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五篇精选
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发言五篇精选
人生犹如过山车,高低转折是永远存在的,凡是平常心来对待,那么成败得失就不会是太可怕的问题了,只要努力付出,便无怨无悔。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领导会议发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领导会议发言范文】一
同志们: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我部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党内暨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培训会议。今年的党内统计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我们一定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想办法、添措施,圆满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充实力量,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各业务人员要认真履职尽责,狠抓统计工作落实。努力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单位主要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要经常过问统计工作,关心爱护并严格要求统计干部,使统计工作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不仅仅是组织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而且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是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建设需要。无论是设计统计指标、安排统计工作任务,还是分析统计工作成果、总结统计工作经验,都要围绕党的建设中心工作的大局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
二、善于思考,认真做好统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完成统计工作任务,要做大量具体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统计数据的填报汇集工作是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至关重要的基础环节,要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完成统计数据汇集,还只是把统计工作做完了一半。统计成果一旦形成,就要更加注重成果的转化应用。报表的数据如果不利用,就是“死”数据,统计工作的价值就在于变“死”的数据为“活”的数据。有的单位还仅只满足于向上报出数据了事,这就意味着我们广大统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一定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把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资料分析利用工作开展起来,不能只满足于就事论事地把报表填好就行了,还要弄清楚报表中的数据所隐含着的实际意义,在工作中还有什么用途,如果有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据此向组织和领导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党建工作出新成绩、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三、加大投入,努力提升统计方法和手段
在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统计方法和手段,保障统计信息客观采集和快速反应,反映了各级组织部门的普遍愿望和统计工作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中组部研制开发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5》(以下简称《系统2005》)软件,并要求从今年起,地、县两级党内统计汇总单位必须使用《系统2005》软件,用新软件汇总上报数据。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抓好《系统2005》软件推广使用。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各单位要抓紧时间,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切实抓好党组织党员基本信息库的建设,加强信息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网络化水平。2006年,企业工委、机关工委和县级部门、机关单位要完成建库工作;2007年,各乡镇、街道要完成建库工作。信息库建立后,各单位要通过党政网向县委组织部传递年报表数据,从而缩短报送周期,提高时效性。
四、搭建平台,不断培养锻炼干部队伍
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业务要求高,时间要求紧,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来说,在训练业务技能、积累数据信息、开阔工作视野、磨炼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是一次大锻炼、大考验。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奋发努力,使统计工作岗位既出数据、出成果,又出干部、出人才。统计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仅要熟悉掌握统计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还应主动了解和熟悉全局工作。要珍惜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运用好工作成果,养成严谨细致、勤于思考、善于开拓的工作作风,自觉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这次会议时间短、内容多,希望同志们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熟悉党内和人才资源统计工作要求、掌握新版软件使用方法。大家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多交流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各参会人员回去后,要将会议精神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争取人力、物力、才力上的支持,推动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最后,预祝培训会圆满成功!
