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儿童应该怎么学好钢琴

儿童应该怎么学好钢琴

幻想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儿童应该怎么学好钢琴

  些年跟着钢琴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学琴,儿童学钢琴确实对于孩子的生长有许多好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应该怎么学好钢琴,欢迎阅读。

  儿童学好钢琴的技巧​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琴理念,并具备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弄清楚几个问题:我们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学习钢琴到底是圆家长儿时的梦还是孩子自己真正喜爱?究竟是为了家长的面子工程还是真正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生涯中的很多时间段,经常会有一些家长和我说:“老师,孩子学到三四年级时争取考过八级吧,后面功课紧,没太多练琴时间,在小学毕业前最好考完十级,初中后就没有时间练琴了!”有的孩子学得进度较慢,一个阶段后家长会说:“看来我的孩子不是学习音乐的料,就暂时给他停一段时间吧!”这一停,孩子可能就再也不会去触碰钢琴了。相信许多从事钢琴教学的同仁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那么,我们培养孩子学习钢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当初家长决定给孩子学琴时,难道就那么草率、那么没有耐心吗?相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孩子通过对钢琴的学习,能够得到音乐的熏陶,提高音乐的综合素质,并能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技能,到了中学、大学甚至老年都能弹奏许多优美动听的钢琴曲,即能展示给众人,又能陶冶自身,何乐而不为呢?可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大多数琴童的学琴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到小学的四、五年级,似乎这个时间段才是他们学琴的黄金时间和专利时段,能坚持到中学还在学琴的人数可能百分之二十都不到,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经常和人说:只要你想学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进度慢些,曲目学习的周期长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琴真正的主体是孩子,那么一切就要以孩子的立场为出发点,积极配合老师,让孩子能愉快顺利地进行钢琴的学习。可是多数琴童家长并不是这么认为,因而造成了许多孩子的平均学琴时间都只在四到五年左右,会弹奏的可能也就几首当年的考级曲。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家长对孩子的学琴理念及心态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茅为蕙女士说得非常好: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二、需要比孩子更能够坚持,切忌求“胜”心切

  学琴并非百米短跑,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都会觉得学**钢琴无非是培养兴趣,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但是随着学琴过程的深入,在教师们的严格要求、琴童们的交流比较中,家长们的心态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教师所指出的一切问题:例如正确的指法、手指跑动的逐渐加速、以及对基本功的更高要求时,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否不够努力?为什么总是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学态度严谨的教师,更倾向于指出孩子的不足而不是经常给予肯定。当差不多时间开始学琴的琴童们已经开始考五级、六级,而自己的孩子还在向四级努力时,一些家长更是坐不住了。他们会开始责怪孩子,给教师提要求(要求更多地为考级而安排教学),并且增加练琴时间、限制孩子参加其它活动等等。这些做法无形之中就像是对正在参加马拉松的选手们说:“你为什么不能再快一点?为什么不冲刺呢?”这些问题会让选手们泄气、焦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下去。那么,我们真的是在比赛吗?如果是,终点在哪里?最初的目标还在吗?

  一位著名的钢琴教师有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他坚持要让自己的孩子跟这位老师学琴,并且信誓旦旦地说:“我知道你的教学理念,我保证不逼孩子,不给她压力,让她愉快地学琴!”前面几年孩子学得一直都很顺,而且还很乐于弹琴,朋友也确实没给太多的压力。到了后来,随着钢琴程度的逐步深入,孩子慢慢开始出现了畏难情绪,练琴也不太主动了。于是老师也开始调整教学内容,减少了一些枯燥的练习曲和复调乐曲,让孩子能更多地弹奏一些她喜欢的乐曲,度过这一瓶颈阶段。孩子也还算配合,不仅又能够自觉练琴,而且慢慢对钢琴又有了新的认识。可这时朋友终于忍不住了,他对老师说:“我知道你的教学方法很有一套,孩子们也喜欢,可和我女儿一起开始学琴的同事家小孩,今年都过了十级了,我的孩子才刚过八级,你还让她到了初中再去考十级,我的女儿又不比其他孩子笨,我在同事面前很难为情啊!”

