亡",不要写成"~"。
3.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4.再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交流)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讨论:(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寒冷的夜晚,有人请"我"出诊)
(2)说说你从文中还读懂了些什么?
(夜晚很冷;农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课堂
1.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
2.学生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这次班会的"趣"。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次班会的主题是什么?
二、走进"有趣的班会"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2、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
3、全班汇报,归纳。
(1)在班会上陈思同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4、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
(1)爱迪生年幼时和同伴做让人充气升天实验的故事。(人们根据这个实验发明了送入上天的'气球)
(2)课件出示:
奇思妙想特点
发明像金箍棒似的书包能变大变小发明会说话的钥匙能自己说话发明像气球一样的旅行袋能悬在空中发明不怕摔的眼镜摔到地上能自动弹到手里给马路安个拉链可以随时打开
我也想发明…
①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写出来,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吧!
三、领悟班会的主旨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说说对班主任那段话的理解。(学生自由交流)
3、与小组同学一起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感悟这次班会的"趣"。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的学习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要求】
1、学习各种不同的讲道理的方式、方法,了解不同的文体特点。
2、学习把握不同文体中的主要内容,领悟文章深刻含义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哲理单元,或故事、或童话、或诗歌表达见解,阐明道理,是人读后受到启迪。
阅读链接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阐述道理的文体,寓言、打比方、哲理诗漫画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理。
阅读链接是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扩展和补充。
用故事讲道理
通过众所周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了解寓言的特点。
用打比方讲故事
以《泗水河畔师生游》以及两幅蕴含哲理的对联,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说理的委婉与奇妙。
对话框里的文字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指导学生课外了解更多的揭示道理,蕴含深意的作品。
【教学建议】
教材介绍的几种讲道理的方式不必面面俱到地让学生了解掌握,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一种方式,深入了解、研讨、学习,学生在搜集资料、创作、理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巧,享受学习的快乐。以下几个方面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某一角度深入进行。
一、自读《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了解语言特点。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寓有寄托的意思,所谓寓言,就是作者用故事的形式巧妙的表达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这些故事很简短,含有比喻和象征的意思,蕴含着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是艺术化了的人身哲理。寓言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用生动、机智的故事寄托自己的生活经验。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和游说之士,大量吸收和借用这类民间故事,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一种手段,他们进而创作新的寓言故事,以便说理生动、通俗易懂。
韩非子是当时最杰出的寓言作家,先秦寓言故事,《韩非子》一书中不仅多而且精采。大家熟悉的有《滥竽充数》《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等。
关于寓言的特点,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与了解,例如《陶罐与铁罐》《伊索寓言》等,本次教学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的故事,尤其是搜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进一步感受寓言的特点。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寓言故事,编辑成册或张贴出来大家交流、评议。
二、了解打比方说明道理的好处,学习打比方说明道理的技巧。
中国人说话爱打比方,用于文章叫比喻。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通晓明白,帮助人们理解问题,所以好的'演讲者都会打比方。
打比方的第一个关键是要抓住共同点。换句话说,原问题和所打的比方必须具有相似点。
例如孔子用水比喻人的道德修养。“水奔流不息,是不予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谁没有一定的形状,或长或方,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谊……”再如孔子曾经还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他说:“逝者如斯夫,不彻昼夜!”水的一去不复返不正和时间的流逝一样吗?
打比方的第二个关键是必须用简单的东西来比喻复杂的问题,而不是用复杂的东西来比喻简单的问题。水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而人的德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孔子以水相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君子”的德行修养。
水还用来可以比喻什么?生活中常见的哪些事物还可以用开打比方说明道理?开启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发他们大胆想象是这项专题研讨的关键。
三、搜集有关哲理诗、对联,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哲理诗,并从中体会诗句的含义,加强积累,以便写作时能够恰当地运用。
以下诗句可供参考。
1、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迷茫中坚定执着地前行,才会有希望的惊喜。
2、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世间万物总不能摆脱消亡,但是同时又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表达一种欣慰的情感。
3、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一种历尽艰难险阻后取得成功的骄傲情感,告诉人们成功的韵味,从而激励世人。
4、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人应当有奉献自己,服务他人而且默默无闻的精神。
5、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站的高看的远,每个事物都能发挥他的作用,即使饱受他人的压制摧残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6、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死而后已的一种爱恋。感动他人的往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以好好去守护他人吧。
7、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
自然万物包括人都是分分合合,不必难过,可是你不是他,怎知别人的痛苦。表达无奈时的内心感受。
8、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就该豪迈洒脱,不谓权贵,做自己想做的事。
课时安排:本课建议教学2`3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习作指导
教学重点:习作指导
教学难点:习作指导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读的书也越来越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常常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为他们的快乐而微笑,为他们的痛苦而流泪,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
读了文章,何不把自己读书后的体会和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呢?
