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

花栀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初二地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1

●指导思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利用的资料图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

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

学生:讨论四幅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

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学生: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加入到一个小组内参与讨论)。

教师: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

教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还分布不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呢?

课堂活动二:找差异──利用土地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学生: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联系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活动1”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耕地:季风区平原──利用程度高

林地:季风区山地──利用程度高

草地:非季风区高原──利用程度低

教师:多媒体出示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景观图,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并能够初步评价我国南北方的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读图3.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3.12“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结合所学的我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明确:

①我国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这既是我国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②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情况说明:在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又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

教师:多媒体出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

学生:讨论漫画的含义,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后果?

小鸟的悲哀──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

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

教师提问: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组织辩论赛。主题是土地是否需要保护。

正方:需要。

反方:不需要。

教师:参与辩论,了解各方的观点依据。

教师总结:通过辩论得出,土地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课堂活动三:定国策──保护土地学生:读图3.13,找出课本中的三幅景观图反映的土地问题与前三个漫画反映的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教师: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这既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压力。因此,我国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学生:阅读课文或利用搜集的材料说明我国已经实施的土地保护措施。

颁布法律法规:《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

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师总结: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提出要求,请你来当“土地专家”,对我国的土地进行设计开发(设立最佳创意奖)。

学生:讨论探究,设计开发(鼓励创新思维)。

教师总结:土地是久远的过去,更是我们灿烂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

调查实践: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非生物资源,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并进一步认识到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充分认识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和分布状况。

4.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过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有四个近海,并且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最后还提醒学生我国海洋资源还远没有开发出来,使学生意识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的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教材在选学材料中介绍了我国之所以在近海发展渔场的原因,应当说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紧接着教材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发展的海水养殖业。如果说,海洋捕捞是人类纯粹地利用自然条件的话,那么海水养殖是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间接利用,因为这其中加入了人类在技术、设备、人力和时间等的投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式,教材专门给了几幅图片,扫清了理解的障碍。

第三部分海洋非生物资源的开发,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海盐生产及盐场的分布。教材介绍了海盐生产的过去和现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利用海洋资源的历史非常久远,随着科技的进步,海盐开发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第四部分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其中的“想一想”活动为学生设置了两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推测将来的结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法建议

1.在讲渔场的时候,要结合初一学过的世界几大渔场形成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舟山渔场的位置。然后结合鱼汛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舟山渔场成为全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2.在讲最后一个框题时,要注意结合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和海洋污染的事例,强调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要相统一。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反映海洋污染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加深学生认识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必要性。还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关于“海洋资源”的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陆地上的各种资源,我们知道,我国的国土辽阔,海陆兼备,今天再来看看我国海洋里的资源有哪些。

[活动]读教材中“丰富的海洋资源”自然段,课文中的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海洋里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海洋资源和海洋能源。

[补充]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洋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向人类提供30亿吨的水产品。所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承转]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主要的渔场

[活动]读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找一找我国主要的渔场。并且结合选学内容分析一下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宽浅的大陆架、陆地江河汇入带来饵料、暖流和寒流交汇)

[补充]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转承过渡]除了捕捞外,我国还利用沿海的滩涂发展大规模的养殖业。

[学生读图]解释海产养殖的方法。

[转折]除了海洋的生物资源之外,还有什么资源?

最新初二地理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本节呈现了下面的结构特点。第一,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第二,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内容点析

1.众多的河湖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第一,关于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第二,教材提供了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统计曲线图,可分析得出结论:

(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季;

(2)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的河流冬季出现结冰现象(松花江冬季的流量为零),枯水期时甚至出现断流。并结合初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材配以胡杨林和罗布泊的景观图片,来说明西北内陆河流的基本特点──因降水稀少,河流水量不丰,蒸发与渗漏严重,出现了许多季节性河道。

第三,本节活动式课文的设计力图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图像知识,通过中国政区图的阅读,为学习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通过统计图表的分析及学过的地形知识,了解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了大江东去的趋势。

(3)通过统计图表的分析及学过的气候知识,了解我国从北到南雨季的长短决定了河流汛期长短的规律。

(4)通过对图2.29中黄河花园口站与西江梧州站的流量年内变化的比较,了解不同河流的汛期长短对灌溉、航运、发电量及洪涝灾害的影响。

第四,教材还穿插了京杭运河的阅读材料,目的是介绍它沟通五大水系、航运价值以及服务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功能。

本部分教材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着重体现在对地图及图表信息的认定、提取、加工及分析的过程之中。

2.黄河的治理

本部分教材主要围绕着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的。

第一,虽然本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在黄河的环境问题与治理上,但从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功能考虑,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黄河为中华民族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带来的灾难,极具震撼力,这在教材的分析中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1)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及其开发──龙羊峡图;

(2)黄河水资源的灌溉作用──宁夏平原图;

(3)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黄河起源地──黄河源头图;

(4)流域内所蕴藏的旅游资源──壶口瀑布图。上述内容的呈现又是建立在知识(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资源利用类型)、能力(获取图例信息)和价值观念有机融合的基础之上的。

