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野仄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1

《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个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散文单元,经过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把握这种游记的特点。根据要求,通过这些文章要学习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并学习文章的写景方法。《满井游记》作为一篇自读的记游小品,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而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春色之美呢?根据以上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1、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能力:

① 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

② 重视诵读,力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技巧,增强自身写作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是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

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教学重点: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感。

3、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文风与性情。

4、教法与学法:

由于这是一篇自读篇目,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⑴ 诵读教学法,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通过听朗读,让学生自己想象文章画面,感受文章意境,力求突破教学重点;

⑵ 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同类篇目的比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个性化的写景特点,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学法上,力求让学生掌握通过画面想象,再现艺术形象,学习赏析写景文章的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

【过程描述】

一、新课导入

师: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喜欢寄情于山水。我们曾学过哪些古代文人的作品呢?

(生纷纷举例作者及作品)

师:今天,我们将来认识一位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看他又是寄寓山水怎样的情感?(引出课题)

二、感知课文

(说明:这是一篇自读的文言文,因此文言字词的疏通在课前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在本课时可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主要由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在疏通字词后,教师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文意。)

师:文章记叙何时的景色?请找出你判断的依据。

生1:春天的景色,根据文中描写景色的语句。

生2:我认为是早春的景色,根据文中“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知道这时候正是早春季节 。

师:很好,你读得很仔细。这是一篇描写北国早春的游记散文,如此美的文章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其魅力。朗读课文要注意课文的整体感情基调,谁能说说课文各段的感情基调呢?

生1:应是“欢快”的感情,因为文中表现作者热爱自然景色。

生2:我觉得本文三段话的感情不一样,根据内容第①段应用无奈的语气读,第②的感情比较热烈,欢快;第③段要读出作者寄情山水闲情逸致。

师:请你给全班同学示范朗读,好吗?请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注意完成以下表格的填空。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媒体播放配乐 )

(听读结束,学生举手发言。)

满井

所见

景物

景色描写语句

三、品读课文

师:美文需要用心感受,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课文第2段中你喜欢的语句,可从景物特征或作者情感等角度品析,并以“我读习习习习习习习习,读出了习习习习习习习习”与全班同学交流。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品读,然后组织班内交流互动)

生1:我喜欢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我读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样子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师:同学们还认为这句中哪个词用的特别妙?

生2:“微润”,这个词语表达了早春时肥沃的土地开始复苏。

师:一个“润”字与“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微”字更四凸现了“早春”的季节特征。

生3:我喜欢读“于时冰皮始解,,……冷光乍出于匣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事物感到欣欣然。

生4:我也喜欢这句话,但我从“波色乍明”中读出了早春河水的明亮清澈,而且后面还运用比喻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师:你能从文中关键词语和修辞的角度品味语言值得同学们学习。你在朗读这句话时觉得那个字词应该读重音?

生4:(轻读)我觉得应该是“解”“明”“清澈”,因为这些词语都写出了波色的特征。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提示学生放声朗读品味)

生5:我在读“乍”这个字时声音比较响亮。

师:从这个“乍”字中你能品出作者的感情吗?

(生感到疑惑,师提示:理解“乍”字的含义。)

生5:“乍”这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在文中表现了作者对眼前所看到的景色感到意外,精神感到振奋。

师:品得太妙了,一个看似无义的虚词居然有如此深刻的内涵。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来感受作者的感情。

生6:我喜欢“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个句子让我读出了作者对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而无比喜悦。

师:你能解释“而”字的含义吗?由此你对这个语句是否有新的理解?

生6:(思考、顿悟)哦!“而”表示转折,这个句子还表达了作者为“城居者”未知郊田之外的'春景而感到遗憾。

……

生7:我 觉得“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写的很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鸟鱼等景物的悠然自得,而且还运用拟人手法。

师:你能品出运用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吗?

生7:运用拟人手法使景物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生机。

生8:赋予这些景色以生命和人的感情。

师:袁宏道山水小品善于把人的感情与景物情景交融,把无形的情思化微有形的景物。后人曾这样评价: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拟人手法?请继续品读。

生9:还有“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也运用拟人,这句话也赋予山峦灵气,并且给人留下焕然一新的感觉。

师: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追求: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文章用极其清新传神语言描绘了满井早春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正印证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

四、拓展延伸

师:面对美景,因作者的个性各不相同,所以进入笔下的景物各不相同,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自然也不相同。请阅读课文末段,结合相关资料,谈谈袁宏道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与本单元其它三篇课文的作者所寄予的感情有何不同?

