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人生励志日志_励志日志人生感悟

人生励志日志_励志日志人生感悟

心偿~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励志的文章日志能教会我们坚强,励志的文章日志能教会我们怎么取面对这个花花世界,下面就让小编和你分享有关人生励志日志的内容,欢迎阅读哦!

  人生励志日志篇(一)

  迷茫的日子,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文/孙晴悦

  1

  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迷茫。

  一种从来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从小到大都靠着强大的内心,朝着自己早早定下的目标拼命狂奔。途中,从来没有张望过别人,从来没有过想要放弃。他们不需要迷茫。

  第二种是觉得眼下的生活理所当然。所以,他们也不迷茫。这群人其实很危险,因为眼下的不迷茫,可能为日后的生活埋下了很大的雷。

  有一些年轻女孩,在二三十岁的时候,轻易听信了只要把家把老公照顾好,“女孩子不用那么努力”,“岁月静好才是最好的生活”,然后就心安理得、停滞不前了。

  她们曾经一点都不迷茫,她们曾经觉得照顾好家就是一切。却不知道,告诉他们这一切的老公和婆婆,在她中年失婚的时候,早已变成了陌生人。

  与其如此,我宁可你迷茫,宁可你挣扎,宁可你质疑,至少说明你还独立思考过,你还替自己理性地想过未来。

  2

  我有一个女友,毕业后就在上海的外企工作。工资涨幅稳定,职位晋升、跳槽薪水翻番都有固定模式,出差都是商务舱+五星级酒店。她从毕业后就享受着外企的各种好,过着很滋润的日子。

  然而,就是去年和今年,她所在的外企不断缩减规模。女友频频抱怨,公司要裁员降薪,猎头提供的岗位一个不如一个,接受降薪至少还能够保住工作。女友说,真的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前途一片迷茫,根本就不是毕业时想象的发展路径。

  过去十年都运行良好的模式,这两年突然有些失灵了。

  女友说,她有一个同事,身在外企却一直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她经常参加一些行业论坛,经常会和别人讨论分析民企的利弊,分析自己的职场路径。就在前几年,这个经常迷茫的姑娘被看成是异类,大家都不知道她在迷茫些什么。而在今年,大家前景一片黯淡的时候,这个女生却以工资翻了三番的身价,跳去了业内第一的公司。

  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正是那些迷茫不安、患得患失的岁月,让这个同事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灵敏的行业触觉,一刻不停地提升着自己,所以才能始终保持着超高的竞争力。

  适时的迷茫期,反而能让你不倦怠,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大势到来前就做好准备。

  3

  而我那位女友却从没有想过有一天,升职加薪不再有固定的模式,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这几年除了变成了职场老油条,深谙一些所谓混外企的法则,对薪水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外,其实本事并没有长多少。

  有时候,在一个好的企业工作所带来的光环,会让人有一种自己很有本事的错觉。觉得按部就班地加薪升职是理所当然的,最不济就是跳槽到另一个企业薪水翻番。

  而如今的焦虑和不安,终于让工作了7年、进入职场疲惫期的她重新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行业的前景和未来。

  她说:“我终于明白,那些焦躁、不安、迷茫恰恰能够让你从错误的道路上惊醒过来,从混沌度日中彻底被唤醒。而这一段迷茫期变成了我自己调整方向的最佳时机。”

  我想起了我的好多朋友。

  小C,之前在事业单位从事建筑设计,拿着死工资,工作五年进入迷茫期不能自拔。如今,小C勇敢跳出舒适区,辞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启自己的互联网+建筑,给大家设计理想房屋,订单接到了国外。

  小W社交狭窄,就是公司到家的两点一线。过去几年,她都一直在迷茫,她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后来,她积极参加各种行业内活动派对,把事业版图拓得越来越宽。她说,如果没有五年的迷茫期,就没有今天风生水起的她。

