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5篇
《剪花边》这课是在《彩蝶飞飞》和《剪拉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由于是对称的剪法,学生在设计图案的时候要设计半个图,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1
一、说教材
《剪花边》这节课,是浙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的第四课,在《彩蝶飞飞》一课之后,属于新课标划分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掌握了对称的剪纸方法来剪蝴蝶,从而为剪花边作好了铺垫,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二年级小学生能通过亲手实践,初步掌握剪纸的几种基本方法。本课以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并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一下四点:
1、认知目标:通过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花边,来了解花边的用途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用折、剪的方法剪几条漂亮的花边,并能将它们美化、装点在教室里,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欣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剪花边体验剪纸的乐趣,体现了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情操。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创造、敢于表现的精神。
三:说学法
低年级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重在学生的动手参与,示范少而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剪花边的方法。
四:说过程
花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儿童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创作自己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花边。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通过师生一起“寻找花边——学剪花边——设计花边——应用花边”的步骤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同学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第一部分:寻找花边
通过礼物导入,直观的引出本课的主角——“花边”实物,加强学生的认知。学生对于花边,看到过,但不一定能直接确定及命名,通过“寻找花边”,发现身边的“花边”,了解花边的实用性的同时,观察、比较,再次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花边”,认识花边——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相同图案、重复排列,感受花边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花边的作用: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二部分:学剪花边
通过前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花边”,在学剪花边的步骤开始前,我有意出示了一条自己事先做的“花边”,引出今天的任务——剪花边。同时,在本课的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应用之前所学的相关内容,了解美术课程安排的连贯性,我还有意提起了《手拉手好朋友》一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方连续”的概念,并学会区分。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我也有意出示了错误的方法,请求学生的帮助,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正确的做法:
(1)画。判断,这三种画法哪个正确?
(2)剪。注意:花边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点不能剪断,剪时注意安全。
(3)对称剪纸法。
进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第三部分:设计花边
通过更多的“花边”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的设计灵感,并通过教师语言:看了那么多小朋友剪的花边,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试试了?来调动起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手,将纸条变成一条条美丽的花边,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美术课所带来的快乐。
第四部分:应用花边(作业展评、拓展)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积极地作用。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将学生制作的花边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一起动手,通过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其中一条,开展自评与互评的评价环节,让学生认识自己制作的不足之处及好的地方,与此同时,感受“花边”的美。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我结合第一个环节中提到的花边的实用性,提议学生将自己剪的花边应用到生活中去,装饰、美化自己的物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美、创作美,并能很好的运用美。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花边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重点:
折剪出花边纹样。
教学难点 :
花边纹样的设计。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
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 欣赏,导入
新课
1. 出示范图一(各种简单的对称花边)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2. 出示范图二(用范图一的花纹剪出的花边)
原来老师把这些花边变成了剪纸花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花边。
板书课题:剪花边
3. 出示范图三: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4.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条竖的花边)
(1) 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 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花边呢?我们可以把花边设计成:动物花边,植物花边,人物花边。(请学生欣赏花边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花边来吗?
三、 学生作业 ,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条不同的花边,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
(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 总结、评议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花边,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附:板书设计
(范画)
剪花边 (作业 展区)
1、 设计花边
2、 折纸
3、 画花边
4、 剪纸
5、 完成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了解花边文化,感受花边与生活,美术的联系。
2、 掌握多折剪的方法,能创作多样的剪纸作品。
3、 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精彩动画视频导入
同学们,老师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你想不想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这段视频精彩吗?你知道她是用什么制作的吗?对,是剪纸,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花边就是剪纸艺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剪花边》 二
新授
1 花边在生活中应用
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花边吗? 生答:
教师总结:在远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花边装饰美化身边的物品,图片展示:如 陶罐,衣服等。它还可以装饰很多物品,大到建筑物,小到茶杯,餐具,发卡,以及室内的窗帘,被单等。那么这些物品上的花边是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的,我们能不能用剪纸来制作花边呢?
