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守望一方净土作文

守望一方净土作文

凉月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守望一方净土作文

这美丽而又脆弱的地球,请尊重文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不要等世界末日真地到来了,才幡然醒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篇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首《定风波》,寂寞地躲在《念奴娇》的身后,拙眼的人们似乎只看到这位诗人的豪放与旷达,却遗忘了他一直拥有的一方净土,忽视了他精神家园中的另一片天地。苏轼一生多次遭贬,可是心灵中的那方净土,成了他一生的守望。

苏轼第一次遭诬,被贬为杭州通判,面对新派的实权人物,他无法为自己辩解,也不屑为自己辩解。他带着愤懑的.心情来到杭州。杭州的秀丽风景吸引了我们这位大诗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优美的诗句足以体现他对自然的热爱,也正是这美丽的江南土地,抚慰了他落寞的心灵。

一场被史学界称为“乌台诗案”的文字狱,不仅差点送了苏轼的性命,还成就了又一段难以逆料的历史。舒亶、李定、王圭等一帮小人,竭力想致苏轼于死地,他们一起来诋毁围攻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被贬到了黄州。

苏轼的黄州生活是孤独的,“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境遇是多么悲惨。可是他在给友人李常的信中说,“虽怀坎于时,遇事者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这么真诚的心语,这么洒脱的情怀,不正是他守望那方净土的体现吗?他在黄州过着“自爱铿然曳杖声”的闲适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劳苦之中,亦自有乐事”。他没有被那些阴鸷小人击垮,更没有被艰难的生活压倒,他仍然吟唱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那片偏远、寂寞的地方固执地种植着快乐与自信。

当我们背负着生活的重压蹒跚而行时,蓦然回首,依稀可见在黄州赤壁江边,傲然站立着一位满腹“不合时宜”的诗人,他正守望着那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篇二:

轻轻的你走了,真如你轻轻的来,你轻轻的挥手,不带走什么,却守住了心灵的那一方净土。——题记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烛我独清

取一滴晨露于江畔行吟,屈子批发仰天长啸,三闾大夫却屡遭贬滴,心系朝廷却无法为主分忧,为名解难,大喊一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烛我独清”,滔滔的汨罗江水波荡漾,无尽的伤感只能湘江水倾诉。心中的清,不逊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中的恋,不亚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心中的爱,不少于杜甫的“穷年忧黎名,叹息场内热”。

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跃然跳进汨罗江,他的死,换来了无数人的崇敬和爱戴,同时,也守住了心灵的一方净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当美人自吻于怀中,无拘马无法突破重围,他可能犹豫了,是举棋投降,还是,他自吻而死,亦没有想到过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宁可站着死,也决不跪着苟切偷生。他死了,他至死至逾都是对过家忠心耿耿,他的死,守住了心灵的那一方净土。我至今记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才高八斗,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每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真的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啊!他从不叹息生不逢时,只是叹息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他选择归隐山林。他的行为被后人所称颂,同时,也守住了心灵的哪一方净土。

感谢历史的滚滚巨轮,让我降生余汪洋浩瀚的知识时代,感谢上帝的清正廉洁,让我受守住了心灵的那一方净土。

篇三:

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题记

地球是美丽而又脆弱的,而文明恰恰是地球的庇护所。失去文明,地球将是一个死亡的星球。

人们知道文明是那么重要,但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讲文明呢?“文明从我做起”已变成一句口号。

走在学校的路上,常常会看到恶心的浓痰,黄黄鼻涕,偶尔刮过一阵风,地上的垃圾灰尘便肆虐而起,让过往的同学们忍不住咳嗽几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怎么可能学习呢?

我常常听到爸爸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我们家乡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树木葱茏,百草丰茂。天是蓝蓝的,水是甜甜的,空气是新鲜湿润的……春夏季节,孩子们放学回来,在河里摸鱼,在树下看书,在草地上嬉戏。

那是多么快活,多么惬意,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啊!

可如今,小河变成了臭水沟,河面布满脏泡沫,两岸寸草不生,苍蝇,蚊子成了这里的居民……想到这些变化,我不禁心痛!

现在有的人啊,根本不知道文明为何物,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及文明,严重的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据《中央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鸟雀将1200多亩的桃树嫩芽啄食殆尽。鸟雀为什么会吃树芽?据分析,其原因是人类不知道文明,过度使用杀虫剂,让鸟类无虫可吃,从而改变了生活习性,不仅不再帮助人类消灭害虫,反而危害起了植物。

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但我们在看到这些阴暗面的同时,也应看到光明。我们应该认识到,文明其实很简单。一次主动的让座;一句真诚的道歉;一个温馨的微笑;少吐一口痰;少扔一片垃圾;少浪费一滴水……

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维护地球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人类啊!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地球,请尊重文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不要等世界末日真地到来了,才幡然醒悟!

在这里,我要向全世界人民呼喊:还我一个文明,还我一方净土!

篇四:

林清玄散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幽而大气,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