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充分感受摇篮曲的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
2、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回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妈妈的爱。
3、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难点剖析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欣赏音乐。
1、倾听音乐,说说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意境。
二、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1、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你的妈妈有没有给你唱过摇篮曲?是怎么唱的?
3、谁能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
三、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妈妈和宝宝,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2、用提问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肢体表现。
四、填词哼唱,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这是很生动形象的表现环节,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引导性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的表现很重要。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纲要》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幼儿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幼儿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幼儿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力求对幼儿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幼儿的音乐视野。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认识体会摇篮曲的体裁及音乐特点
3、认识、了解作曲家舒伯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时安排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
环节目标(设计意图)
操作过程
环节反思
备注
情景导入
1、看图配音乐,音乐比较哪段音乐更适合图片,为什么?
2、了解摇篮曲,出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介绍背景,让学生知道音乐背后的故事。
1、检查前置性作业:介绍作曲家舒伯特
2、师:但是,上天并没有关照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它将贫穷送给舒伯特,让它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一天,又冷又饿得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他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报纸看了起来……舒伯特看到了报纸上有一首克劳帝乌斯写的诗,使得他非常感动,热泪盈眶。(师读第一段歌词,出示第一段歌词)
3、师:你们熟悉这首诗吗?(摇篮曲)看到这首诗以后,舒伯特写下了动人的旋律,他为什么感触这么大呢?他想到了谁?
4、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人在情绪最脆弱和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往往会想起自己的妈妈,想到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摇篮曲》,甜甜的睡去。因为梦里不再有饥饿、不会有寒冷。妈妈会给舒伯特一切、一切……
师生互动
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让学生理解节奏和速度。
1、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首使舒伯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诗。学生朗读歌词
2、师:舒伯特在菜谱上为这首诗作了一首曲子。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乞丐,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在舒伯特的要求下免费送给了他一盘烧土豆。舒伯特为了感谢老板的馈赠走到饭馆的钢琴边,弹起了这首《摇篮曲》。(教师模仿舒伯特走到钢琴边弹唱《摇篮曲》第一段)
3、师:简单的八小节旋律,就让这首诗得到了升华,使它成为了一首千古传唱的歌曲。哼唱一下这动人的旋律。
4、比较演唱,解决难点。
a、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舒伯特为什么要在这儿(第六小节)加上一个前倚音呢?
b、比较演唱:
师:让我们来唱一下没有前倚音的效果。(平淡)
5、再唱一唱有前倚音的效果。(内心深处的触动)
小结:加上这个前倚音,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的那种内心深处被触动的心情。现在我们来唱一唱。
导入: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引导回答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等)
师:让我们用妈妈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
a、学生唱一唱。
b、学生用动作参与演唱。
6、师:妈妈在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还会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就做一个妈妈的。动作)
7、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
8、整理摇篮曲的特点
(1)主题:母爱
(2)速度:中速稍慢
(3)力度:弱
(4)旋律:轻柔、甜美、徐缓
9、拓展延伸:欣赏几首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1)东北民歌《摇篮曲》
(2)舒伯特《摇篮曲》
(3)网络歌手香香《摇篮曲》
用同一体裁,不同的音乐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很感兴趣。
小结
每一首摇篮曲都是由母爱谱写而成,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美好的祝愿。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呼唤。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对摇篮曲的学习,更深刻的理解母爱、感恩母爱、用我们的行动回报母爱!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3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突出了轻摇摇篮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一定对比,使歌曲洋溢出浓厚的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的情感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2、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教学重点:
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地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
唱好装饰音、附点音符。
教学方法:
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是一节示范课教学,学生不是自己所教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以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位音乐家作为切入点。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效性,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中间穿插音乐的。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了解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演唱歌曲时以表现歌曲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比较中发展学生对歌曲中母爱的表现能力,知识技能学习与体验歌曲的情感中,感受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感铺垫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学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三、导入新课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学生:有。
四、新歌教学
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学生: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学生:有的。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数绵羊、听音乐?