二、明确习作要求(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习作7"。
2.明确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读后感。
3.弄清什么是读后感。即:读了文章、书籍后有体会,有感想,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4.明确写读后感的`好处。即:可以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拓思路
1.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写好读后感?
2.全班交流。
3.教师:写一文章或一本书籍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文章或这本书籍,知道文章或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
写读后感,可以就整文章来谈,也可结合文中的部分来谈。
四、指导选材
1.谈话:回顾自己课内外读过的书或文章中,最让你难忘或深有感触的人物、情节,想一想自己当时的读书感受及联想到的人或事,跟他人说一说。
2.与同桌交流。
3.小组内交流。
4.说得好的,每小组推选1-2人,在全班交流。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巩固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尊严》教学反思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抓住三处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上,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那三处对话。在学生谈体会时,我发现但学完后,我觉得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大多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上,所以,后来我也稍做了补救,总结时,告诉学生,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在有钱人面前不低头哈腰,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都是“尊严”,课后,我让学生再阅读“尊严”的故事,加深对这两个字的里理解。我想,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能辨析形近字.培养幸生的观察能力和识记能力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
"万花筒""我发现""我知道""读读背背"栏目的内容。
教学难点:
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初步领略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万花筒"的学习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3.点拨:你发现这两组字有什么特点吗?("吩""纷""粉"都有共同的`部件"分""绪""诸""暑"也有共同的部件"者")再仔细观察,它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和"者"写得较宽,占的空间较大)
4.引导正确书写。
真是"火眼金睛",观察得真仔细。
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并交流识记妙法。
6.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展示。
二、教学"我发现"(课件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读这四个句子,并指名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得"在不同句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3.教师点拨:它们仅仅是读音不同吗?(意思也不尽相同)
4.再读句子,标出它们各自正确的读音,并说说各自在句中所表达的意思。
5.:要正确理解多义字,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
三、教学"我知道"
1.引人: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就是精髓,谁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作者?
2.指名学生回答,并书写。
3.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4.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阅读四大名著。重点阅读《西游记,感悟其中最感兴趣的故事或人物。做攸笔记,为展示读书成果作准备。
四、教学"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查字典。
2.指名学生朗读。
3.熟读,背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练习六》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辨别形近字的词义和用法;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学会鼓励;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装”、“帮”。
二、教学要求:
1、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形近字。
2、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鼓励。
5、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
四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小芳正在调查有关噪声的问题,她查到了一段有关噪声的资料。
(2)出示这段语。
(3)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借助工具书,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
(4)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齐读这段话。
(5)在文中画出下题所提到的词语。
二、教学第二部分
1、把这些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2、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
(1)读读这两个词语所在句子,并想想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它同学补充。
(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
(4)“需要”是要求得到,一般与某个事物搭配,而“须要”则是一定要的意思,一般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
(5)你能用这两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3、利用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
三、教学第三部分
(1)你能帮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
(2)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
(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
即字的偏旁与意思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
(5)小组合作编顺口溜。
(6)互相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一)教学成语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4、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
5、做游戏,让一个学生悄悄看一个成语,然后做动作,其他同学猜。
6、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诗《小池》
1、借助工具书及诗集,自学这首诗。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这三个字。
(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垮、碎、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左半边都比较小,或半边较宽且高。
(4)教师范写“垮”。提醒学生注意:“提土旁”稍小,偏上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读书上出现的在三个例子。
(2)怎样鼓励,互相讨论、交流。
(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4)分角色扮演。师生共同评议。
3、拓展。
(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
(2)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