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画青笺ぶ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作为一名企业大学生,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得失,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困难只是眼前的,发展却是必然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希望能帮到你。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亲爱的职工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2年前的今天,我也是刚刚大学毕业,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的员工。当时的心情有着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踏入工作岗位用十几年来的知识积累,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工作至今我有几点体会和认识,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我们要改变自我、转变观念、快速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稳定发展,只有融入了氛围才能有所作为。

  第二点,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完善个人技能。大学的学习只是一个理论的阶段,只有通过在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取长补短,才能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提高生产管理能力;

  第三点,我们要敢于展现,勇于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公司宏伟愿景相结合,挖掘潜能,合理规划职业规划生涯,实现梦想和个人梦想和价值。

  面对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职工的思想动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随着焦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公司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员工由于受其学历和素质技能的影响,大部分的员工很难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公司在发展,而员工素质没有提高,势必会有优胜劣汰之险。员工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更多关注。同时在当下的经济危机下,企业压力大,势必会把压力传递给基层员工,会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员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需要采取以教育为先的方式,推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

  一是加大员工的形势教育,让员工认识到公司所处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增强员工的紧迫感。

  二是强化基层员工的危机教育,目前公司生产任务完成形势严峻,试生产炭化炉因各种原因出现停产现象,而从新投产就面临亏损,公司经营步履维艰。

  三是树立员工信心,要让员工明白企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大家增强信心,携手共度难关。

  四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标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要使员工认识到实

  施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它是公司的战略决策,是公司赋予全体员工的重要使命,它强调全员参与。因此,全体员工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精细化管理上来。企业各项管理活动都要进行精细化改进,每位员工都要把本职工作做细做精,逐步形成精细化意识,并使之根深蒂固。

  有了在一线倒班学习期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我才能够胜任现在这重要岗位上的工作,才有能力把现在的工作做到令自己满意,也令领导满意的程度。同时,我们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三大问题之一。职业生涯的发展可能划分为四个阶段:职业探索阶段、立业发展阶段、职业中期阶段、职业后期阶段。员工个人在这个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必须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培训。在个人价值观的指导下,随着公司发展确定自己的长期与近期的发展目标,并进而拟出具体的发展道路规划。

  作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要带头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个人的生活做起,没有正派的生活作风就不能成就大事业,没有正派的生活作风就会腐化的个人的思想,没有正派的生活作风就搞不好工作。应当注意和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洽与同事们的感情。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不违反纪律;其次要主动积极学习,加强个人技能学习,才能在同事中树立起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影响并团结广大同事共同进步。

  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平台,我们一定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学好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对公司有用的人才,为公司又快又好地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篇二

  通过本次大学座谈会,我说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听到了其他同事的想法,以及领导的期盼和建议,让我体会颇深,思想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首先,在沟通方面。企业上下层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审视问题、解决问题,而最好的沟通方式莫过于面对面的交流,座谈会上各位同时准备好的材料、问题一一例举出来,由于事前充分地准备,提出的观点均深刻反映出基层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及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观点更具有深入性、可行性、广泛性。

  上层领导通过有效倾听,给予详细地回应,使员工在心理上能够深深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存在感、归属感,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地鼓舞员工地积极性及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

  其次,企业的长足发展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不断努力,上下团结一心,共谋发展,才能为之计深远。企业作为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组织,其兴衰荣辱不仅关系到这个企业的未来,也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未来。作为员工的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并且平衡员工的利益;同样作为企业的员工,何为忠诚度,在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对企业不离不弃,共度难关,这是其中之一。

  发现问题,一定要寻根究底,解决问题,勿因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上级下发的文件,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千万不能敷衍了事,人人心中常记“企业是我家”,处处为企业的长足发展着想,这个企业才能内部实现稳定,内部不稳,人心惶惶,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短接,不利于措施的贯彻实施,不利于树立企业的正确形象。

  最后,在执行方面。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措施、制度的制定必须切合实际,再完美的制度措施,关键在于执行。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于最终地执行。一切不利于企业事态发展的因素要及时排除,这就关系到整改措施的力度,力度不够强硬,姿态不够明朗,措施就会层层受阻,最终无法执行。

  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心态放稳是快速投入工作,转变角色的关键。看到许多学姐、学长们经过几年的努力锻炼,已经发展成为中层领导,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刚刚毕业大学生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好例子;另一方面也反映集团公司重视人才,致力于发展人才,这给予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园,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以极大的动力。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篇三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今天是在正式场合第一次和大家见面,刚听了大家的自我介绍,也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刚刚毕业时的情景。在这里也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xxx作为今后一起工作的同事和朋友,在此,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是转换角色,融入团队。大家都是刚刚结束了十几年的学生生活,走上工作岗位。一下子从在校生变成了企业新员工,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转变,肯定有许多不适应、不熟悉,甚至感到无措、茫然。这种角色上的转换,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大家不要背包袱,不要有压力,我们都是过来人,都能理解。尽管如此,还是要尽快调整自己、主动适应,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尽快褪去身上的稚气,争取早些成熟并成长起来。简单地说就是:少说点小孩话、少做点小孩事、少发点小孩脾气,少闹点小孩情绪,多研究如何适应环境,多琢磨如何融入团队,多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多注重综合素质如何提高。

