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国债意味什么?记者采访财经界人士
颜面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3000亿国债意味什么?记者采访财经界人士
在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所作的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记者注意到,2002年收支相抵后,赤字达到3098亿元,比上年增加500亿元。这么多国债怎么还?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吴树青和全国人大代表、财政部财政科研所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杨周南。记者:在项怀诚部长所作的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中,2002年要出现3098亿元的赤字,这一数字说明什么?吴树青:去年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以7.3%的增长率一枝独秀,应该说国债起了很大作用。现在国家的赤字增加是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联系在一起的。赤字为何每年增加?这是因为增加了国债。自从国家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国债开始计算在国家预算内,这样每年财政赤字也增加了。杨周南:国债也是一种消费理念,中国人的习惯是不欠债,但是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提前消费一定的债务,这是正常的。目前,国债主要用于重点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补贴,我们需要国债。另外,国民经济在全球经济状况不太好的情况下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说明我们在今后几年里对国债的偿还能力是有保障的。记者:发行国债有什么意义呢?吴树青:这几年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太好,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大投资,但现在社会投资还不是很容易启动,通过发行国债来扩大投资是一个很现实的途径。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国债起了很大作用,去年我们税收增加2000多亿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国债拉动了经济发展,从而增加了所得税和增值税的收入。记者:如何判断国债发行是否适度?吴树青:赤字规模是不是合适,首先决定于它是否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财政没有赤字、经济不发展,财政收入也上不去。看起来财政收支平衡非常好,但并不意味着经济状况很好,也不意味着财政基础很好。国债对经济运行的推动力、偿债能力,是适度与否的重要指标。如果推动经济不好,老也偿还不了,偿债能力削弱了就会出现偿债危机,从而导致财政危机。如果国民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不断增长,这些钱还起来就很容易,说明国债投放适中。记者: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说,“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安全线以内,发行长期国债还有一定的空间。”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吴树青:欧盟有一个计算国债的比例标准,即国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约占60%。我国过去一共发行了5100亿元国债,加上今年的1500亿元,总共是6600亿元国债,而国内生产总值95000亿元,国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当然所谓国际警戒线只是欧盟国家环境下的比例,只单纯看这个数字也不科学。记者:什么时候我国经济能不靠国债促发展?吴树青:当我们的国民经济不依靠外力——国债刺激,而走上良性循环轨道,那时有可能实现不靠国债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