  迷茫期让你从固有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重新审视你的生活。这是一个最佳的时机,调整方向,重振旗鼓,再次出发。

  4

  他们都曾和我们一样,迷茫,彷徨,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但也正是这一段日子,让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向、新的事业版图,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远方。

  如今的你,也许正在经历这一段迷茫。你不知道未来的事业要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你不知道另一半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又会是什么模样,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没有可能真的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如果你能理性看待这些迷茫,并且试图做出改变,那么恭喜你,你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它让你打破已有的知识边界,让自己的认知、格局、眼界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回头看,你会清楚地看到这一段时间的迷茫是如何成全了后来的你。

  毕竟,谁的青春不迷茫,重要的是在迷茫中成长。

  人生励志日志篇(二)

  这个社会在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

  1

  所有偷过的懒,真的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瓶子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也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他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钱的路程,能漫天要价地说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闲置的车,可是我不会开啊,我只能去拦出租车,送上门给他们宰客。

  还有半途而废的游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美术,明天再背吧的单词……它们都在后来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跳出来为难我。

  所有偷过的懒,真的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记得蔡康永写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真的是这样!

  2

  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

  每当有人劝你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时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

  即使为了不忤逆家长,做出口是心非的应允,你心里是不是也在想:现如今,有的大学生毕业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恢弘愿景了;在这个万众创业人人有机会的时代,有的大学生会把脑子读坏,连交际能力都堪忧,能有啥出息……

  总之,在你的脑子里,已经将读书无用奉为圭臬,将赚钱至上视为信条。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无用论段子,例如,XX初中辍学,然而他的小伙伴却最终考入了名牌大学,十年后,身为部门经理的XX,已经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录用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小伙伴……

  千万不要拿这样个别的例子去忽悠那些还心智未开的年轻人。因为这样的人只是少数!

  3

  努力读书,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

  孩子,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肩负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头苦干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吗?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干却只能蜗居在地下室吗?

  努力读书,学习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却至少可以让你能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让工作来选择你。

  4

  努力读书,你才能结交更优秀的朋友

  孩子,我从来不认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这种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终生。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比如责任,比如坚持,比如好习惯。

  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更优秀。

  然而,不努力读书,你很难结交到这些优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难与不学无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是因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为两种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

  写在后面:

  孩子,我只是想叮嘱一句——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那些你曾经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赠给你!

  当你不想学习,或者厌恶学习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现在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请不要让偷过的懒,变成打脸的巴掌!

  人生励志日志篇(三)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想上班了”

  文/蔡尖尖

  1

  常常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处境艰难,大家都像得了一种叫“不想上班”的病,不喜欢上班,不喜欢工作。

  你有没有在清晨的被窝里,挖空心思想尽今天不去上班请假的借口?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洗漱后,投进了滚滚的上班人潮。

  又或者在踏进公司的时候,腾地冒出厌烦之心,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每个周一,我起码都有几十次念头,想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老板办公室,告诉他我现在收拾东西就走,不干了,马上,立刻!”

  深感自己有周一恐惧症的小筱,经常会和公司几个同龄同事在楼梯间站一会儿,透透气,吐槽上司和瞎指挥的老板。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些网络语言高频出现在她们的交流里,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工作不想上班。

  我们都想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可许多年轻人提起目前的工作,能够打出满意分数的还真的不多。不喜欢目前工作的理由各种各样:老板奇葩、公司管理一团乱麻、同事勾心斗角、前途渺茫、毫无意义、加班太多……以至于只能汇成一句口头禅:“不想上班了”,发泄一下对现状的各种不满。

  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正陷于一种郁闷状态,需要倾诉,需要得到亲朋好友理解支持的隐性诉求。

  2

  我们真的是不想上班吗?

  “不想上班”,不用误会,常常说这句话的人,并非他们不想付出努力。相反,现在常见加班加点的就是这批人,多是年轻的90后员工。但哪些工作会让他们不想上班呢?

