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白杨礼赞教案
八上语文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设想 :
《白杨礼赞》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表面写树,实则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精彩段落,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行阅读迁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体会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效果。
3.感受抗日军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1、 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2、 粗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3、 重点讲读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找出线索,理清结构。
2、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学手段: 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歌曲《小白杨》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强意志等。今天,我们学习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平凡的白杨树。(板书:白杨礼赞)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
二、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秋收》、《残冬》、《蚀》三步曲、《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积极反*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 白杨特写图 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 外部形象 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座桥梁。
(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3、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五、分析课文
1、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2、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树为什么“实在是不平凡的”呢?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呢?文章不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着写了黄土高原的景色。
4、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总体印象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5、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6、写了环境的不平凡 , 接下来怎样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 (课文中的词语回答)(板书)
明确 : 白杨树的外部形态 (1) 干 : 笔直挺立
(2) 枝 : 紧紧靠拢
(3) 叶 : 片片向上
(4) 皮 : 光滑淡青色
7、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板书:象征、农民、哨兵、精神)
8、文末写了楠木的“贵族化” , 起什么作用 ?
明确 : 通过对比 , 换个角度继续赞扬白杨树 .
小结:本文的题目是“白杨礼赞”,但作者真正要“礼赞”的是“北方农民”、“民族精神”,这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起到了托物言志的作用。借白杨的形象歌颂了敌后抗日军民和他们的精神品格。
六、写作训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不起眼的事物表现一个人的品质或精神。
七、总结: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愿你们能像白杨一样在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