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基神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关于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赏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子夜四时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赏析

《夏歌》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二首《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关于唐诗《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唐诗《子夜吴歌·夏歌》是李白根据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创作的新词,通过描绘夏日景色与传说中的美女西施采莲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充满美感和历史寓意的画面。

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设置了广阔而美丽的背景,镜湖面积广大,荷花盛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夏日风光。接着引入“人看隘若耶”,通过人们的争先恐后观赏西施采莲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西施之美引起的轰动效应,一个“隘”字巧妙传达了人群密集到使宽阔的若耶溪都显得狭窄的景象。

诗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西施的美貌,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和她在越王家的地位来间接表现。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接描写的俗套,又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最后两句“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则揭示了西施即将扮演的角色——作为美人计的一部分进入越王宫,这既是对她命运的概括,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子夜吴歌·夏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风景和美人的诗歌,更蕴含着深邃的历史哲思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故事的艺术融合,李白成功地创作了这首意境优美、含义深远的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