相关连接:

袁宏道轻视名利,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西湖游记二则》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由于所任职务比较清闲,使得他有空闲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写于此时。

(生结合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生1:本单元其它三篇文章都是表达作者因被贬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心情和感想,而袁宏道是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山水的热爱。

生2:《小石潭记》表达了柳宗元被贬官后的凄凉,《岳阳楼记》表现了作者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报复,《醉翁亭记》也是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这三篇文章都与作者的政治追求有关,而《满井游记》中作者却表现出自己不慕荣利,追求自由的生活。

师:你能结合文中末段的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吗?

生2:文中说“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说明作者喜欢这里的山水,表达自己欣赏山水的闲情逸致。

师:你觉得这句中的“近”应是什么意思?

生2:应该是作者的住处与这里的距离很近。

师:还会有其它深意吗?

生3:我觉得还应该有作者的心与景色的很近,可以说融为一体。

(全班同学对该同学的回答予以热烈的掌声)

师:辛弃疾曾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真是无我相融,相逢如知己呀!

传统的文学主张“文以载道”,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政治理想。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于对自然风景的客观描写,表达作者厌倦仕途,轻视名利,钟情于山水的情感,强调自然、天真、趣味。(板书:独抒性灵)

师:除《满井游记》外,袁宏道还给后人留下大量的游记名篇,如《西湖游记二则》请同学们齐读(西湖一),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点评,可整体评价,也可抓关键语句细品。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掉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生齐读。然后点品文章)

生1:“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这一句句式整齐,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西湖景色的魅力,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

生2:本文运用比喻句,把山、花、风、波浪的特点写的恰到好处,并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陶醉语山水之间的情怀。用简洁干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之情。

生3:文章语言优美精练,运用比喻绘声绘色,句式骈散结合,创设优美的意境。

……

师:(课堂总结,然后组织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朗读和勾画圈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

教学难点:

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

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5分钟

学生拿着自己找的图片或小屏风,向同学作介绍,语言可能不生动,教师可以就此导入,看做者是怎样介绍的。也可以用古诗词中有描写屏风的诗句导人。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15分钟

教师配古筝乐曲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

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听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

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

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

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三、研读与赏析 20分钟

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a.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b.“…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是布置之意,是用心安放,若换上“放”字,则无此表达效果;“点缀”是加以衬托和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准确地说明了屏风在居室中的作用。(学生还可以再举出一些。)

四、课堂小结: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焕发出青春,重新大放异彩。

五、布置作业;

A组(学优生): 完成练习册基础部分。

B组(中等生):完成书后习题。

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0分钟

1.陈从周:

(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2.作者对“屏”的感情:

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3.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二、授课过程: 20分钟

1. 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

请你引诗配画作解说。

比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词人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2. 想像一下,屏风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3. 研读赏析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三、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10分钟

将《说“屏”》与《文房四宝》比较阅读。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A组(学优生):把课堂上所说的“想像屏风的用途’’整理好,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要用得得体。

B组(中等生):完成练习册。

C组(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说“屏”

陈从周

作用

分类 → 设置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王维。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

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1.导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齐读题目《使至塞上》

2.简介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

3.分析诗歌,理解王维的特定心境。

解题: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

学生读诗。个读+集体朗读

回答王维为什么出使?(用诗句中的词回答)——问边

单车欲问边——出使时随从很少。一般作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问,队伍浩浩荡荡,而王维只是“单车”,为什么呢?

王维当时的背景资料:开元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二十五年,受张九龄提拔的王维也遭牵连,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一联诗句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直”:《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掌握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3.能够熟练运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教学内容

1.《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要求;

2.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

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课堂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4.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课堂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通过教学反馈、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几种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讨论,教师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石拱桥的杰作,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了解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几种说明方法,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对说明方法的区分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课题引入生活中,你见过很多桥,这些桥各有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说说这两座桥各有什么特点?(投影拱桥和梁桥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中国桥梁的文章《中国石拱桥》。学生讨论并回答它们各自的特点。

小结:桥梁有两种形式,桥洞呈弧形,中间高起的叫拱桥;桥洞并不弯曲,桥身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梁桥。拱桥承受的压力比梁桥大。就外形看,拱桥具有曲线美;梁桥桥式单调。我国的拱桥大多是用石块砌成的。石拱桥具有外形美观、桥身坚固、取材方便等优点,所以我国桥梁很多是石拱桥。 1、激发动机 运用投影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作者:茅以升。

看注释①,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

三、交代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检测字词的预习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并投影下列问题。

①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段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③中国石拱桥很多,文章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

3、提问、启发、归纳以上问题,并板书。

①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②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③这两座桥是我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又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所以以这两座桥为例很有代表性。 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选择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互相补充,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

五、重点研读“赵州桥“段落

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做了具体说明。那么作为杰出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色呢?作者怎样说明的呢?

