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小巷经典散文

小巷经典散文

念旧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巷经典散文

山里的人家住得比较散,很少有毗连的,即便是邻居,俩家都会建有各自的围墙,而围墙与围墙之间自然变成了小巷。

我们村子是依山而建的,所以各家各户的房子一排一排的,层次感很强,从远处看,后面的人家就是前面人家的二楼或者是三楼,一到山花遍野的时候,有时会产生空中花园的幻觉。

那时的我们是没有心思去审美的,总是置身于小巷之内,嬉戏着各自的童年。

围墙都是用石料建的,也就是开春的时候从山上开采出一个塘口,剔出浮土,便是满满的石料了,那是石塘。谁家动的手,石塘就是谁家的,反正山上有的是石头。然后只要使用少许的火药将其炸开,便是随处可见的石块,再找一个运载工具,将石块堆好,人在前面用一个麻绳背着往,石堆就可以前行。由于是下山路,所以也不怎么费力,旋即就来到了家门口了。

那个工具具体叫什么名字我现在说不出来,形状很简单,是一个用四根粗大的木料做成的长方形的方框。底下很平,为的是和地面的摩擦力小,人在前面拉起来也不费力。由于世代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完成运载的,所以,从山上到每家每户都有了天然的轨道。

每到需要上山采石的时候,父亲便会在那条轨道上撒上青草,使得轨道很平坦,也还保持着大体仿佛的坡度,此外在堆放石头的时候,将前面堆得少一些,后面的重一些,他在前面只用手一抖,石堆便动了起来,人甚至都可以站在一边或跟在后面,石堆就会自己行进到自己的门口。

我们在边上看着是如痴如醉,甚至想加入石堆,领略这风驰电掣般的感觉,但是显然通不过,因为,那里面暗含着危险。

石头进家之后,父亲便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我时常怀念我们的`那个村落,我一直惊讶于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好像都是石匠、瓦匠似的,什么采石、砌墙的全部都是自己忙活,就像我家盖房子的时候,好像父亲一个人就能搞定,事实上也应该就是他一个人搞定的。在经过一个春天之后,我家的后院就被高大结实的石头围墙包裹住了。

我家是这样,人家也是这样。我曾经疑惑过,都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状况,干嘛要建围墙呢?后来明白了,原来是防范野狼还有狐狸!

自打我记事之后,就只看见过一次狼,距离还比较远,而狐狸几乎就没有再见过。现在对孩子说这些动物,他们却总是联系一些读物来推测这些动物,比如狐狸自然都是聪慧的,而狼也成了团结的代名词。这些将被定性,可能延续到我们的后人,而显然实际的情况未必是这样,父亲说他就亲眼见过狐狸在月亮下跪拜的虔诚,而我的舅爷爷的一只眼就是被狼伤害的,不是我外婆手快,他早已不再人世了,这是狼的凶残!

没有见过狐狸,却也时常听说过狐狸进入人家的鸡笼吃鸡的,所以围墙的防范是必要的。至少早那个时候,这些动物比人更加凶残。

防住了动物却也隔离了我们的玩伴,不似原先的敞亮,端着饭碗就走到了一起。现在都是吃过饭之后,我在围墙里吆喝一声,那边立马就有呼应,我们的交汇地点就在小巷内。

小巷不长,二十来米的样子,就是我们房子的侧面长度加上围墙一边的长度,小巷的这头是宽宽的泥石路,因为两边没有了高墙的陪衬自然不能算在小巷之内,而另一端则又是一个长长的石阶,那是到后一排人家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个小巷实际上左右的两家加上后面的一家三家夹击出来的,这三家又因为这天然的小巷的存在而若即若离地联系在一起。

小巷的地面也是天然的,有泥土也有碎石,坑坑洼洼的,一边还有一条小水沟,水沟里常年流着溪水。那是因为山上好像总有着流不完的水似的,夏天有时水量还很大,能把真个小巷都淹没了,我们倒是舒心地很,正好可以赤脚在里面肆意地淌着。大人问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振振有辞地说,那是在捉鱼,能把他们的大牙给笑掉了。

我现在有时喜欢赤脚在鹅卵石上步走,引来许多人的好奇。妻子会说我有辱斯文,我才不理会他们,下里巴人没什么不好,我的乐趣我知道。不过我把脚抬起来仔细瞅瞅,我的脚底板的确比一般人厚实,即便是走在细石子上,我都觉得是在按摩,而不像他们动辄会发出惨烈的尖叫。

