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其中有两点我认为是其核心:
(1)要做,提倡实践第一,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要创新,“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种创造精神,我认为是其精髓,值得细细研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盛行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有限,而这一切也与国家提出的课改要求和实质相去甚远。
高中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头脑”的学生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早就明确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这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仍要经历一个由“不知道”到“知道”的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依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少用陈述式的语言,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这种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1.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陶行知强调:“要改造学校的教育,就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紧密地结合生活,寻找兴趣问题与学习的相关资源,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抗衡,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静”为“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它准确性高,直观性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引入模拟实践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感官共同参与,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培养和训练,这既有助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造机遇,捕捉学生的创新灵感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重在参与,力求创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去创新,并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营造发展空间,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调动学生多种的感官协作;对自我、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赋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空,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做,去学自己所感兴趣的、向往的事情,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二、课外活动
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艺术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探究型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搜集整理资料,研究资料,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在“疑问—研究—再疑问—再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一旦掌握就将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建立校外教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机遇中,不仅要有创新的思想意识,还应具备创新的行动意识。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师要培养新型的学生。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未来社会发展动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