问题: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②赵州桥有哪些特点?

③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设计一段话,然后向游人介绍赵州桥的有关情况。

学生齐读课文课文第4、5段,思考左边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完成。

归纳:

①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抓住“著名”“最古”两个词语,先概括介绍桥的地理位置、建桥时间;再介绍桥的长和宽;然后逐一分析桥身的结构特点及其科学原理。

②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领略了赵州桥这座独拱石桥的独特魅力。那么作为联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魅力呢?下节课探讨。

七、布置作业 :

A(学优生):识记说明文知识,深入领会本课内容。

B:(中等生):识记说明文知识。

C:(后三分之一学生):字词小卷。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为了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部分,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赵州桥的特点?

过渡: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作为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卢沟桥有什么特点?(播放卢沟桥的图片,投影本课时目标) 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回答提问。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所查找的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2、对照图片,参照课文内容,小组研讨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点。 学生齐读第6、7、8段卢沟桥部分;小组内交流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思考左边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3.探讨“卢沟桥”的特点及说明方法。

三、拓展延伸——齐读课文后半部分

解放后,中国石拱桥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桥梁的画面。

四、布置作业:

A(学优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一座桥梁,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简要的介绍。 学生设计桥梁,画示意图,写出介绍文字。

B:(中等生):完成练习册。

C:(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第三课时

一、探讨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教师讲授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

2.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教师引导

(1)举例子:本文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最具有代表性。

(2)列数据:第4、5、6、10段都列举了数据。

(3)引用古籍:第7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写卢沟桥的外形,唐代张嘉贞《安济桥铭》写桥设计。“旅人桥”

(4)作诠释:第5段“大拱的两肩上……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5)作比较:第6段“永定河发水时……足见它的坚固”。

(6)打比方:第1、5段

(7)摹状貌:第6段最后一句

3. 小结:

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整理,使人们对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本文就是说明文特征显著的典范。

二、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 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语言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举例说明:

(1)第2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由外表到内在,是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写的。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词语次序不可移动。

(2)第3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约”“可能”,是根据写文章时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是对“到处都有”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这里用语准确。

(3)第5段“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可算”一词表示估计,作者在说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依据,但又有资料掌握不全的顾虑,故必须留有余地。这 是从时间上相对的说,不犯绝对的毛病。

2. 数字的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第6段对卢沟桥的介绍,从修建年代、长度、宽度、石拱数、甚至每个石拱的长度,都运用数字说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更精确的了解。

3. 第9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绝不能变动。

△说明文中要准确运用词语,这样才能保证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布置作业:

A(学优生):完成课外说明文语段。

B:(中等生):书后习题

C:(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 赵州桥和卢沟桥

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 限制性词语的使用:(大约、几乎、左右……)

2. 运用数字说明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6

《桥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调动审美体验,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读课文,从语言表达角度品味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句。

3.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从语言表达角度品味优美而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难点:

以审美视角形成对桥之美的系统认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桥之美》这篇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在标题后加上一个字,使之构成一个短语。

(桥之美态、桥之美蕴、桥之美感、桥之美境、桥之美形、桥之美趣……)

美态、美蕴、美感、美境这些词语我们都可以把它视作美学的范畴,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领域中美的规律,探讨美的本质的科学,下面我们就跟随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去感受“桥之美”,进行一趟美学之旅。

二、桥之美态——美态寻踪

(一)进入文本

1.先熟悉课文,请大家轻声的、自由的朗读起课文,随着画家的构图框,脑海中再现出美的画面。

2.美词美读。

前瞻后顾(zhān) 纤细(xiān) 点缀(zhuì)

飞瀑流泉 晓风残月 险峻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二)浏览全文,提炼归纳

指导学生对“桥之美态”进行提炼概括。

1.读完文章,我们先来推敲这样一个词语:美态。

(美态即为美好的、美丽的姿态。)

2.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寻并勾画出文中描写桥的美态的语句,读语句,并以“桥之美态,美在 ”的句式说话。

(1)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踏实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桥之美态,美在对比,美在形式变化,美在线面转变。)

(2)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桥之美态,美在形式,美在结构。)

(3)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桥之美态,美在和谐、得体,美在合拍。)

(4)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桥之美态,美在对照,美在映衬。)

(5)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桥之美态,美在形象的重叠和角色的交错,美在形与色的搭配。)

(6)为了画长江大桥,我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就是想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因而构不成画面。

(桥之美态,美在衬托、呼应,美在构图的画面。)

三、桥之美境——美境体味

(一)引导深入

对比、搭配、衬托、呼应这些足以构成一个画面和层次和结构,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对于中国画来说,这样的画面未免缺乏一点诗意,缺乏一点灵动。所以画家更着眼于什么?

