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精选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九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6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110课时左右,时间相当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二、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
4.2弧度制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
习题课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
习题课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4课时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第四章复习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4课时
习题课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通过期末复习,系统整理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不同领域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数学思维的训练。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两班学生共有68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4分,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性、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这学期我将和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数学,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喜笑颜开,时常产生思维的碰撞。
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个别学生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习习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10.作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40分钟效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10)班的数学教学。本班共有学生人数是59人,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本学期还需要加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 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0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5、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能进行两位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书写格式。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5、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5班与6班本学期学生共有12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进一步帮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但是,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有个别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特点:
1、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4、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类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5)班共有同学们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同学们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同学们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同学们,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同学们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同学们数学思维品质,使同学们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同学们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同学们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同学们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同学们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同学们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同学们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同学们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7.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一、 生活中数…………………………………… 8课时
二、 观察与测量………………………………… 6课时
三、 加与减(一)……………………………… 15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 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
五、 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 购物………………………………… 6课时
七、 加与减(三)………………………………… 10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 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2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4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统计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
7、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和(4)的数学课。这两班的学生人数很平均,都是45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学期刚开始,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及图形的拼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 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