我和以阿三为主的玩伴们在小巷里创造着各种新鲜的游戏:有时会在门口的柿树上摘下几个青柿子,往小巷边上的水沟里一埋,到了第二天掏出来,在水里洗洗或在衣服上擦擦就能吃;还有就是从山上的竹林里砍一些小青竹,按照竹节锯成很多段,然后在水沟里用稀泥做成许多拦水坝,把这些竹筒埋在水坝的底部,变成了小水泵——我们叫做打水机,这样就能改变水路,我们想让他往哪儿流,它就会往哪儿流,体验着大禹治水的乐趣,也最终会把小巷变成了纵横交错的水道;至于缺水的时节,比如冬天我们就利用小巷内的碎石片在那儿搭建小屋,石料为主,至于木料只要在边上的树枝上随便折几根,就可以当作椽子和立柱,上面再铺上一层草,一间别致的小屋应运而生,我们开始安排着这间草屋将来留给谁用来结婚,过后便又是一阵打闹。

小巷内的游戏还有很多,不过记忆已经模糊了不少,也就很难说全了,不过总是满满的快乐。

稍许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开始爬树了,也会利用着这些树木而登上墙头,玩一些相对刺激的游戏。最厉害的当属“打枪”了,找一节小青竹,截成两小段,在竹筒的两端塞上山上的小野果,然后用一根筷子稍作加工,抵住一端,左手持住竹筒,右手一用力,那筷子自然推动着前面的果子将另一端的果子弹射出去,果子出膛的时候会发出“啪啦”一声响,那要是射到别人的头上,立马就能鼓出一个大包。于是后续的工作又来了,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索性就用竹叶变成一个圆圈套在头上,像电影中的战士,既威猛,还能起防身的作用。

这样刺激的游戏大人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即便是吃了亏,也是打死都不说的,还得替对方瞒着,所以那时额头上的包不是蚊虫叮咬的就是不小心碰到了什么。不过好像那时的大人不想像我们现在这般细心,不太留意我们的这些劣绩,所以好像并没有露馅。

我们的个子在长高,墙头越来越矮,小巷也就越来越短了。两旁的树木也还是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凋落着,家中的父母在集镇上做活,儿时的玩伴纷纷外出,唯独我依然留在家乡教育着下一代这些继续戏水玩“枪”的孩子。小巷成了我的自留地,每到晚上,我会走出家门,徘徊在这窄窄的小巷,有意无意地踢几下小石块,漫无边际地遐想着,遐想中有自己的境遇,玩伴的现状以及远方的同学和另外一些依然占据着自己记忆的人,那时,月色如瀑,夜凉如水。

终于又一次我还是让小巷热闹了一回。我周六闲着在家,忽然一个同学来了,我是不会烧煮的,另外在山里也买不到什么菜,我就盯上了散养在院落里的公鸡母鸡。我想何不捉上一只鸡,让别人帮我烧熟了不就可以了吗?我们说干就干,一时间院内可真是鸡飞狗跳,两个笨拙的小学教师生生逮不住一只鸡。我那同学看到了围墙,想到了巷子,就对我说:“我在院子里把鸡往围墙的洞口方向赶,这些鸡势必往外钻,你到巷子里的外洞口堵着,怎么着也能逮一只啊!”。事情完全按照他的预设在发展,我弓着腰蹲守在小巷内,一只只鸡鱼贯而出,他在里面老问我有没有逮着,谴责我的笨拙,怀疑我的诚意,我实在熬不住了,整个身体趴在鸡身上,大功告成。那时,我一身鸡毛,巷内飞花满地。可怜的还有那些走出小巷并没有让我们逮住的公鸡母鸡,在外流落了好几天才陆陆续续回到了我的家里。

那天中午,我俩面对一盘香喷喷的母鸡,大口地喝着酒,年轻的率性与真诚完全倾泻。

那样的场景至今难忘,难忘的还有那古老的房屋,斑驳的墙面和侧面沉默的小巷,当我最后一次站在小巷的时候,我忽然想端起酒杯,对着这即将逝去的一切,轻轻地问一句:能饮一杯无?可是连回声都没有。

时过境迁,老屋不再了,村庄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庞大的水泥厂,山上的石料成为他们挣钱的工具。在鳞次栉比的厂房中间,我们找不着回家的路。

偶尔,我和儿时的玩伴会见面,和当初的同学也有交流,吃吃喝喝也算是家常便饭,可很多时候觉得是在应付,是在消磨时间。有些失去的东西注定是回不来的,我们只有目送着他们的归去。

我的孩子逐渐长大,在四角的天空下,他只能成天泡在题海与游戏中,也彷佛有着做不完的作业和玩不尽的游戏。看着他总是一个人的身影,我时常觉得,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他的童年缺少了一份那个小巷独有的喧闹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