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别想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文/王子强摘 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思维交流碰撞的过程。课堂提问不仅是体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更是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检验学生知识运用的重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会提问、学生会不会回答,是教师综合业务素质和教学变通能力的主要表现。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冷冷淡淡或应答者极少,课堂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益。如何理解和运用科学的提问艺术,对于教师来讲是应该必须认真探索并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一、明确课堂提问目的,发挥情境教学作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对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考验。问题的提出,不应是教师的“灵光一闪”,而应是在备课环节围绕教材构想产生的。提问的作用主要有:一是循序渐进的作用。问题的提出,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教材的阅读,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积极性。通过提问,解决学生不想思考和不愿用脑的问题,进而为能够掌握学生理解程度、考查学生接受能力,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奠定基础。二是形成体系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茫然困惑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发现教学重点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将获得的新知识能够与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融为一体。通过有效提问,着力提升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评价和评判,拓展物理课堂教学的辐射力。三是检验提升的作用。提问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及时发现存在的疑惑并及时地加以纠正和督促。要给学生一定的复习和预习的时间,要带着问题学,唤醒注意力,使知识在大脑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含义把握更加准确、学习经验更加持久。二、科学掌握提问标准,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需要经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检验。衡量课堂提问的标准尺度和角度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就是要从教室备课出发,通过教学过程,达到学生接受的目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居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www.ixbw.com)一是问题的设计要有整体的宏观性。物理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教学,由许许多多小的系统构成的。问题的设计要以本节课堂教学为基点,多角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思维,提高主动性,刺激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相对强度,使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升同步进行。二是问题的提出要具有一定的探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性地设计2~3个能够引发学生争论的焦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紧紧地聚焦到一起,增强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的对比,使学生的思维由单一维度向多维维度发展,更加具有开阔性和深刻性。三是问题的利用要具有很强的明确性。问题的提出含糊其辞,必然导致学生不知所措。在授课时要稳、在重点把握上要准、在问题的提出上要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的运用及大脑的思考得到有的放矢。三、合理采用提问形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方法,是展现教师教学魅力的有效途径,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设问关联法。常用于新课导入、检验复习成果。要设置悬念,不是已学知识的简要复述,要将着眼点放在教学设计上,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关联上,教师在自问自答中设置一定悬念,恰当地得出结论,引发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二是追问急问法。教师要将讲授的知识进行有效分解,化繁为简、化大为小,积少成多、环环相扣,在发问语气上、在时间把握上、在知识特点上进行有效控制,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学生对问题的反映更加敏捷、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稳定性。三是互问交流法。此法可常用于新课程改革的小组自主学习中,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答问,进行“你考我、我考你”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活动。要给学生划定一定的问题范畴,不可偏离轨道,脱离课堂教学实际。在学生互问互答时,如遇“卡壳”,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统一思想共识。比如,在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教学中,可运用“设问关联法”,问:温度的保持和材料的厚度有关系吗?可运用“追问急问法”,问:保持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如何将保温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运用“互问交流法”,可以让学生讨论温度与环境的关系,等等。总之,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提问方式及教学手段,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安排及学生特点综合考量,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