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范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1: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行发现,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备课时没有设想到的,非常独特的想法。这时,我及时的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学生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学会随机应变。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扬了他们的个性。还延伸了课后的安全教育,我觉得这可说是一举两得呀!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而代之与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善于抓住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上述摘录的教学案例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没有张演瑜小朋友独特的想法,就没有了“有时也可以不诚实的”的`“创举”。而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堂课给了我今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一个启示,即要针对学情变化发展灵活组织教学。这一案例中,我认为主要体现在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2: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原来,“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收获:
1、以读为主。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理解水平相对低,且故事长,内容多,未必能轻而易举读懂。尤其是文中雄日手中的空花盆,是一个与文本内涵紧紧相连的焦点,它隐含了雄日对人生的选择:宁可放弃做王位的继承人,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份诚实是多么沉甸甸呀!如何使学生也能体会到这主题,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多形式地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我力求创设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孩子和国王,悲孩子所悲,喜国王所喜,力求使学生忘掉自我,融入故事之中。如分角色读,全班读,小组读,自由读,师生接读,表演读,同位读等。让学生装在读中理解课文,悟得道理。
2、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读文基础上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既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课文。如抓住“十分”进行换词练习、造句练习;又如文中“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让学生充分发挥,用自己的话说说雄日说了些什么?
朗读是重点,但低年级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复习巩固环节,以活泼的小游戏来激趣,进行复习检查,收效较好。
3、尝试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低年级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理解会更深刻一些。因此我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解决问题。如: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看了国王的两种表情图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把问题解决了。
不足:1、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评价语不是太到位,2、时间把握不是太好,给孩子合作展示的时间有点短。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3: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传说故事。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一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
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抓住几个重点的句子,通过朗读感悟释疑,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篇课文比较长,生字也较多,所以在生字教学上,我把复习课文内容与复习生字相结合,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复习、巩固识字,回顾课文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生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在本节课中我比较重视在板书生字的时候有严格按照要求书写,并且让学生认真观察,随之看书来仿写。让我感受到要想教好学生写好生字的最基本的步骤是教师要规范书写。同时上课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教学生字是方法多样,不能过于死板,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厌烦,不会不想听了。教学不仅仅只限与一种方法,而是要以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上课时尽可能做到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活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挖掘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