  后来,老师还是坚持让孩子到了初中时才去参加十级考试,并拿到了优秀,在高一前她又很自信地考过了钢琴演奏级,现在她很喜欢弹琴,觉得是一种享受。谈到以前的那段学琴经历,在事后和这位朋友的家庭聚会上,孩子由衷地和老师说:“感谢老师对我的坚持和肯定,让我感受到弹琴的快乐,现在我已经离不开钢琴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个性,一个阶段的低迷并不代表以后一直会这样。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家长和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一个宽松成长的环境,使其健康自信地发展。

  三、选择优秀的教师并与之沟通尤为重要

  给孩子选择一位优秀合适的教师,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保障。虽然说孩子是业余学琴,但是如果教师选择不当,也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不良的后果。那么,怎样才算是适合孩子的优秀教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符合以下三点:

  1、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水平,在音乐理论和音乐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学识,并具备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端正,具有良好的口碑。

  2、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具有亲和力,有善于和孩子沟通的能力。这一点在孩子的学琴过程中也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孩子跟着一位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学习,是很难长久的。

  3、教师要能定期举办演奏会或小型的琴童交流会,供孩子相互学习促进,并要能够经常激励孩子,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这点在孩子的学琴成长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家长要经常向教师了解孩子的学琴进度和状况,以便在家辅导孩子时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达到较好的效果。反过来,教师也要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在家的练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样便于制定和调整对孩子的教学规划,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和教师沟通的家长最好相对固定一位,这样有益于沟通和交流的延续性。

  四、对孩子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

  孩子学习钢琴也就等同于在学习音乐。所以,不能让孩子光会弹奏一些曲子,而忽略了对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这其中包括: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音乐表情术语、一些由浅入深的音乐常识和著名的音乐人物介绍,并且在可能的条件下,多听一些经典优美的世界名曲,积累一些视听方面的曲库。

  学习过钢琴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钢琴考级从八级开始都要加入基本乐理的考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像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考级,每个级别都包含了钢琴弹奏、听音测试、节奏模仿和当场视奏,全方位地考察孩子的音乐素质。

  记得有一次,我问一个学习钢琴的中学生:钢琴发明了大约有多少年?他回答我说:大约一千多年吧!我当时听得是目瞪口呆,半天没缓过劲来。也难怪,因为没有人教过他这方面的知识啊!因而看来,拥有较宽的音乐知识面对一个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衡量学琴者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要想真正学好钢琴,对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五、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激发其表演欲望

  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鼓励与肯定对孩子学琴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用美国钢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百分之九十的肯定和鼓励,百分之十的要求——希望孩子做得更好。当然国情不同,若全盘按照美式教育,我国业余钢琴考级的合格率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绝大部分家长也接受不了。但相对于那些经常训斥孩子、对孩子要求苛刻、过于严谨的家长,也还是可以参照对比一下的。一些家长对孩子学琴的期望值较高,动不动就会指责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殊不知,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的心理暗示,许多孩子因此上课和上台时会畏手畏脚,缺乏了本该有的自信心。所以,一般有经验的教师对待孩子都有一套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热爱音乐

  林华先生认为培养兴趣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要做很多努力,最根本的就是应当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本身,从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利用音响符号组合变化以表现自己情绪的语言。

  第一,给孩子听不同情绪、体裁的歌曲

  列宁说过“不懂音乐就不懂生活”,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它对人的身心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听不同体裁、情绪的简单歌曲,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音乐中感受到人们的喜怒哀乐,对此,我们可以适当给予讲解。如《娃哈哈》表现了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活泼、欢乐的景象。《扎红头绳》中爹爹给喜儿扎上新扯的二尺红头绳后,喜儿高兴得唱起来。而《北风吹》则表现的是旧社会穷人的苦难生活。

