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戏剧表演舞台剧的学科建设论文
新时代下的戏剧表演舞台剧的学科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戏剧表演专业受到新媒体潮流给社会人群带来的心态变化,指出高校戏剧表演专业建设仍应认真看待“舞台剧”这一传统课程,但需在指导思想上作出相应的创新,并配以必要的举措,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与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舞台剧;联动;双师型
近年来,知名艺术院校戏剧表演类专业艺考报名人数不断大幅攀升,竞争激烈。这些现象的成因,固然跟国家政策导向、社会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诸多新媒体形态丰富了文化艺术的生产与传播途径,为艺术类学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所致。相应地,在校生的心态也随之产生了一定变化,进而在步入学校后的教学环节中有所体现。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类学生学习心态变化
从整个社会情势来看,娱乐圈的光鲜亮丽和高片酬一直都是吸引年轻一代积极加入艺考大军的主要原因,这导致一部分影视专业在校生的急功近利心态明显。在新媒体时代下,过去只存在于广播、电视、舞台背后的那些显得遥不可及的明星,越来越多地开始以微博、微信、直播等非官方的新形式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有时甚至还能与观众直接互动,实现了正向反馈,但这些新形式也导致一些并无代表作品,主要依赖网络人气却能获取极高酬劳的小生、正妹型“明星”层出不穷。它让观众,特别是一些艺校在校生产生了错觉,认为演艺事业本身并不需要特殊的才艺,主要还是靠脸、靠穿衣、靠人缘,也正因为这种心态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部分在校生存在浮躁心态,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有所降低片酬持续飙高的影视行业歪风,已经影响了艺术表演制作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影响到影视剧从业人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众形象。在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同时,这种不良风气也开始以互联网为传播工具,更加便捷地向校园学子的心灵渗透。一部分在校学生涉世未深,甚至还未具备社会实践经历,他们难以有效地弄清这背后的复杂成因,存在一定的盲目崇拜心理,渴望着能够以年轻干劲作为资本,早早跳出校园去赚一把,红一把,走一回。尤其当今社会的一些不入流但却存在消费市场的三俗文化现象,如某些毫无资质的网络主播依靠晃腿、低俗着装、唱跑调歌曲却卖嗲卖萌等不良行为来当做卖点,却一小时收入数万人民币的违规却不违法的丑恶现象,极大地混淆了在校生的价值认知。部分学生脑海中存在新时代的“读书无用论”,缺乏学习热情,进校不久就热衷于跑关系、接私活等形式的社会活动,降低了对提高自身素养的要求。
2.对“舞台剧”的艺术表演基础理论认知有所降低,导致基本功不够扎实我国表演专业教学的基石源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相关课程也围绕此进行设置,在校期间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主要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加以呈现。其遵循的是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每次演出都应该预先深入研究剧目中人物形象的生活逻辑,重新创造生动的戏剧过程。例如,根据斯坦尼体系,演员的言行举止具有逻辑的理性,他们要将生活中的感受铭记于心并熟练地呈现于舞台之上,演员在舞台上不是表演而是生活。演员应该发掘角色的隐藏性格,而不是刻意去颠覆形象。因此我们看到,在影视剧尤其是话剧舞台上,这种以理性的情节一步步推动故事发展,带着观众入戏的叙述方法,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但一部分学生受到“互联网+”时代下影视剧制作总体呈现出“资本主导、平台多样、看重人气、忽视剧情”这类特点的影响,错误地认为传统的以斯坦尼体系主导的对角色的塑造与表现方式已经不具备可行性了,这导致他们在大一大二的基础理论求学阶段,对于专业体系的学习认知不高,不够重视,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舞台剧”是旧时代的产物,表演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学,主要依靠与生俱来的相貌,依赖本能,戏剧理论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从某个角度看,他们的分析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他们认为斯坦尼体系回避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具备很多非理性动机的问题,演员也不太可能对于每一类角色都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参照的真实原型。如果按照斯坦尼体系,同一个演员每次扮演的角色是不可以存在迥异相反性格的,只能是固定的属于他自己的脸谱化人物,而戏路的单一化对于当今社会的演员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以上对斯坦尼体系的这些质疑,究竟有没有理论依据?能不能站住脚?笔者认为,即便在艺术表演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当代,斯坦尼体系仍然是指引我国影视表演类专业教学的至上法宝。因为作为影视作品而言,其创作的主体架构本身就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尊重客观规律的渐进式发展”基础之上,无论媒体呈现形式、制作方式如何变化,艺术作品本身逃不出遵循“逻辑的理性”这一指导原则,脱离了这一点所创作出的人物角色根本不能让人信服,只会让观众觉得莫名奇妙。
事实上,我国艺术高校表演类专业在以“舞台剧”为专业基础的学习保障上,还是编校严格的———为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各校客观上对于何时能外出接戏都做出了成文的硬性规定,如大三以前必须在校全日制学习,不得缺课等,这一举措的出发点正是为了避免学生本应有机会发挥的天分因为缺乏有效支撑而成为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
二、新时代高校艺术表演专业建设及思想创新的举措
