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凉人心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柏拉图的理念论内容及其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在各个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事物之后,其实是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变的规律性认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柏拉图理念论内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理念论的提出

如果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什么里程碑式的人物,那一定非苏格拉底莫属了,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主要都在探索自然的本原,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家们不只是关注像本源那种自然哲学了而开始去探讨和关注道德的哲学,也就是"美德即知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了,如"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德性的知识,要提高人的内心境界,就必须要分清和辨别真伪,美丑和善恶,但是,具体的美德因为个人,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那种最真实的,永恒的美德,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去寻找,这继承而且深刻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心灵内在原则、定义,所以最后,柏拉图创立了理念论。

柏拉图在充斥着民主派与贵族派你争我夺轮番执政的战争中长大,目睹了他们之间彼此厮杀的场面,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战争之后民主政体被废除了,暴力镇压人民的政权让柏拉图感到失望,民主政权复辟后,这个政权又残忍的处死了苏格拉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开始产生了"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认为只要人变得善良了心灵得到净化了,社会和国家才会稳定和安宁,所以他企图"以德治国",主张哲学家去统治和改造国家,为"理想国"而奋斗,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理念论的内容

柏拉图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平时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变动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而概念并不只是说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抑或道德的领域,它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一般概念也可以叫做"理念"。

而我们这个客观的独立的现实世界,其实就是由所有的理念组成的,也就是理念世界。我们平时生活中感觉到的具体的万事万物,这样的世界是虚幻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最真实的,真正存在着的。这样,在柏拉图的理论里,自然也就出现了"真实世界"与"幻影世界"两种不同的世界,它们之间是相互对立的。因此,柏拉图真正的实在(即理念)的根本标志就是永恒不变的明确的东西,而那些变动不定的,不能明确表达的东西,就决不能是"真正的实在"。这个观点贯穿了柏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

关于真实世界和幻影世界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他在"摹仿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有说","摹仿说",是指认为理念是原型,个别事物只是"摹仿"原型产生的,而"分有说",是说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它(们)"分有"理念。

所以说,理念和具体事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理念是永存的永恒不变的,具体个别的事物是相对变化的,各类事物都有理念,而且分别四个层次,具体事物的理念是最低级的理念;紧接着较高点的是科学的概念;然后是艺术道德的理念;而最高级的理念就是"善"。它也是其它理念追求的目的。

柏拉图对知识论的不断的挖掘和探索,才最后真正得出了理念论,所以知识论和理念论都是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彼此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平时生活中,对感性的感知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理念世界是永恒存在着的'知识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想找到真正的认识,那必然是需要认识到理念,而理念的实际本质其实就是事物的一般概念,所以知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其实也就是对一般概念的一种认识。而这种一般概念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真正的达到。柏拉图把认识的对象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永恒不变的可知世界(理念世界),另一方面是生成变化的可见世界(感觉世界),那么同样知识也是分为知性和理性的,而且有理性知性信念想象从高到低四个不同的等级,那么我们对世界认识的程度就取决于认识对象的真实性。这种理论在人类哲学认识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理念论的影响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整个哲学史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在本体论上是一种认为存在着不变的理念世界和可变的物质世界的观点;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否认通过认识现实世界而可以通达最终真理的认识论路径。在伦理学上是一种对现世的否定态度。在美学上是一种强调符合理念的和谐的美的思想。比较明确的路径可能是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等),奥古斯丁(重要),中世纪早期,中世纪后期的阿奎纳反对者(比如根特的亨利),文艺复兴(比如菲奇诺),某种意义上的整个德国古典唯心论。所有这些以及其它思想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柏拉图主义的某些因素。柏拉图的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和他某种意义来说对立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诞生,这两者的思想斗争是到近代为止整个哲学史的主轴。而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尼采的哲学起点,也是对柏拉图主义的全面扬弃。

【参考文献】

[1]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28-29.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0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8.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7、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