  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毫无个人时间的工作、没有方向感的工作……实际上,每一代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相同的职业难题。然而,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工作却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为看重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

  个人价值可不是单纯指一份薪水。追求个人价值感的人,会更看重一份工作干得开不开心,老板是否与自己三观相符,和团队的配合是不是默契,个人空间是否被尊重、理解等等。

  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东西,恰恰就是我们能不能爱上一份工作的软性指标。它们带着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流水作业的工作机器,而是个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因此,安稳无忧、碌碌无为、侵占个人时间的工作,都会被划分为对生命的极大损耗。为了避免继续耽搁自我,离职常常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真的是换个工作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小明一年内换了两三家公司,他无力地发现,上一秒可能绕开了上一家公司的瞎忙活,下一秒又遇到新公司老板乱指挥,原以为能少点同事之间的暗战,却又发现新公司奉行无报酬加班的潜规则。

  小明发现自己似乎永远在不满的情绪中工作,恰恰就是这个发现让他醒悟过来,也许出问题的不是工作本身,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是得和别人发生协作关系,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3

  许多人都处于这种情况: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过得不开心,但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要继续,班还不是要上,循环往复,最后难免对工作这件事情产生了倦怠和疏离的感觉。

  工作的疏离感,是从心理学上个人疏离感衍生而来,指由于和工作的原有设想期望值存在落差,不能主导工作,反而被工作支配和控制,从而让人产生了一系列主观消极的情绪。

  小筱后来就发现了,和小群体一起吐槽,一时之间情绪是得到发泄了,可也让自己对工作更加不满了,情绪越发消极,犹如饮鸩止渴。

  长期着眼于负面的信息,让她对公司和工作的感情慢慢变淡,离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直到某天她再也抑制不住冲动,提出离职。

  原本颇受上司倚重的她,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挽留,这让她感觉更加难过。

  离职之后冷静下来,拉开距离看原来的工作,并没有身在其中时那般难以忍受,她觉得自己像掉进了一个怪圈。

  其实,工作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纯粹地为了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结,渴望有个人能懂自己。“不想上班”的背后是我们没被读懂的心。

  4

  当我们遭受工作上的挫折时,很容易就会产生应激性的受伤情绪,低落并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认为,人面对挫折时会有两种心态:

  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而一切的困难和挑战都是“对自己的测验”。如果通不过这个测试,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这被称为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提高、加强的,他们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可以带给自己许多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得到成长。这被称为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

  在工作中,今天对你来说很困难的内容,也许一段时间之后就得心应手了。

  当年我刚刚当上老师的时候,发现讲好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每天总是在不断地修改课件和教案中度过,那时候特别沮丧,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然而两三年之后,公开课对我来说不过家常便饭。

  所以,当工作出现挫折的时候,过多停留在自责或者是推卸责任上,于我们的成长无益。把注意力放在分析问题上,才能找出解决善后的办法。

  当你走得越远,你回头看看,当初干扰你的问题,现在是不是不过尔尔。

  我们都需要成长,来接受人生进阶的挑战。

  5

  不喜欢工作,可能会让我们略感恐慌和迷茫。

  恐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这种状态是否正常,会不会一直处在这种低迷的状态?

  迷茫是看不到自己的路,走一步算一步的感觉让人心中难以安定,又或者是能一眼见底的路,让你索然无味又不知如何是好。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很多人也是在慢慢的思考和成长中,在不断的试错和跌跌撞撞中,逐渐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喜欢的生活,然后才开始明晰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可以重新打量一份工作,绕开自己确实不能够接受的坑,寻找自己最有兴趣的点,找到相对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在相对安逸的单位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成长,不把耗费时间变成日常。

  “不想上班”不过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控自我生活的一句呐喊,不妨试试想好自己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再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把它变成你飞翔的翼,而不是背上的十字架。  

  看过“人生励志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