  企业与学校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学校的时候,属于个人的时间与空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管理,一般来说只要你不违反校纪校规,考试又能够通过,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刻意约束你,虽然不能为所欲为,但基本上还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特立独行,甚至可以经常翘课,可以临时挂科,但是到了企业里就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是企业整体运转中的一个环节,谁也不能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这个时候,更多地是要求大家怎样更快地适应这个集体,融入整个团队。现在年轻人有一个通病——适应能力不强,协调关系不足,宽容程度不够。当然,这不是年轻人的错,这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有家长的溺爱,也有独生子女的自负,甚至还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但是,终究步入社会了,一定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学会沟通、学会协调,学会宽容、学会大度。要能够与周围的人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形成合力,要遵守团队的纪律,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和睦共处,要和大多数人保持思想和步调一致。

  二是找准方向,加强学习。入职教育的时候,大家已经了解了公司的历史和发展前景,这里我再简要说明一下。公司组建于1975年,前身是辽河石油勘探局井下作业公司,2011年12月整建制划转到长城钻探,并更名为长城钻探压裂公司。今年上半年,按照集团公司井下作业业务“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差异化、规模化”的发展定位,长城钻探对井下作业业务进行“归类、归队、归并”,给我们压裂公司的定位是:在现有8万水马力基础上,到“十二五”末达到30万水马力以上规模,面向全球市场发展压裂酸化业务。大力开展合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国际化、特色化、高标准发展,多模式、高效率运作。打造中国石油一流的压裂酸化技术研发中心和专业化公司。由此可见,我们压裂公司的潜力是巨大的,作为压裂公司的一员,大家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也是广阔而光明的。在座各位有专科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但这仅仅表示目前在知识储备上的一些区别,今后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何不断充实自己,如何能够始终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人生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对大家来说,现在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大家要上好“四堂课”。首要是必修课,就是要学做“石油人”,学习石油人的精神,学习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然后是主修课,也就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够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展示自己的专业实力;还特别要着重加强外语知识的学习,要争取在实习期内通过托福考试。第三是实践课,这是目前大家最紧迫、急迫的需要,要尽快熟悉现场、公司工艺、掌握流程、识别风险,丰富实战能力。最后是选修课,也就是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不但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还能增进与周围同志的交流,迅速在可接触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三是投身基层,安心一线。前几年,由于公司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少数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被借调到机关来从事事务性工作。可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做法虽然有迫不得已的因素,但确实不太合适。短短几年时间,那些坚持在基层、扎根在一线的同志都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不少08、09年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基层队的队长,2010、2011的副队长、技术员也不在少数。而那些直接进机关的同志,伴随着这次机构优化和岗位调整,正面临着重新回到基层,从实习岗位重新开始的尴尬境地。抛弃几年专业造成的差距,可能需要用十几年来追赶,这是多大的代价!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家长(主要是油田子女的家长),想方设法挖门子,费尽心思找关系,怕孩子吃苦、怕孩子遭罪,说什么也不想让孩子去基层、去一线。要我说,这样的家长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这种溺爱,是不可取的,这种家长是近视眼加老花眼,只能看见眼前,看不清楚发展的趋势,可能短时间内身体上是舒服了,但是安身立业的资本没有了。也有一些新入职的员工,怕苦、怕累,图舒适、图安逸,总想远离一线,这不聪明,不长远。纵观整个长城钻探,无论是总部的领导,还是各所属单位的领导成员,可以说几乎都是来自基层,从一线摸爬滚打上来的,基层一线是出干部的摇篮,是当领导的前沿。如果真正为了你们更加长远的未来,就一定要到基层去!同时,在这里也和大家明确一下,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早就已经形成共识,高校毕业生必须到一线,任何想做工作的同志都请立即打消念头。

  四是敢想敢闯,开拓思维。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一名新员工,大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要给公司带来朝气活力,要增加新气象,带来新面貌;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冲劲,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突破瓶颈,尊重权威,但不畏惧权威;年轻人就要敢于尝试,不要怕出丑,就怕平时不暴露;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年轻意味着有时间选择、有时间迷惑甚至有时间犯错。有句话说,二十岁不愤青这辈子就毁了,三十岁还愤青这辈子也毁了。20多岁愤青,叫可塑,30多岁还愤青,叫可悲。在大家这个年龄段,出点错、掉点架、丢点脸,都不怕,经历点挫折更是好事。希望大家除了做人可以低调,其他都应高调。当然,大家一定要尽早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然后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要知道,现在你少迷茫一天,将来就可能少恐慌几年。

