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应采用的创新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应采用的创新教学方法论文
一、前言
当前,在初级中学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更充分的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农村美术教育也积极投入,像制作黑板报, 纸版画、书法美术创作比赛。。但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美术活动班的辅导老师,即如何突出农村美术班的美术活动的特点,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如何发挥农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绘画的个性,因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社会观念、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经验、地域特点的限制,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有较大的差距。如何针对乡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增强对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帮助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形象的思维,和认识形象,指导他们的头脑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地美术活动,使学生借助他们自己的实际活动对视觉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阐述他们自身所能理解的艺术语言以及他们所运用的个人方式,或者是讲个性,近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于事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认识的前提下,我们还应当注重乡土化的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挖掘学生认识农村日常生活所具备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于农村生活的关心和热爱,逐步提高他们个人对于美的修养,尽管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并不能使他们将来成为艺术家、美术家,但由这些美术活动而产生的影响将对他们的终身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美术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美术课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即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审美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差距,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认识差异。他们很少甚至从未受过美的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也很低。这就要求作为农村的中学美术老师,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也激起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农村美术教育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孩子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及城市孩子,但是并不等于农村的美术教育就比城市的美术教育困难许多。相反,农村美术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让农村美术教育有着无限地就地取材的机会。例如: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奇峰秀岭、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激发人们无限的美感;端午节、元宵节、七夕等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富有强劲的艺术生命力,这些都给农村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执行者,我们就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认识并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摄取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只有这样,农村美术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优势固然存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制约着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反映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1.主观认识不足:由于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少人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尽管上级一再强调必须开齐上好各门课程,教育部也签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但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学校至今未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课程开齐开足美术课,更别提投入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家长和学生也极少甚至一点也不把时间花在美术学习上,这就决定了农村美术教育陷入了瘫痪阶段。2、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曾经看过有一篇调查报告中陈述一个调查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所“赞许”的,同他们在闲暇时间中所热中的大相径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出在教师使用的方法上。其实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故事,动人、通俗的陈述使学生对艺术品和艺术家先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用分数或其它奖惩方法使学生按课本,大纲或教师的要求来对艺术品做出真实的评价。相信在理解基础上的评价会来得真实,而并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真正养成比较高的艺术品味。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现代,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3教材内容安排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没有针对农村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安排教材内容,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教材内容简单划一、强求一致、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倾向;传统美术教材过多地引入中国古代、本民族的艺术作品,排斥了中国现代的、以及外国的艺术作品;没有将美术与农村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没有适合学生参加的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农村孩子知识文化水平的不及与教材的内容出现了断层。这些客观原因也造成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困难和低糜。
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几点问题以及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当前的农村美术教育方式应力求创新,采用先进的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
现在的美术教科书都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性、深度以及魅力。这一点的发展正是美术教育在制作创作领域中突飞猛进的结果。说实在话,美术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单纯依靠老师的教是无法激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美术的魅力就是体现在运用、制作、创作的活动过程中,而从事这一过程的.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学”便提高到一个高度,成为美术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发展到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这不仅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它学科的发展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形式的刺激,学生只有有了对美术的独特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渴望。在美术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包括扫描仪、投影仪,幻灯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例如,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事先总要做大量的示范作业,有时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这就需要扫描仪的帮助。如五年级的美术课有画梅、兰、竹、菊“四君子”,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图片,通过CAI演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感受,从而再进行临摹、训练。同学们既高兴又启发了想象,整堂课至始至终都有趣味。这样的课,他们自然爱上,而重点、难点又在欣赏中解决了。在上手工课时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边示教,但终因空间狭窄、视野遮挡、前后不连贯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小小的剪纸课教学,教师剪完作品后,平着展示给学生,和放于幻灯机或投影仪上放大,二者的效果就不一样,后者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可以诱导学生的创作欲望。总之,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体积小、资金少等特点,一般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能掌握。只要教师教学中应用得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3、联系农村美术教育实际,鼓励学生创作。
要全面提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质量,仅依靠教教材、学教材,那是远远不够的,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如何挖掘新课程美术的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美术课的教学实效。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来,努力开发农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即充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如:野外写生、萝卜雕刻、稻梗手工艺术、家乡建筑、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教学资源的背景下,寻求到全新的,充足的,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新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去创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杜绝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我们应该多多地采用鼓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挥。
4、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对学生自由创作的作品,我们切忌以自己成人的眼光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他们对世界对生活的领悟水平,多肯定学生独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从而喜欢创作。传统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美术作业就像一件任务一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让学生临摹书上现成的作品而忽略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创新。而现在就学生作品来看,非常全面地从色彩、形状、构图着眼,并表现在创作作品中的美感特征为标准,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美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用各种美术材料,从而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新的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是值得肯定的。
四、结语
农村中学开展美术课的目的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帮助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形象的思维,和认识形象,指导他们的头脑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地美术活动,使学生借助他们自己的实际活动对视觉语言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阐述他们自身所能理解的艺术语言以及他们所运用的个人方式,或者是讲个性,近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于事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样的一种教育认识的前提下,我们还应当注重乡土化的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挖掘学生认识农村日常生活所具备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于农村生活的关心和热爱,逐步提高他们个人对于美的修养,尽管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通过美术活动的教育并不能使他们将来成为艺术家、美术家,但由这些美术活动而产生的影响将对他们的终身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新课程的特点,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主动、大胆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农村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的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的农村美术课堂将会是形式各异,多姿多彩,大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