展示剪纸花边作品
2 分析剪纸花边特点 。睁大眼睛看一看这些花边有什么特点? 生答:
教师总结:1带状
2 重复的图案
3 连接的。 3 这些花边作品中都有什么图案? 生答: 教师总结:花 动物 人物 小鱼 建筑等,剪纸的题材十分广泛。你知道它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三 探究剪纸花边的制作方法
1 发给每个小组花边作品,通过看一看,拆一拆自主学习花边的制作。 请学生说一说每个小组的发现
教师总结花边制作方法步骤 折----画----剪----展 2 教师示范 反面示范:我们一起来看他说的是不是这样的。首先把纸对折,再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剪出。展开,断了,没连起来,为什么,怎样才能连起来?
正面示范:首先把纸对折,画上喜欢的图案,把需要剪掉的部分画上阴影,在需要连接的地方标上三角号。在黑板上画图。 四 动手做一做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4
《剪花边》一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随着美术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引发了我对小学美术课程的种.种思考、探索与实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空间更灵活更广阔。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桥梁。如何通过这个桥梁,来培养美术素养和相应的基本能力,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这堂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一 、注重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色在于课程突出了人文性与综合性,如何凸现人文性与综合性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补充。如本课中的花边,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图片中,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情境中感知花边的应用。从朴素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到精美的清朝青花瓷碗,再到简洁的俄罗斯民间工艺,这些花边让学生发出惊叹之声,感受到了美术的价值。花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学生很容易在身边找到。我在本课中还出示了很多图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花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另外,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最后,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有服装、花瓶、盘子、拎包„„,
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始终感觉到:为了欣赏而欣赏。现在的美术课堂经常会穿插历史文化情境,但总给人感觉流于形式。其实在本课中也一样,我找到的图片中还蕴涵着很多本节课的有价值的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花边是装饰在什么部位的,可以帮助学生处理花边的位置,以及让学生了解除了直线形装饰外,还可以环形装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些花边的单独纹样,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是花形的,还有的是动物形的,为学生在设计单独纹样的时候开拓思路。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本节课中还没有充分地利用。除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外,教师还要担当引导者的重任。在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与补充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把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都应有效整合,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当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后,理想的课堂才能构成。
二、注重学生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再则,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
在本节课中,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特意设计了“摆一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给小组一份单独纹样的图片,有飞机、花朵、帆船、金鱼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花边形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思想,在尝试,在创造。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同样的单独纹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花边。对花边的了解又更深入了。
但这一环节与后面的制作方法联系不够紧密,怎样将这些有用的组合规律应用于具体的设计,还有待于探究。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
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新课标中也提到:“技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时间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现在的美术课堂,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美术素养的提高。对于单纯的技法讲解的比较少。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觉得技法的传授还是必要的。要不然孩子会无从入手。在本课中为了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我采用了三张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一种画法是正确的。在课前我就预想到学生会在这一环节出错,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特意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并且将三种情况都示范剪了一下,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
在美术课堂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节课中,我觉得学生的思维强度还不够。
美术课剪花边教学设计5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空间更灵活更广阔。教材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桥梁。如何通过这个桥梁,来培养美术素养和相应的基本能力,才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这堂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一、注重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如本课中的花边,它的历史可以追朔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图片中,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情境中感知花边的应用。从朴素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到精美的清朝青花瓷碗,再到简洁的俄罗斯民间工艺,这些花边让学生发出惊叹之声,感受到了美术的价值。花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学生很容易在身边找到。我在本课中还出示了很多图片,实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花边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另外,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在最后,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素材,有服装、花瓶、盘子、拎包……, 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始终感觉到:为了欣赏而欣赏。现在的美术课堂经常会穿插历史文化情境,但总给人感觉流于形式。其实在本课中也一样,我找到的图片中还蕴涵着很多本节课的有价值的资源。比如,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些花边是装饰在什么部位的,可以帮助学生处理花边的位置,以及让学生了解除了直线形装饰外,还可以环形装饰等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些花边的单独纹样,有的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是花形的,还有的是动物形的,为学生在设计单独纹样的时候开拓思路。但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本节课中还没有充分地利用。除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外,还要担当引导者的重任。在对课程进行拓展、整合与补充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把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素材都应有效整合,突出课程的综合化。当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后,理想的课堂才能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