  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今天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焦煤集团召开的大学生欢迎会。听了刚才几位领导的发言,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鑫珠春公司这几年在关爱大学生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学们作一简单汇报。

  作为破产改制矿井的鑫珠春公司,自河南煤化集团战略重组以来,在先进理念和机制引领下,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先后分配到鑫珠春公司的大学生达30多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为切实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这些大学生,公司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坚持“选对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原则,大力推行“人才兴企、人才强企”工程,对新招聘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引领、生活上关心、工作上贴心,真正使他们所掌握的煤矿专业知识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快速融入到企业,扎根企业,感恩企业,回报企业,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抓思想,以思想的大转变,促使大学生快速融入发展中去。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行动。当代的大学生年轻有为,朝气蓬勃,文化素质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强,可以说为鑫珠春公司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但由于刚毕业大学生对煤矿工作环境的不熟知、不了解,思想认识不全面。为此,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步伐,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牢固秉承“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达到知行统一,在公司内部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增强认知能力,强化认同感。为进一步增强新招聘大学生的思想解放力,理解、认清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我们通过召开大学生专题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由政工部、劳资科等部门负责人向大学生介绍的河南煤化、焦煤集团以及鑫珠春的企业发展史和企业在安全生产、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和成绩,明确他们选择煤矿工作的正确性以及美好未来。二是加快角色转变,强化责任感。由于大学生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就来到煤矿,从一名学生变为企业一名员工,角色发生了转换,面对人地两生的环境和相对艰苦的工作,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为此公司把培养大学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大学生所在的区队干部,经常与大学生谈心交流,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企业当家,把岗位当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三是注重实践操作,强化荣誉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全面系统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为此,公司对新招聘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了科学合理工作安排,并聘请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好的管理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一帮一”、“一带一”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人感到企业发展是个人展示才华的舞台,企业发展靠每个人去用心做事,追求卓越,以此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积极投身到企业发展中去。

  二、抓培训,以素质的大提升,增强大学生破解难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新招聘大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以及破解难题的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我们建立了大学毕业生定期工作汇报制度,会议由公司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通过听取汇报、交流谈心等形式,加强与大中专毕业生的思想沟通,增进情感交流,强化正面教育引导。同时注重对新进大学生的培养工程,由公司政工部、技术科和基层区队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际和自身特长,为每个大学生“量身定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档案,制定了《鑫珠春见习生管理办法》和《鑫珠春大学生见习计划书》,分岗位、分工种、分科室编制出大学生见习计划与目标任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自觉担负起对大学生的培养、使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职责,真正使他们招得进、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同时,我们还注重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徒多师制”,即在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内,实施大学生轮岗制度,定期为他们调换工作岗位,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签订不同的导师,接触更多的岗位工种,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潜能。此外,为切实培养大学生热爱企业、奉献企业、扎根企业的思想,树立“以企为荣、以企为耀”的理念,我们组织政工部、培训科专业文化讲师,对大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河南煤化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参观企业文化一条街、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和大孝至爱谢延信事迹展览馆,激发他们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奉献企业,从而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抓生活,以服务的大提升,加强大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 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还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住宿方面,我们投入专项资金专门建设了大学生公寓,统一配备了被褥、床单、毛巾被、枕头等床上用品,为他们发放了夏冬装、皮鞋、劳动保护用品,空调、电视一应俱全,并为新分配大学生统一办理了饭卡,每人发放了500元的生活费等。在文化生活方面。为丰富新分配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业余文化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增强综合能力。我们还为新分配大学生统一办理的鑫珠春图书阅览室借书卡,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之余,阅读煤矿专业知识书籍,查看《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河南煤业化工报》,及时了解煤炭行业和河南煤化、焦煤集团的动态,同时,组织开展了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提待遇,以福利的大提升,增强大学生奉献企业的热情。 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严格遵循“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大胆使用大学生,选拔优秀大学生,建立了“3344”大学生管理方法,即对大学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考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调岗;实施“突出思想建设,提升政治素质;突出教育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突出实践锻炼,提升综合能力;突出后勤服务,提升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促使大学生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积极深入工作现场,及时掌握生产第一手资料,做到理论与实际操作齐头并进,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对大学生施行定期“考核制度”,将新进大学生工作情况内容具体量化成分值,定期组织人事和技术等人员到大学生见习单位进行考核,对在工作期间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积极推荐到管理岗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各位领导,通过我们开展工作,目前分配到我公司的30多名大学生,已有6名走上领导管理岗位4名大学生成为区队骨干。

  总而言之,我们虽然在大学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把观念转变到投身煤矿建设上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河南煤化、焦煤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看了“企业大学生在公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的人还看了:

1.在大学生座谈会的讲话

2.大学生座谈会发言稿

3.企业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4.在新员工座谈会的讲话稿

5.在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