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对黄河上、中、下游划分的呈现方式。教材没有直接在正文里描述,而是在地图上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为下面的教材展开留下了一个伏笔。其目的是暗示教材不过分强化地理界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这一基础知识将在后面黄河中下游的环境问题及治理部分得到巩固练习,这样就使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由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层面,上升到在应用过程中巩固提高的应用能力层面。

第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对下游的影响),是本部分教材的重点内容。关于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读图2.23“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可知,由河口至孟津的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与年平均输沙量都比上下游河段大,并由此引出成因的思考。

(2)关于成因,教材简明地介绍了中游干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本区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因素。

(3)为了给师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教材没有就地形、气候及植被等影响因素进行详尽地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迁移已有知识与能力,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有关下游产生的环境问题,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与活动性课文结合,以及因果推理递进的方式加以体现,并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平原区的地形对河道宽度、河道坡度、河流流速的影响。

(2)受地形影响,泥沙在下游沉积并逐步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

(3)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

(4)暴雨来临,随时随地都有决口的危险。

(5)历史上的黄河水患灾害。

(6)由图2.34中黄河下游狭窄的汇水面积、没有支流汇入等信息,也可推断“地上河”的形态与隐患。此外,基于复习巩固和内容拓展的考虑,教材还提供了图2.35,全面地展示了黄河整个流域的环境问题──上游的荒漠化与凌汛问题;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的“地上河”隐患与凌汛问题。

第三,关于黄河各河段环境问题的治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形成原因的划分──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其次以黄河断流为例,提出了治理方案。并以此诱发学生探讨治理黄河流域其他环境问题的动机,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部分教材的能力培养重在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3.长江的开发

本部分教材主要是围绕长江的源流概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洪涝灾害的治理等问题来展开的。第一,教材结合图2.36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域面积、长度、水量等情况;点明了“水能宝库”“黄金水道”的作用;结合图2.37 “长江干流地形剖面”,让学生理解性地记忆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第二,关于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详尽地提供了长江流域水系图、干流地形剖面图、长江航运图及图2.39等项信息,为学生推理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优势、现实和潜在的航运价值及当前航运中存在的问题创设了情景,以展示开发长江水能潜力、克服航运阻力的信心和思维过程。其中,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放性地介绍了荆江裁弯取直的工程原理及意义,通过阅读图中废弃河道信息,加强学生理解该工程对改善长江中游航运效益的意义,以及提高地理推理分析能力的水准;通过分析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设计解决方案,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三,在介绍长江开发的同时,教材在活动式教材中利用较多的篇幅,提出了长江洪涝灾害的问题。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树立兴利除弊的环境意识──防治洪涝灾害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资源,挖掘其航运价值与水能潜力。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段内容的选取对学生扩展有关长江洪涝灾害的知识、提高成因分析能力,以及树立防灾减灾、变害为利、人地协调等价值观念意义重大。

教材呈现长江洪涝灾害内容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1)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因为人与水争地的矛盾,筑堤圈地,使湖泊失去了调蓄江湖水资源的能力,导致历史上长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2)以思考练习的方式介绍了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度不断加大,让学生从降雨、植被、湖泊及人为等因素入手分析,归纳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可运用下列方式:教师出示挂图“中国水系”或自行绘制的投影片“青藏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提出问题: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这样导入新课,直接进入主题,增强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分布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我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一特点一目了然。

【众多的河湖】

学习内、外流河的概念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2.28“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提出一系列问题: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运用地图观察实例,概括总结内、外流河及内、外流区的概念,这样比较适合初中学生掌握地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书中图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内、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内、外流区的分布及面积的差异等知识并完成活动题1。

对于河流水文特征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提出以下思考问题:四条河流分别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学生通过读图、思考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我国外流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通过完成活动题3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水文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有明显差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加以了解。解答此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出这些河流,说明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气候区。在此基础上,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当学生明确了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塔里木河和罗布泊的图,讨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并与东部外流区河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性。

【黄河的治理】

本部分教材的教学,建议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对黄河的认识能够较为客观。这部分教材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念的最好实例。首先从正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对应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了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二步,结合活动题1,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在学生对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不同河段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

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通过阅读图中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对黄河中游地区泥沙含量非常多有一个感性认识。分析成因时,教师应提醒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相关的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教材中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景观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地表植被等状况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明确造成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由中游地区的泥沙含量大,联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变化,结合教材提供的地上河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说明中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的隐患是什么?

对于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以收集一些上游地区植被破坏的录像带或景观图片、幻灯片等,依次说明这里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解释凌汛的成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第三步,在学生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根治黄河”的阅读材料,完成活动题2,通过阅读和解题,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开展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

【长江的开发】

了解长江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应该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因此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以及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气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在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分析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

了解长江水运状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2,讨论解答此题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与学生讨论的时间,特别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想。

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可以从阅读材料、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示意图入手,通过学生阅读“平垸行洪导长江”的资料和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对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其他原因,可以通过讨论、解答活动题2加以了解。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对洪涝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为什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长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点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影响等,通过分析,应使学生对于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初步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应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对于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