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孤魂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文学常识学习方法

  文学常识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它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一个人的谈吐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学常识的把握。

  既然如此,文学常识究竟应该如何学习呢?文学常识其实是一个很大很广的概念,文学常识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常识的范围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集中、分类、系统化地学习

  文学常识的编排非常零散,分布在每一篇课文里。如果逐篇去记,会有一种凌乱之感,见木不见林。所以,学习文学常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一番归纳总结,把所有的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关系贯穿起来。这样,不仅便于记忆,而且还可以对文学的发展演变有个整体的印象。

  最便于学习的归纳总结就是列表法,即先把每一册基本课文的作者按国别、朝代加以整理,将他们的国别、朝代、姓名、笔名、字、号、主要作品列成一览表;再把 基本课文的体裁、选自何书、作品中主要人物等也列成一览表;然后对所有的表的内容进行归类。如作家可以分为中国作家和外国作家两类,其中,中国作家又可以 分为古代的、近现代的、当代的几类,古代的又可按照历史朝代由远及近地进行排列。

  这样画出一张大表,既可以对整个文学常识能够有一目了然的了解,又能够看出一些作家或作品在某些方面的联系。此外,还可以将课文中的文学作品按照创作方法 归类,如哪些作品使用了象征的手法,哪些作品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等等。或将课文中的人物归类,如散文、诗歌、回忆录、通讯中的人物是现实中的人物,而小说中 的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虚构出来的人物,等等。

  3.掌握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文学史上的一些专有名词有助于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和流派,是文学常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初唐四杰、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复社、桐城派、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4.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要多接触文学作品,使自己的课堂所学知识更加巩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如学完“伐檀”、 “硕鼠”,再找来《诗经》翻翻,阅读一些其他类型的篇目。这样,对风、雅、颂,对赋、比、兴的认识会准确、深入得多,比没有观感的死记硬背会强许多。

  这些知识,是你必须要掌握的,但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发现其中的奥秘,认真探讨语文的精华,相信你会喜欢上这门有趣的课程。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词汇学习方法

  有时候总是用错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可能要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词汇呢?学好语文词汇的方法有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

  语文词汇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准确掌握词义。在语言系统中,每个词都有固定明确的意义,词义是词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写、会读一个词,而不明白它的意思,这个词还是没有学会。词具有概括 性,它概括地标志着现实的某种物体及物体的特性、动作、关系等。概念就是这些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我们只有在用恰当的词表现出明确理解的概念时,才算 深入地掌握了词义。所以掌握词义的过程,也是掌握概念的极其复杂的过程。

  比较记忆法。语文的词汇非常丰富,有时候,单个的词难以记住,就可以通过与其他词的比较来记忆。比较法,即通过与其他词的比较来掌握新词的意义。

  对比记忆法。通过与其他词的对比来掌握新词,主要是通过与反义词的对比。反义词分为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是指有中间概念,两者不完全排斥的词语。

  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有时差别非常悬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词汇的时候要活学活用。

  词汇是学好语文的基本,也是关键,只要在平时不断地总结和发现,然后加以强化记忆和了解,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飞速提高。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

  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试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

  一、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如:“问:‘何以哉?’”(《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做补充。译文则为: “(曹刿)问(庄公): ‘凭借什么作战?’”

  三、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 “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五、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室谪守巴堕郡。 (《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横线的词照录不译。

  六、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有了这六字法,相信在以后译文的时候,你会轻松很多。

看过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还看了:

1.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2.初一语文学习记好基础知识方法

3.学好语文的六种技巧

4.初中语文学习的五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