  第二,“玩”音乐

  家长不能急于让孩子坐在钢琴前,那样极有可能使孩子以后对练琴的枯燥乏味感到厌烦,从而排斥并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合着音乐的节拍做游戏,而拉近他们同音乐的距离,比如《丢手绢》《小兔子乖乖》《找朋友》等,这对于启发他们表达内心情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好学的简单乐器当玩具,如口琴、小钢片琴、小钢琴等,引导他们用这些玩具吹出或奏出自己喜爱的旋律,这样就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音乐建立了感情,音乐是他们的好朋友。

  第三,带孩子去听音乐会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听听音乐会,教他认识舞台上的各种乐器,并注意听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音响。尤其多听钢琴音乐会,逐渐让他熟悉钢琴的声音、喜欢钢琴,使他产生要弹琴的欲望。我们可以让他慢慢了解钢琴这个“大玩具”也可以歌唱,可以奏出这么美的旋律,也可以表达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这是演奏者与听者进行交流的途径。

  二、教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孩子对感情的反应极为敏感,老师过于严肃会使他们不敢回答问题。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真体会孩子的感受,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性格,以便更好地挖掘其音乐才能。老师可以同孩子交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他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最亲密的朋友。他可以大胆地对老师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身体情况等方面上课。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我们为其应该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

  第二,教师启发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孩子的年龄、领悟能力、反应速度等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不能因为孩子某个问题听不明白就加以训斥,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教师“示范”弹奏时,其优美的旋律、抑扬顿挫的乐句、生动的音色变化、有韵律的节奏以及弹奏姿势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着孩子们,他们会从老师的演奏中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

  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凌远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个好教师,因为他还必须具备热爱钢琴事业、关心学生、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素养。但真正的好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所以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每一次“示范”演奏,坚持练琴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多示范、演奏,“用音乐说话”,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综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乐“形象化”“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第四,巧留作业,引导孩子科学练琴

  周广仁先生说:“学生每周应有明确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分量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来定,要恰如其分。要让学生通过正常的努力(每天专心的练1—2小时)在一周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老师给学生留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那些用功练却进步慢的学生。如果老师布置得太多,孩子老是练不完、练不好,就会觉得学琴很难,这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但是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老师要使他有一点压力感,告诉他曲子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学习钢琴时对手指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讲却比较枯燥乏味,往往不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训练内容放进曲调优美的乐曲里,或把它们编成儿童熟悉的旋律并配上简单的伴奏,这在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孩子的手指得到了应有的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小孩子来说,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的天性使他们难以较长时间坚持这个枯燥的练琴过程。而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所以教师有必要详细地跟家长讲明练琴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家长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练琴。

  三、适当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第一,增加琴童之间的交流

  老师要定期举行学生演奏会或开钢琴小聚会,让孩子们互相听一听,引导他们交流一下学琴的感受。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孩子们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听到别人演奏和自己相同的曲子或是自己曾经弹过的曲子,他会特别认真地去听,老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互相点评。让孩子们互相组合进行四手联弹,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他们弹伴奏或协奏,这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还提高了他们互相配合的能力。

  第二,适当参加演出、比赛,增强孩子的荣誉感

  适当地让儿童参加演出、比赛,鼓励他们多去想并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曲子并演奏,鲁宾斯坦说过:“首先要弹奏乐谱上所写的东西,如果你把应该做的都做到了,然后你还想对某些方面做一些补充或改变,也没什么,你就去做好了。”因为乐曲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孩子从小就仔细体会他所接触乐曲的细腻的感情变化,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学习甚至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正如钢琴家戈多夫斯基所说:“在钢琴演奏上对感情的要求就像对花的香味的要求一样。”老师要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无论在演出或比赛中都努力去想怎样做好他想要的音乐,这样,他就会喜欢从自己手底下流淌出来的曲调,自然会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中央音乐学院李斐岚教授认为,孩子参加当众的表演最好是有步骤地扩大范围,最初是给家里人表演,然后可增加一些亲朋好友,再由小型演出扩大到大型演出。这样,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在第一次上台之前,一定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让他有一个好的开头。即使弹得不好,不要批评他,否则孩子会由于害怕导致以后更加怯场。我们要让孩子“习惯演出就如同节日,演出是自己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这时他们才能在艺术上面得到极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