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新课程培训中的“对话”

新课程培训中的“对话”

别认怂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新课程培训中的“对话”

  2002年7月9日,全国高考最后一天,我区教育局邀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陈卫和老师对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为我们新学期开始美术新课程实验做好前期准备。上课之前,陈老师播放了国家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一所小学一年级美术录像课——《瓜果飘香》,且提出要求:让我们看后作答,递上纸条写下自己的感触和问题,然后与我们共同交流、探讨。我原想肯定是由我们提出问题,由陈老师解答。不料结果反过来,变成陈老师提问,我们解答,作为一位大学老师,如此谦虚和坦诚,让人钦佩!在众多培训参与者中,本人获得发言机会与陈老师对话、探讨。下面是我与陈老师的对话实录。 (陈老师简称陈,本人简称黄)陈:“黄老师,我看你提出的建议和看法比较独特,与其他老师的看法区别较大,请你给大家谈谈你的第一个问题:反对演戏式的示范课。”黄:“我提出这些观点,不是评论这些课的优缺点,而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我个人较反对这种演戏式的教学,反对事先重复讲了多遍的示范课。老师如同导游,学生如同演员,我想教学不是演戏,讲课要遵循学生的第一感觉,要给学生新鲜感、悬念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教师则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首先要参与,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疑点,要善于提问题。如果示范课如同演戏,学生已经把整个上课过程背下来,没有新鲜感、悬念感、好奇心,那么教学则失去意义,这种示范课缺乏亲和力、自然感,谈不上有审美的过程,所以我个人比较反对。”陈:“你的观点是不要重复教学,不要把课上得完美无瑕,有缺点才有改进。你的观点反映比较真实,我们的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上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设情境。请你谈谈你的第二个观点,是儿童美术课还是专业的静物写生?”黄:“从刚才的画面我们了解到,这位教师着重讲解了有关静物构图、色彩关系等,甚至用了很专业的术语。但上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凭他们的学知水平,他们能理解吗?有没有必要这样教?我想我们的教学内容要看教学的对象而活用活教,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启发性。像这种教法,感觉是一堂非常专业的景物写生课,而不是儿童美术课。但我不是反对在低年级开静物课,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较鼓励想像(加入大胆的想像)画静物。低年级的孩子与中高年级的孩子认知水平有很大区别,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直观感受、直观思维,看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画什么,表现的是一种稚拙。所以我认为讲解课程内容时,要注意教学对象,成人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孩子,中高年级的课程内容不适合低年级孩子。”陈:“你的观点是要注意教学对象,不要把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能说说你的教学吗?”黄:“你是说我的美术课教学过程吗?即我平时怎么上课吗?”陈:“对。”黄:“我想开设美术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审美,教师就是传播美的使者,帮助孩子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细细地品生活,能发现自我的价值。我把美术课当成是孩子们审美的结果,即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的结果。学生对于一个事物,他有观察、了解的阶段,这里有过程、有思考,他观察以后,便会有观察的结果,比如他观察一个苹果,会得到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一个大概的结果;第二阶段是想像的结果:观察了苹果后,他便会有想像的阶段,这苹果对他有什么作用?苹果怎样长出来?为什么苹果就是这种口味而不能有香蕉、雪梨的味道?我不吃它,别人吃又怎样?我又怎么画它?怎样画好看?想像的空间很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像,得到不同的想像结果;第三个阶段是动手的结果:即作画的过程有了观察想像,接下来他们便想动手,我怎么画这只苹果,用什么工具,我能自己创造想像苹果吗?在动手的过程中,孩子便有意无意地混入了观察、想像的结果。第四阶段的表现的结果,就是他的画出来后,他所要关注的结果,我画的画漂亮吗?我画的我自己满意吗?我画的过程中我快乐吗?下一步就是找人评价,即第五阶段:补充的空间,当孩子们画完画后,基本上都会找老师:‘老师,我画完了!’这时,你千万别大意,这里有几重意思:1、我画完了,不能再想像了;2、我自我感觉画完了,老师,你能给我指点、补充吗?3、老师,你能鼓励吗?这时学生自己在审美,也是让别人审美。可见老师适当的鼓励或指导很重要,使孩子们在表现的效果上有补充的空间,这也是审美很重要的一环。我平时上课比较关注这个审美过程,这是我的做法。”陈:“很精彩!看来你对美术课确实有独到的见解。如果这节课让你上,你会怎么上?”黄:“那主要看上的对象,低年级与高年级的教法不同。这类型的课较适合于四五年级。”陈:“如果是一年级或六年级?”黄:“如果是一年级,让他们画水果,陈真实观察水果外,更多的是让他们想像。如画一只想像的苹果,用线去装饰,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他可能会画各种各样的想像苹果:有戴帽子的、有手有脚有五官的、会跳舞的、会唱歌的,五花八门,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画法。在低年级,我会尽可能鼓励他们想像,而少讲或不讲专业的色彩、构图关系。如果是六年级,教法又不同。我会用一种观摩的手法,如在上课时,会尽可能展示一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们的静物作品,告诉他们,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水果蔬菜,我们并没有太多留意,但是经过这些艺术家们的艺术表现,居然是这么美的,这么好看。然后,再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表现手法去表现自己观察到的静物,也讲讲色彩关系、构图关系,但不多讲,毕竟他们还是孩子。”陈:“你教一年级、六年级的方法确实不同,是个不错的教法。对教学评价体系,你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吗?”黄:“是评价老师还是学生?”陈:“两者都是。”黄:“我的看法是教师要有记录册,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方法以及课后学生的反馈记录下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有一本记录册,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找一些教学缺点,更新教学方法。如果要全面评价美术教学体系,我的建议是:一、设立教师教学手册,以便教师记录教学想法、过程、方法、做法,尤其是课后记录,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二、设立学生练习册,每张除留有较大的空间可画画外,边框可设立学生个人的见解、看法、遇到的问题等等。也可设立一个对话框,学生问,老师解答,想与老师说的话,都可以写在上面,有利于学生与老师沟通。三、班级可设立一个公共绘画手册,方便孩子们在课余闲暇时间去表演,可写字、可画画,教师也可从中了解一些学生的信息,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对老师和孩子都有莫大的收益。说到教学评价,现在领导对教师评价,不管专业对不对口,往往是教语文的领导去评价美术老师,而不评价学生。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教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掌握程度、积极性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同行评价。”陈:“你很细心,坚持做教学笔记。自己积累经验也对美术教学评价有独到的见解,自己敢于革新,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行积极的索,这对新课程改革有帮助,可以参考你的建议。”
标签:对话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