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理念,对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从哲学上来看,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余章宝
第一,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个世纪人类所发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来说,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既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挑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实际上,如果以“人均资源”来制作一个世界资源版图的话,中国是一个资源贫瘠小国,是地大而物不博。世界人均耕地为0.16公顷,中国人均耕地仅0.08公顷,仅及50%,中国人均水资源也仅占世界32%、人均矿产资源为47%、能源资源为39%、森林面积为14%。因此,资源的客观约束也决定了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放弃异化的方式对待自然,即超越把自然当作纯粹的客体和“纯粹的有用性”。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来源于自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精神界既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为自然既是自然科学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自然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扬弃对待自然的异化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和和谐。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看,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从社会关系来看,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即建设和谐社会。社会是最复杂的系统,社会发展涉及到众多因素。从宏观层面看,社会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方面看,社会发展不是单纯的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要包括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指标,公众教育、卫生、住房、社保、就业等指标,以及地区平衡、社会安定、社会安全和社会公正等指标。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继承和发展。所谓两点论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重点论就是要抓重点。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要求分清纲和目、重点和非重点、主流与支流。两点论就是主次结合,做到全局在胸、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全国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布局,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必须考虑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又要照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地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又必须服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协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贯彻和落实“四个协调”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四个协调”就是“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五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特别要通过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从而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实际上,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归宿点。作为人来说,生产的目的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生产”,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肉体需要的“片面生产”;人的需要是一个“全面需要的人”,而不是把人的需要异化为抽象的胃,降低为动物性的机能。生产力发展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们对对象的享受,应该超越片面的占有,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总体的人,占有自己全面本质。”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紧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搞建设、谋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四,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加以落实。
如果说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理念,那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贯彻这一理念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实现这一理念的结果。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由理念到途径最后达致良好功能的完整的有机整体。其中,执政能力建设起着联系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和良好的执政效果之间的中介和枢纽。
执政能力最终要体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就是说,提高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完善政策过程,使公共政策过程具有透明性、民主性、公共性和公正性,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具有一个良好的政策伦理品质,即公共政策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而不是为少数特权的利益服务的公共性品质。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其次,让公共政策具有真正的公共性。公共政策就是解决公共问题,本质上具有公共性。因此,政府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肯定不行的,公共政策更不是少数行政长官的私密性的问题。政策制定应该让专家、政策目标群体、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和公众参与进来。这就要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