(着眼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这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重点、写作意图。此句中的“作用”作何解释?

(结合全文,此句中的作用应是指桥在不同环境中带给人美的感受和体会。)

(二)精读语段,表达运用

指导学生对“桥之美境”进行体味。

1.我们再来推敲这样一个词语:美境。

(优美的环境,美好的意境。)

2.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第四、第五段,看看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桥,美美地朗读语句,并以诗意的语言再现这种美。“桥之美境,美在 ”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桥之美境,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美在疏密有致、张弛有度,这是一种疏朗开阔之美。)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桥之美境,美在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美在动静结合,这是一种刚柔并济之美。)

(3)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桥之美境,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这是一种丰富想象之美。)

(4)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桥之美境,美在风雨桥形成形式独特,美在气定神闲窥山水,这是一种安闲自若之美。)

(5)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

(桥之美境,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美在它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一种生活情趣之美。)

四、桥之美蕴——美蕴涵咏

(一)引导深入

作者是一位画家,着眼于画意去描述桥的景致,桥之美态、桥之美境带给我们一种宁静、淡美的境界,同时画家的审美慧心、人们的审美感受又使得这些桥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富于浓浓的情味,这情味便是“桥之美蕴”。

(二)涵咏美句,品味欣赏

指导学生对“桥之美韵”进行品味涵咏。

请同学们勾划出最能引起你审美体验的语句,品读语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欣赏文字美和手法妙,去品味“桥之美蕴”。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这是拟人的修辞,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也是作者移情的表现,把人的感受投射到芦苇身上,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为一体,此境令人神清气爽。)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石桥”“细柳飘丝”“纤细”“拂”“坚硬的石块”一系列词语,勾画了一副小巧玲珑而又古朴典雅的画面,细柳拂石桥,刚柔相济、厚重轻盈、宁静鲜活。)

(用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化用宋词名句,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桥与流水的配合比作一支乐曲一样,写出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形与色的搭配,动与静的结合,显得神奇而壮观。)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说明了画家对桥的热爱,是桥的美吸引了画家们在追寻着桥的身影。)

美态、美境、美蕴,这些都是桥之美的表现形式,或是姿态,或是情境,或是意蕴,其实只要有审美的慧心参与其中,也就具备了桥之美。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句话收束全文,是全文的文眼,也是全文的总结。

五、课堂小结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句话真是别有深意啊,是因为人的审美慧心赋予了桥之美,换而言之,只要有了审美的眼光,生活中凡是能够与之构成关联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美。愿今天的美学之旅能够伴我们一生,让我们的生活也呈现出一种美态、一种美境、一种美蕴。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

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

学生回答。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xx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

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

(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

明确:

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

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

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

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陈述句。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

(设计意图及建议:自主学习,揣摩消息语言特点;合作探究,总结消息语言特点,学习新知。)

四、拓展阅读,评价人物

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小组合作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

(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然后以小组组长为本组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2)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

三、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

(1)教师提示: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就形成了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出了全文的说明顺序。

(2)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段意,理清行文思路。

(3)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4)教师选三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明确:画家眼中的桥的特殊美感,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

接下来作者强调不着眼于从桥自身的结构来欣赏“桥之美”,而是更着迷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为下文张本。

课文随后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选用四个例子——石桥与苇丛的配合,石桥与细柳的合作,在背景烘托下的长桥之美,险峰、急流映衬下的风雨桥——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然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桥之美”的进一步补充。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

最后收束全文,用一句话总结上文,回应文章的标题。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形成板书。

多媒体显示:

四、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

1.多媒体显示:

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学生品读这些句子,欣赏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教师选四位同学品评这些句子。

明确:

(1)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2.学生自己在文中另外寻找一些充满诗意、语意蕴涵丰富的语例,品读赏析,感受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五、比较阅读

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说明文有很大区别,试具体说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学生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一些具体例子。着眼于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它说明对象(石拱桥)分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清楚,顺序合理,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得当。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说明对象着眼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

学生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充分理解规范说明文与科学小品的区别与联系,全面认识“说明文”这种文体。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画面上有高山、流水、长桥、树木、薄雾。要求学生运用对比、变化、和谐的美学原则来品味、欣赏画面美,并模仿课文第4段的写法把它表述出来。

学生观赏画面,并口头描述。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