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第1课时教案
《云南的歌会》第1课时教案
《云南的歌会》第1课时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
2.重点学习“山野对歌”以及本文的人物的人物描写。
3.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习“山野对歌”及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国少数民族英雄聚集最多的省份是哪一个吗?(云南)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云南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间歌唱活动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心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传递知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妙笔去参加一场“云南的歌会”!(板书课题)
二、研习新课
1.自读课文,熟悉内容,思考一个问题:
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写了哪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请用四个字的短语给每个歌会拟一个小标题。
2.假如你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云南,根据课文的介绍,你喜欢参加哪一种歌会?为什么?(要求结合相关语段内容回答)
3.学习“山野对歌”。
① 集体熟读2-3自然段。
② 刚刚我们讲到了“山野对歌”的地点是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在为这一部分拟小标题时,可以采用地点加歌唱形式的方法,因而这一点在此前已经讲到),那么“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③“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文中哪里说明了这一点?(不能,“多”字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也唱其他故事)
④“对调子”采用什么方式?(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⑤“对调子”侧重于比赛性质,比拼的是什么?(机智才能)
⑥ 作者在这里重点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指名朗读这一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这个年轻妇女?(动作、外貌)通过作者的刻画,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⑦ 作者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侧重写的是什么?(唱歌人)有什么作用?(以人衬景,烘托欢快活泼的场面,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4.对比阅读。
课本“研讨与练习”二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群体和个别,一是实写,重人物的肖像、服饰,二是虚写,重人物的精神,第二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三.小结
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山野对歌 比拼才智 侧重写人 以人衬景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云南的歌会》第1课时教案【2】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运用多媒体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入手,问:同学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老师听后有一种冲动,想去云南亲耳听听那葫芦丝娓娓动听的旋律,看看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感受一下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就让我们跟着沈从文先生去云南采风吧。(巧妙地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作者简介
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师介绍。
三、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1、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听写生字词,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比比哪组的同学准确率高。
2、抢答题。
出示课件,学生正确拼读生字。
四、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由于学生预习过课文,所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既然是写歌会,那么写了那些人唱歌?在哪里唱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做好板书。)
五、细读课文,感知人情美
(教师:歌会中人在唱,鸟在唱,在山野唱,在山路唱,在山寨也唱,简直就是自然的大合唱。)同学们,你们觉得有意思吗?哪里有意思?1、学生细读课文,从文章字里行间细节中去发现“意思”。并在书上作批注。
2、学生先在小组交流,互相探讨,作补充。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明确:从对歌的人机智轻松快乐的动作,打秋千的人勤劳勇敢,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花鸟的机灵可爱,山寨传歌是热闹的场面等去分析。
在学生发言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句段,品味语言的韵味。
4、难点探讨:有人说,文章既然是写歌会,就应该重点写唱歌人以及歌声,可是文章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太多,有些偏题。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明确:这里的环境描写目的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渲染小女孩唱歌的自然轻松。赶马女孩触目的是山花烂漫,侧耳的是鸟鸣悠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耳濡目染,当然出口自然,充满了淳朴自然之美。
六、教师展示全文板书,作小结。
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的是云南歌会的美妙,还是传递着民族风情美,更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今天这个物质喧嚣忙忙碌碌的现实世界里,我们疲于奔命,日益沧桑,而沈从文的笔下这些人虽然平凡,却生活的很滋润,张弛有度,他们的生命是鲜活的,有活力的。
我期待着大家每天都有灿烂的笑容,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