【领导会议发言范文】二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昨天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书记对总结好换届选举经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认真总结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经验,巩固换届选举成果,提高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红生同志代表市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对全市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换届选举工作的成果
市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根据省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从去年9月召开全市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以来,经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辛勤工作,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我认为,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可以概括为“四条基本经验”和“五个显著特点”:
(一)四条基本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是保证。为了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经市委常委会研究,成立了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部署、民政实施、相关部门配合的运行机制。各区(市、县)、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指导机构,加强对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市委对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视,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书记还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一是对这件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非常重视;二是县、乡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要善于依法办事,依法引导,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公正、有序地进行;三是干部作风要深入,要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努力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换届选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宣传发动是基础。在换届选举的过程中,市、区(市、县)、乡(镇)和村(居)四级,按照选举方案,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集散互补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进行宣传发动,调动了选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参选率。据统计,选民参选率达93.8%,较前几届有所提高。
第三,依法办事是关键。在选举过程中,严格按照村(居)委会《组织法》、《选举办法》和有关《实施方案》的规定进行,把依法进行民主选举贯穿于选举的全过程,在民主推选产生村(居)民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提名确定候选人、投票选举、委托投票、宣布选举结果、工作交接等七个环节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并纠正个别地方出现的把握政策不严、不按程序办事等问题,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尊重民意是核心。在选举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认真倾听选民的意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耐心做好群众工作,妥善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比如,针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市、区(市、县)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运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并先后4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五个显著特点
五个显著特点,也可以归纳为“五个新的提高”:
一是选举成功率有了新的提高。在全市1166个村中共有1157个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占99、2%,比上届提高39%。全市426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新一届村(居)委会班子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新一届村(居)委会成员中,党员3087人,占40.2%,比上届有所提高;高中以上学历2904人,占37.8%,比上届提高2.5%;年龄结构更趋合理,30至50岁之间的占79.3%。
三是换届选举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绝大多数村的选举工作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使村民的推选权、提名权、选举权、投票权得到了落实,绝大部分村的选举是一次成功,村民上访比上届减少。可以说,这是程序不断规范,组织更加严密,工作疏漏减少,选举质量提高的具体体现。
四是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各地普遍以这次换届选举为契机,对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加强了民主法治观念和参政能力的培养教育。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界定选民身份、明确候选人条件、提名确定候选人、正式投票等选举的关键环节,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行使了民主权利,又经受了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实践和锻炼,法律意识和参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五是基层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各地坚持把换届选举工作与促进基层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一大批群众满意、组织满意、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选进了村(居)委会班子,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从而促进了村(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目标体系的建设,使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提高。
总体上看,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分不开,同时也与广大选举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次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刚才,红生同志在总结中讲了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再重复。我想,对于选举过程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妥善予以解决。一方面,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好剩下的8个村的补选和1个村的选举工作。对此,我提几点要求:1、、和对未完成选举的村,要分别明确一名县级干部作为这些村选举的责任人,负责抓好该村的补选工作,明确选举的具体时间,并在7月30日前将责任人和选举的具体时间报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办公室,供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阅。2、三个区的相关责任人和区、乡指导机构的同志,要深入到这些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真正掌握这些村选举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出选举工作方案,提高选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市换届选举指导小组办公室特别是市民政局要加大督促检查,搞好指导工作,对选举时间要提出具体要求,对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要求按时完成。4、未完成选举的三个区要在这次会议结束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这些村的选举工作,对补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必要时,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对这9个村的补选或选举工作进行督查。此外,还要深入细致地做好部分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对落选的同志要鼓励他们振奋精神,积极支持新当选的领导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系统地总结这次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的经验和典型,探索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工作的规律,提高换届选举和日常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成果。
【领导会议发言范文】三
村(居)委会是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关键在两点:一是搞好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打好组织基础;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特别是在刚刚完成换届选举以后,抓紧、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各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作了精辟的概述。村(居)委会是农村(城市)最基本的组织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没有城乡基层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因此,大力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
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村(居)委会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了改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对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努力提高村(居)委会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换届选举后,村(居)委会都进了不少新人,干部的培训工作更应抓紧,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第三,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搞好市、县、乡三级换届的需要。明年是市的换届年,按照省的有关精神,市、县、乡三级都要进行换届选举。只有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群众看到自己选出了放心、满意的当家人,才会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为圆满完成明年的市、县、乡三级换届选举打下基础,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第四,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需要。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实现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年。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经济市、建设大等一系列奋斗目标,必须夯实基层组织。从现在起再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新的班子对工作情况就会比较熟悉,班子成员之间的磨合就会比较好了,这样就能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明确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思路
