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财政改革与交通事业会计实务
浅议财政改革与交通事业会计实务
摘要:我国财政改革基本趋势就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在此背景下,我国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介绍了财政改革的趋势及内容,分析了我国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应对财政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财政改革 会计实务 状况 应对措施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财政改革,财政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不仅在于它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它所具有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性,而且更在于它是受市场约束和规范的财政。国家财政改革对我国企业、事业单位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如何应当财政改革,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就财政改革背景下,我国交通事业会计实务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国家财政改革的内容
当前国家财政改革的内容涉及到政府预算、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政府收支分类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政府预算、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政府收支分类制度只不过是和改革的内容或要求而已。
1.在财政预算方面,推行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将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以部门为依托,围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形成一个更为开放和宏观的预算管理系。它的内容为:一是将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取消财政与主管部门的中间环节,财政预算从主管部门编起,从基层单位编起。二是财政预算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主管部门,预算管理以主管部门为依托,改变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财政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主管部门。
2.在国库管理体系方面,将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与分散的国库收付制度相对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所有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主要财政支出由财政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应者;二是财政统一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将以前的多头开户改为单一账户;三是建立高效的预算执行机构,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在资金结算方式,代理银行由先存款后支付改为先支付后清算。在这一制度下,财政收支实现了规范管理,收入不能任意退库,支出得到事前监控,资金使用效益也明显提高。
3.在公共指出管理体系方面,实施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满足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部门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作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我国从试点到推广实施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政府采购的规范运作及影响扩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财政改革中,政府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改革的三项核心内容,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
(1)部门预算是基础。部门预算以零基预算为主要方法,预算内外财力统筹安排,其实质是要将预算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要从改革预算编制的体系分类和预算科目着手,重新按定员定额确定人员经费,重新按支出标准确定公务经费 。它为确定政府采购的品目目录、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制定政府采购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库集中支付是手段。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解决了由于资金分配交叉造成难以控制的问题,可使财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通过国库集中支付,也有利于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资金都集中于国库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中,政府采购行为一旦发生,经财政支出管理部门的审核后,采购资金由国库“政府采购资金专户”账户直接拨付给货物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3)政府采购是保证。政府采购制度既需要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以配套,同时又支持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将有效地硬化财政预算的约束力,并且有助于财政支出中定员、定额标准的形成和科学化,为财政支出管理和部门预算管理创造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模式,实施政府采购后的采购价格、预算单位设置配置等信息也为细化部门预算、制定部门支出标准创造了条件。
二、交通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实务状况分析
近年来,交通部门按照“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指导思想,重视和加强会计实务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交通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果,财务工作发挥了较好的职能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会计实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在部门预算方面,仍然存在实施功能预算,其分配方法是“基数加增长”法
当前,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经费供给不规范,造成交通行业经费支出紧张与支出包揽过多并存的局面;交通行业内部的事、企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导致各单位经费来源渠道不畅,影响了交通事业的整体发展;各单位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经费紧张;经费预算缺乏科学合理的模式。没有从经营机制上搞活事业,使行政事业经费发挥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此外,对各单位经费支出管理与效益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2.在收支方面,虽然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制度,但是该制度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从交通事业单位运行来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批、拨、用的环节增加了,手续变得复杂了,一方面将增设新的财务管理人员,给各级单位增添了新的负担,另一方面,可能出现个别单位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多报预算、做假账等现象,造成新的不平衡,而且各单位所需发展资金也不一定能及时到位;其次,实行“收支两条线”,所有执法和服务上缴国家,没有了利益驱动,必然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新的损失。
3.采购制度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是:政府采购的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单位对交通行业实施政府采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政府采购存在片面或不正确理解;对交通行业业务和采购特点研究不深,目前尚未制定和颁布部门政府采购制度和管理办法;从机构设置上,交通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主管机构、从上到下的组织体系没有建立,从交通部机关到基层各单位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政府采购机构,内部职能关系不清,政府采购没有组织和人员保障。
三、财政改革背景下,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应对措施
针对当前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存在的问题,结合财政改革趋势,笔者认为,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实务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财政改革:
1.实施部门预算,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
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内容完整、项目明细、定额科学、科目准确、程序规范,才能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为此,要着重研究规费收入、经费支出的可控制性,建立条块结合的责任中心模式。要加快预算定额的制定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有多少收入就安排多少支出,避免造成浪费。在方法上,推广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对新预算年度中想做的所有事情进行审核而不仅仅是修改上年预算或检验新增部分。此外,还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此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
交通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部门,其正常发展是各项改革的重点。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必须实事求是,逐步推行,将这项改革与交通行业的自身特点充分契合,建立适应交通行业发展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为此,要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配套设施,应加紧国库支付业务系统的开发和横向联网实施工作。在征收方式上,采取交通规费实行集中汇缴和直接缴库相结合。在支出方式上,要对不同类型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对于交通行业的人员工资支出、事业性经费支出等可由财政直接支付;对于基本建设项目等支出,为了便于交通行业的监管,应采取授权支付方式。
3.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在意识上,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认识是否到位仍然是能否保证此项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因此,要对政府采购法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为此要加强政策研究,结合交通行业实际情况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如何结合交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交通行业政府采购的特殊性,准确全面地贯彻落实好国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机构设置上,明确交通行业政府采购的机构设置。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应当在交通部建立政府采购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财务司下设政府采购处作为主管机构,而把具体执行业务交给社会采购代理机构或使用单位。
4.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随着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需要,会计监督已成为贯彻执行好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正在实行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就是单位规范内部管理,强化会计监督的重大举措。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也是影响会计监督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会人员把好内部审核关财务规定和报销标准是会计审核的主要方面,这也体现了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财会人员应凭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来把好审核关。
5.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税务以及主管部门的监督
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单位的审计与监督检查,其目的是帮助单位找出内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会计行为,确保单位事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l]徐志等:《〈预算法〉编制与贯彻中的编差及其纠正》,见《现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2]陈炜等:《关于完善〈预算法〉若干问题的思考》,见《四川财政》,2004年第2期。
[3]张丽华《〈预算法〉的修订: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见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李萍、刘尚希:《部门预算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版。
[5]李明:《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版。.
[6]刘亚莉、杨兴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新理念》,见《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