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像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
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3、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阶段目标:用甜美、柔和声音以及连贯气息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
教师:熟悉了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有几句?我来弹,大家听(教师弹琴)。学生:判断,一共有四句。教师:最后一句与哪句一样?
学生:观察歌谱后找到答案,与第二句一样。教师:第二句与哪句相似?学生:与第一句相似。教师:哪句的节奏出现变化了?学生:第三句
教师:节奏比开始时显得宽了还是紧了?学生:宽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看到什么变化了?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我们能唱一唱吗?(指导学生唱这个地方)学生:唱这个小节2.23.21|。
教师:如果用符号来标记句子,为了清楚,人们就用a+a1+b+a1的形式来标记。
4、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
教师:这句还有一个地方不太容易唱好听,你们听到范唱中是怎样唱的吗?学生:有个拐弯儿。
教师:如果我们不加拐弯儿,我相信大家都能唱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54325|(指导学生唱)。学生:唱不带装饰音的歌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教师:这个地方唱会了,请大家完整唱歌谱。(伴奏)学生:听琴完整唱歌谱。教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分了段,大家在学习歌谱过程中,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学生:两段。
教师:歌曲在创作上非常短小、精练,在众多的摇篮曲中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摇篮曲中的经典。我想不仅是由于歌曲结构的规整,摇篮曲的特点鲜明,而且也因为歌曲中这种伟大的母爱。你们感觉是这样吗?还有补充的吗?
5、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先来唱歌曲第一段歌词,看谁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学生:轻声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师:还可以,歌曲情绪是安静的,优美抒情的,我们在唱时注意歌曲的气息要连贯些。(教师示范怎样运用气息演唱歌曲)
学生:坐姿、气息调整,以更积极的状态演唱。
6、自学歌曲第
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教师:我们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吗?学生:很想。
教师:我给大家些时间自己先唱一唱,等会儿我们再齐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大家基本没有问题了,我想听听大家怎样运用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伴奏)。学生:演唱第
二、三段歌词。
教师:妈妈对着睡在梦乡的孩子,愿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你们唱后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感觉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宝宝快些睡着,妈妈好休息一下。教师:你体会的很深。
7、完整演唱歌曲(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气息支持、充满感情的演唱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进行演唱。
四、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好的'哭声
3、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欣赏欲望。)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她躺在摇篮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
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
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
3、请配班教师用适当的力度敲碰铃,其余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哼唱,边做哄娃娃的动作。
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
四、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桌子)上睡觉。
教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教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好!就请你们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欣赏过程中教师一边跟录音唱歌,一边轻抚每个幼儿,让幼儿通过听、身体接触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温柔和宁静。)
提示:
1、如果教师感觉每人带一个娃娃有困难,可以让幼儿两两接伴,一人扮演妈妈(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当摇篮,通过亲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质。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时给幼儿播放摇篮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也增强了午睡环境的温馨。
活动反思: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名称:
摇篮曲(音乐欣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好的哭声
3、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欣赏欲望。)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她躺在摇篮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
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
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
3、请配班教师用适当的力度敲碰铃,其余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哼唱,边做哄娃娃的动作。
师:请爸爸、妈妈一边哄娃娃,一边轻轻的给娃娃哼唱歌曲,让小娃娃快快入睡好吗?
四、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觉。
教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教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好!就请你们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欣赏过程中教师一边跟录音唱歌,一边轻抚每个幼儿,让幼儿通过听、身体接触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温柔和宁静。)
提示:
1、如果教师感觉每人带一个娃娃有困难,可以让幼儿两两接伴,一人扮演妈妈(爸爸),一人扮演孩子,用小椅子当摇篮,通过亲自哄拍小朋友感受歌曲的性质。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午睡时给幼儿播放摇篮曲,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也增强了午睡环境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