书记多次强调,“思路决定出路”。如何围绕全市的工作大局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呢?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两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把握两条主线。就是要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分别把握好农村和城市基层政权基础的主线。就农村而言,今年6月省委书记到调研后,作出了“市要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示。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向。因此,我们要以“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使村“两委”成为率先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就城市而言,今年3月书记在调研社区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努力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书记提出的这一思路,不仅针对南明区,而且对全市社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以“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为主线,切实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使社区“两委”成为建设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的骨干力量。只有把握了这两条主线,农村和城市基层组织才能在农业农村工作和社区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全市工作大局。
第二,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在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中都要突出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这两个重点。就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而言,在农村,随着近几年中央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文件出台,特别是中央专题部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下发以来,随着去年以来包括免征农业税在内的各种惠农措施的实施,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意识不断增强,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构成了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头戏。可以说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势就是:中央促,农民推,村民自治在需要中应运而生。在城市,随着社区服务范围的拓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居务公开、民主管理也提上了日程。因此,我们要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就基层基础工作而言,城乡基层组织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决定的重要职责,如果基础不牢,势必影响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因此,我们要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
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市委下一步要作出具体部署。但是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就必须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下大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查找基层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新思路,拿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三)要着力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基础建设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以强化培训为手段,进一步提高村(居)委会干部队伍素质。全市绝大多数村(居)委会已经在今年3月份完成换届选举工作。要抓紧时间,突出重点,利用党校这个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村(居)委会干部特别是新当选干部的培训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把村(居)干部队伍培养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基层工作者队伍。最近,召开了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区委书记同志参加会议并作了讲话,提出要对全区新当选的村(居)委会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培训。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据了解,其他区(市、县)也对新当选的村(居)委会干部的培训工作作出了安排。
二是以规范“两委”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增强村(居)班子的整体功能。村(居)党支部与村(居)委会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这是很明确的。但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的村(居)“两委”关系不融洽,有的还有较深矛盾。比如,有的村(居)党支部书记把党的领导简单理解为村(居)支部的领导,甚至是支部书记的个人领导,把村(居)委会作为村党支部的一个部门,使村(居)民自治成了党员自治、党支部自治甚至支部书记个人自治;有的村(居)委会产生后,认为自己是村(居)里大多数人选举出来的,有群众基础,腰杆子硬,因此不把党支部放在眼里,重大事情不向党支部请示报告,喜欢自己说了算,背离了村(居)民自治,把村(居)民自治搞成了村(居)委会自治,甚至村(居)主任自治。根据《党章》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居)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城市)的基层组织,按照党的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负责办理本村(辖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有的学者认为,村(居)民自治具有三项功能,一是提供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村(居)民自治来维护治安和调解纠纷;二是提供公共服务,即让村(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三是抑制村(居)组织的不良行为。因此,各基层党组织和村(居)委会都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党支部要切实增强民主法治观念,尊重村(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村(居)委会要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同心协力,促进发展。实践证明,实行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任职模式,是破解“两委”矛盾的有效之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这种任职模式。
三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要以“一公开、三民主”(村、居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的水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目标。一是进一步健全村(居)务公开制度。要完善村(居)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居)务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加强村(居)务公开的硬件建设,及时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特别是村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的精神,对计划生育政策、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救济捐赠款物的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及时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二是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民主决策和一事一议的程序,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在村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筹资筹劳方案等事项上都要实行民主决策,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三是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村委会换届后的工作移交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规范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四是进一步完善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推进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制约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四是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的水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近些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基层工作的文件。在社区建设方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创建精品社区等活动;在社区党建方面,市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三优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创建“三优社区”、社区党建示范点等活动。在农村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示范村等活动;在农村党建方面,提出了“双带致富”工程、“双千工程”、创建党建示范村等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的提出,都是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强城乡基层工作的重要措施,是行之有效的载体。村(社区)“两委”,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这些活动,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城乡基层的各项工作。
【领导会议发言范文】四
今年以来我省的组织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省委组织部的全体同志非常辛苦和忙碌。可以这样说,这一年是大家紧张工作的一年,是全省组织工作艰苦奋斗的一年,是不断改革创新的一年,也是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年初省里成功召开了“两会”。围绕“两会”的召开,除了几大班子的构建之外,还涉及很多厅局领导班子的考察调配。同时,这一年还有若干市州换届,干部考察工作量都非常大,大家为做好基础性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劳动。这些工作总体上讲干部群众是满意的,也给省委当好了参谋和助手。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是在省直机关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全国惟一一个在省直机关进行试点的单位,五个多月来的工作的确相当紧张,也非常出色,在“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两个方面都交了满意的答卷,这是组织部全体同志付出的心血。