由以上所述现象可知,在当前这样一个万物互联,旧式戏剧运作模式受到新媒体冲击的大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影视表演类专业除了仍应当坚守以斯坦尼艺术体系为指针的“舞台剧”教学,打好影视表演的基本功以外,也有必要在学科建设思想上经历一次深刻的创新过程,唯有此,方能跟上时代,为学生负责,为向国家输送合格的艺术表演人才负责。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做好思想的“消毒”工作,端正态度无论是在艺考招生宣传阶段,还是学生在校期间,学院领导应充分利用各种场合与发声工具,发动媒体与知名合作单位、杰出校友,认真做好学生思想的“消毒”工作,从最基本的“舞台剧”着手,打好基本功,努力营造出一种提倡“勤奋务实、爱学好学”的良好氛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将目光投向更深远的人生彼岸。事实也不断证明,仅仅依靠外在条件与炒作手法的网红人物,也许能够在短期内吸收巨大流量,进而产生出经济效益,但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支撑,终将是昙花一现。如电视剧《那片星空那片海》《孤芳不自赏》中使用了多位平面模特出身,毫无“舞台剧”经验但外貌出众的“人气小花”,尽管化妆技术与服装、道具、特技效果堪称一流,但由于演员属于“跨界”而来,并没有戏剧理论学习基础,不具备对人物生平、内心做出剖析的专业能力,因而在表演时显得极为生硬,成为了这些影视作品最大的败笔……而当红的雷佳音、袁泉,最初成名都是源自话剧舞台,进而获得业界普遍认可后再以此为基础迈入影视行业。这些都是极好的说明案例。
2.课程设置安排上应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时代在变,相应地,表演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也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有所转变。笔者很担忧的场景是———学生因为自身相貌与外在条件的局限性,在四年有限的学习时光中,只能于学校内部编排的舞台剧中饰演某类固定的人物角色。而这类剧目的内容却日益趋于样板戏化。这种一成不变的背后,其实是和时代之间的一种脱节。必须看到,由于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舞台剧就总体而言,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是处于一个萎缩趋势的,只能守住一个小众的区间范畴。艺术表演类学生对于舞台剧的学习,更多地是为培养自己日后迈向更广阔的艺术类行业的必需素养。但基于中国艺术业表象繁荣,实际能公映的影视剧目比例较低,提供给具体个人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成名的可能性仍然十分有限的现状,有必要对以“舞台剧”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教学课程设置安排作出相应调整,除了在新时代下仍应大力加强以斯坦尼体系为根基的基础教育以外,更要从通识教育入手,着重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以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如表演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形体、台词等表演技能之外,也应该向他们教授一些“舞台剧”剧本写作与后期制作方面的技能,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联动方面,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有过极佳的成功经验,该校自行编排公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迄今已巡演数年,堪称近年来国内话剧界难得的一部低成本、高内涵的优秀代表作。作为演员之一的大三学生温方伊,其实正是这部戏的编剧,但也正因编剧直接参与了这部戏的演出,所以整支演创队伍极好地领悟到了这部戏的精髓所在,演绎到了让观众情不自禁入戏、不由自主深思的传神境界。笔者的想法是,虽然不可能每所艺术类院校都能培养出温方伊这样的杰出年轻编剧,但尝试着在校内实现艺术类专业之间的联动,比如让表演专业的学生排演由历届编剧专业学生创作积累下来的某一两部优秀作品,并让后期制作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后勤保障。因为由新时代的学生所撰写出的优秀作品无疑会带有时代气息,经过校内同门的选用、改编、排演,对于几个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有难得的相互提高与促进作用。
3.加强教师自身修为,向“双师型”标准靠拢“双师型”一词,意指教师应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由于传统教育和当前高校录用人员政策的影响,我国本科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在教师引进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追求高学历,除少数稀缺专业还允许有本科生以外,招聘教师几乎都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学历,有些学校甚至要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我们看到的是,越是“双一流”等强调学科建设体系的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后,传统学科教育的痕迹越明显,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越严重。一部分艺术专业教师在学校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他们直接从学校进入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甚至自身缺乏最起码的“舞台剧”实践经历,能够直接出去接戏、有代表作的人员更是有限。与此同时,那些拥有行业职业证书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却散落在剧团、影视公司和电视台的专业人员,因为编制、学历等原因,很难进入大学。因此,依照“双师型”标准去锤炼教师队伍,应当成为高校表演类专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学校除了传统的交换进修等举措之外,也应该尽可能地为教师队伍创造各种贴地气的实地工作学习场景,如考虑与影视实习基地的人员交换,鼓励某些专业的教师(如表演类)以脱岗的形式直接参与剧目演出等,在享受学术假期、评先、评优、岗位津贴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实行政策倾斜———如对实践教学成果显著的“双师型”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优先进修和提高岗位津贴等,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作用。让他们通过与社会影视行业直接接轨的形式经受锻炼,从而更好地用自己的经验来反哺教学。艺术类专业愈加炽热的背后,体现的是当今观众的真实需求,就像当年一部《编辑部的故事》火遍全国,换做在今天播放,由于新媒体时代提供了更多文化选择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发生了转变,已经不太可能有那么多的受众了,但当前火遍网络的各类节目如果放到三十年前,也可能成为缺乏专业性、太过骄奢浮夸的代名词。在新的时代下,高校仍应认识到艺术教学过程无法脱离“舞台剧”这样的基础型呈现环节,但如何在教学设置上开展改革,以顺应市场、满足观众需求才是发展的关键,也是要求教育界必须深度思考、各出高招的着眼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