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花椒树整形修剪及适用树形

花椒树整形修剪及适用树形

攻心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花椒树整形修剪及适用树形

 

摘要:通过多年对花椒树的栽培,从实际生产中出了适宜通渭县大面积栽培的花椒树生产树形,并对整形修      剪技术作了介绍,可供广大花椒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花椒树;树形;修剪 花椒是重要的作物和调味品,花椒适应性强,不择水土,结果早,易栽培,但必须与整形修剪相结合,才能增产增收。通过整形修剪,能够得到合理的树形结构,能充分利用空间、阳光及营养条件,以达到早产、高产、稳产的目的。 整形修剪必须与土、肥、水、日照、气温等条件相配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片面强调修剪的作用,而忽视其它条件或管理措施,不但达不到丰产的目的,而且会造成幼树延迟结果,大树低产以及缩短寿命等不良后果。 1 适用树形 1.1多主枝丛状形这种树形的特点是:基部近地面有3~5个主枝,整个树形结构呈丛状。具体整形方法是:一年生       花椒苗从基部5~10cm处短截后,在树干基部选留3~5个健壮而不同方位的新梢作为主枝,剪去纤弱的重叠枝       条。第1年,新梢不超过50cm,一般不短剪,以利于快速扩大树冠;第2 年,在一部分主枝的中上部侧枝上,       即能形成少量的花芽;第3年开始挂果。以后,每年短截主枝延长头,并及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残枝。       进入结果盛期时,就要运用短剪、回缩和疏剪相结合的办法,使其既通风透光,平衡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1.2自然开心形自然开心形的特点是:干高30~40cm,在主杆上均衡的配置3~4个主枝,使每个主枝分别按一定的       方向延长,在主枝上选留2~4个侧枝,并大力培养,让其尽量向外伸展,合理利用空间,主枝及侧枝上的小       枝尽量不剪,使其早成花,早结果,整形修剪方法同多主枝丛状形。 1.3扇形整形扇形整形的特点是:树冠高2m左右,宽2~3m,厚约30cm,树势中庸稳定,树冠通风透光,产量高,       便于管理和采收。整形方法是:选择大红袍等优良品种,定植时,一般行距2m,株距2~3m,尽力培养中心枝       垂直向上生长,高2m时去顶,主杆周围的分枝,分别拉向南北两侧,缚绑于事先立好的.直立木(竹)杆上,      (竹杆距主枝约0.50m),一般选留15~20条左右的水平枝组。由于花椒树萌芽率高,成枝力弱,主枝拉平后,       能形成一串中短枝条,容易成花成果。 2 整形修剪 2.1修剪时间从落叶到发芽前的整个休眠期都可以进行修剪。但是,年平均气温低于8 ℃地区,一般在早春萌芽前       进行修剪为好,这样就能避免剪口遭受冻害。 2.2修剪方法花椒树一般只作疏剪、短剪和回缩等剪法。疏剪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开花结果,短剪有利于抽       生强壮的新梢,能扩大树冠和恢复树势。回缩能控制树冠和枝组的发展,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延长结果年限。 2.2.1疏剪是将多年生枝条从基部剪去         ① 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背上枝和着生位置不当的枝条,使主侧枝配合匀称,通风透            光,合理利用树体营养;         ② 疏去干枯枝、病虫枝、减少病虫危害;         ③ 疏去树冠外围的密生枝、细弱结果枝,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能提高内堂枝条坐果率。2.2.2短剪是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① 抑制强壮营养枝或徒长枝,让它萌发侧枝形成发育枝或结果枝;         ② 刺激较弱的枝条抽生强壮的新梢或抽生中庸的结果枝;         ③ 短剪结果枝,减少花量,合理分配树体营养,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 2.2.3回缩是多年生枝条的短截         ① 回缩多年生下垂枝,弱枝,能改善树体光照和营养条件,提高果实质量,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② 重短剪衰老的主、侧枝,发生健旺的新梢,更新树冠,复壮树势。 2.3整形修剪技术 2.3.1骨干枝修剪盛果期骨干枝头连续结果能力变弱,先端下垂,结果部位外移,应在斜上生长的强壮枝组处回         缩,抬高延长枝头角。对侧枝的修剪,有空间的,适当中短截发育枝扩大结果枝数量,无空间的适当回缩。 2.3.2结果枝组修剪盛果期要控制枝组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平衡。对小型枝组及时疏除细弱、病残枝,保留强壮         枝,短截部分结果枝;对中型枝组根据树势、结果量,适当截、疏、缩,保持强壮树势;大型枝组要尽早回         缩更新,疏除老、弱、病、残枝,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利用背上枝和背上斜生枝短截复状树势,维持盛果期         年限。 总之,修剪要因地、因时、因树(树龄、树势、树种)而宜,一般长势强旺树修剪要轻,老树、弱树、营养不良的树要重剪,控制树势中庸健壮,才能延长盛果期年限,生产优质果实,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山西果树.1993年第2期. [2]科技与信息.200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