在制度建设方面,今年真是迈了大步。很多制度你们主动想到并且已经拿了出来,应该说贡献很大,影响也很大,社会广泛关注,省委也高度肯定。比如,制定实施了地方党委领导班子民主化建设“三项制度”,出台了《省级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决定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试行)》,特别是最近刚制发的《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社会反响十分强烈。这些制度虽然还有一个落实以及调整完善的过程,但毕竟我们把基础工作推出去了。
在人才工作方面,也是成果丰硕的一年。围绕中央提出的“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结合四川实际特别是我省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实际,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比如,党管人才管什么?就是要管全局、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完全符合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人才开发工作中,要发挥好用人单位和人才本身“两个主体“的作用;要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评判人才,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先富起来,实行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双重激励;要全面开发人才,既要重视抓高精尖人才,也要重视开发实用技术人才;既要大力引进人才,也要盘活省内现有人才存量,等等。同时,还出台了30条《意见》和24个配套文件,这些工作主要都是组织部门牵头做的。由于我们做了这些工作,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定四川作为五个发言单位之一,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方面,组织系统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动了真格,社会反响很好。大家按照省委要求,抓住典型,举一反三,从个别问题看到面上的问题,特别是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开展“三项清理”工作,推动了整顿建设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这个过程刚开始可能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通过我们痛下决心,不讳疾忌医,反而提高了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的形象和威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一年来,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不一一列举,只点几个主要的方面。这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非常辛苦所得来的结晶。组织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今后的任务还很繁重,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大家把工作做好了,组织部门的干部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领导会议发言范文】五
同志们: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指出“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贺国强同志提出“要把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把组工干部的学习放在首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及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先后作出部署,要在组织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经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大会,就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部长办公会原定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熊承家同志为大家作动员报告,但因市委临时召开紧急会议,他将推迟参加下午的动员会。下面,我受承家同志委托,代表部领导班子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逐步加快,对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大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去解决组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赋予组织部门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必然选择。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两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前者是后者展现价值的平台,后者是前者实现目标的基础。
(一)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干部理论学习的各项制度,推进理论学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部门作为从事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部门。广大组工干部,也应当通过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带头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成为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表率。组织部门“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要在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工作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发展迅速,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因此大大加快。据统计,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9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了;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人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阶段,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通过学习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未来社会,成功者将是那些在竞争中比对手学习得更快的组织和个人。可以这样说:学习型组织是由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催生的,而学习型组织又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支撑基石。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部门必须建成“学习型”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正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组织部门担负着重大责任。各级组织部门要不辱使命,全面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赋予组织部门的各项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从目前来看,我市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较高的,但也存着在某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少数组工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还不够强,学习贯彻上级精神不够及时;政策运用的“度”把握的不够准,政策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或畏手畏脚,缺乏创新精神,或按需取舍,缺乏严肃性;对组工业务晓而不精、专而不全,或仅仅停留在粗线条、低层次、平面化的层面上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迫切需要组工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学习,而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正是适应新形势,提高组工干部能力的有效载体。
(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干部”活动是创新组织工作管理实践的重大举措。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是一种社会化的学习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学而时习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学习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质的区别。后者说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倡的是一种学习精神,前者是一种学习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基本内涵是以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理论为支撑,使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实现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营造出人人都得学习的生存氛围。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旨在研究各类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环境,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组织的效能,增强竞争能力。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就是把这一先进理念运用到融入现代组织工作管理运行体系之中,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干部”作为现代组织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组工干部全员学习的体系和机制,做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推进组织工作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拓宽发展视野,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努力营造一种不断创新进取的组织工作文化内涵,提高和增强组织工作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组织系统先后开展了“两好”大讨论,“树组工干部形象”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市各级组织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强化实效,创造性地开展机关学习,取得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为“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组织部门开展这项活动也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比如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组织部门教育培训机制比较健全;相比来说,组工干部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小,彼此容易接受相同或相近的先进文化熏陶,易于形成共识、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等,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一定能在组织系统深入人心,蓬勃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